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一首儿童诗 必须不是语文人教版课文里的 好诗 还得有赏析(这首诗为什么好)

首页

一首儿童诗 必须不是语文人教版课文里的 好诗 还得有赏析(这首诗为什么好)

必须不是语文人教版课文里的 好诗  还得有赏析(这首诗为什么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15 01:37:16
  •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美] 爱·格林菲尔       王济民 译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闭起眼睛
    我真快活
     我是双胞胎
     我是小酒窝
       我是玩具仓库
         我是动人的歌儿
           我是吱吱叫的松鼠
       我是一面铜锣
           我是棕色的面包皮
             我是树枝变成了红色
    ……反正
               我想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愿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可是
      一睁开眼睛
    唉!
      我还是我。
      

    平实朴素的儿童心理对白却飘散出新鲜的儿童生活气息,洋溢着浓郁的儿童情趣。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生动鲜活、呼之欲出:闭着眼睛享受幻想的快乐,睁开眼睛一声叹息,这个孩子让人忍俊不禁。一个人的时候闭上眼睛为什么快活?开篇的直抒胸臆引起我们的阅读期待。
      意象的罗列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引领我们走进儿童的世界。正当我们体会着无边的快乐,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转折突然到来,我们跌回现实,“我还是我”。
    作者选取了纯粹的儿童视角,沉浸于儿童世界,选取儿童熟悉的意象,再现儿童生活场景,营造了欢乐的游戏氛围。
      双胞胎、酒窝、玩具仓库、动人的歌儿、吱吱叫的松鼠、铜锣、棕色的面包皮、红色的树枝,这些意象来自儿童自身、家庭和自然界,联系着照镜子、游戏、唱歌奏乐、吃喜欢的东西、和动物玩耍、观察植物等儿童生活,充满动感,浸润着儿童自由自在的情感体验,成了快乐的符码。
      意象的跳跃呈现和层层叠加将诗歌的情绪推向高潮,形成了轻松活泼、诙谐动人的意境。意象罗列的中断丝毫没有减弱情绪的传达。还没想好接下来要变成什么的孩子一梗脖子说“反正”,蛮横地进行全称判断:“我想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愿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丰富奇妙的联想和想象是儿童诗歌的特质,本诗也不例外。即使只有一个人,孩子也不感到寂寞,闭上眼睛,立刻就进入了幻想的世界。幻想是孩子愿望的表达与满足。孩子喜欢变化,在变化中享受快乐,宣泄情感,获得力量。在幻想中,孩子是世界的主宰,他能变成玩具、植物、动物、食物,还能变成歌儿,变成小铜锣就能敲响心中的欢乐,想做什么都可以,所以他是那么快活。
      孩子在梦幻世界顶天立地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让孩子睁开眼睛,一声叹息:“唉!/我还是我。”是淡淡的无奈,更是对幻想世界深深的留恋。
    这首译诗,显然经过了译者的精心处理,韵脚细密,形成了悦耳动听韵律美。循环重复的句式,逐渐变长又戛然缩短的句子创造出轻快鲜明的节奏美,使诗歌琅琅上口,易于诵读。
      平易晓畅、韵律和谐、风趣诙谐的语言和诗歌的欢乐的情感体验相得益彰,呈现出灵动纯粹的审美品质。

    曹***

    2018-12-15 01:37:16

  • 2018-12-15 01:34:54
  •   现代儿童诗
    小鹿
    ----金波
     
    花的影,叶的影,
    给你披一件
    斑斓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
    和无边的森林
    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小树,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
    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
    一会儿和那棵树,
    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赏析:
    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处风景。
    每一处风景,都是一副画卷。
    每一副画卷,都是一个心境。
     
    用摇摇摆摆的花朵,颤颤悠悠的叶片,做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披上,这是一件多么具有童话色彩的神奇的事情啊。
      这首小诗一开篇就展开一处隐约的风景,铺开一个童话色彩的梦境,每个读到这首小诗的人都会去想,如果我置身那里,如果我身上披上一件花和叶子做的彩色的衣裳该多好啊,甚至眼前就会出现那种姹紫嫣红的花丛,那种绿涛波动的叶浪,然而一个精灵就在这花丛中,绿叶中,那花,那叶的海洋把自己紧紧包围起来,自己就会情不自禁的陶醉在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中了,可以随风起舞,可以随花摆动,可以随叶飘摇。
      
     
    自然,当你陶醉其中的时候,你就会忘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那些森林里的树木,那些飘香的花朵,调皮的绿草融为一体,你也成了自然界的一处景物,一个记录和见证美丽自然风光的精灵。
     
    当你沉浸在自然里,沉浸在森林里,沉浸在幻想里,幻想中看见有一棵树,会飞跑的树,拖着枝枝丫丫的树杈穿梭在森林里,这是多么奇妙?密密的森林里有多少充满诱惑的梦啊,有多少神秘的故事啊,有多少可爱的动物啊,有多少……
     
    有多少更加新奇的想象会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呢?只有每个读起这首小诗的人自己才会知道。
      整篇诗中除了标题,没有出现一处小鹿的字样,却把小鹿的身影描写的十分可爱,充满醉人的色彩。直到我们读到“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才会像猜谜语一样联想到那可能是一只可爱的小鹿,也许还是一只梅花鹿呢。先是静止的观望着森林的风景,和森里融为一处,如果不近距离仔细去看,真的会以为那只小鹿就是一棵小树。
      也许,只有小鹿的眼睛在机灵的转动,静静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那目光会很安详,一点也没有惊恐和害怕,森林有风,有树,有花,有草,安宁而和谐,林间的风也许正吹奏着一曲舒缓怡情的曲调。
     
    诗人的想象是给孩子设计的一部动画片,带你慢慢进入,慢慢融入文字,融入风景,融入画卷,进入梦境。
      这首小诗的动静相宜正好符合孩子的好奇心理和孩子的性情。前两段是静,后两段是动。而动和静的贯穿是读者的想象,想象诗中的角色——那只慢慢地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恬静、活泼、好奇的孩子一样的小鹿的形象。虽然语言很少,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像一幅工笔画一样细致,那么,那些线条,是出现在读者头海里的,是诗人与读者一起勾画出来完成的,那么这幅画卷的设计者——诗人的别具匠心就由此可见了。
      
    每一个小鹿精灵,甚至每一个孩子都充满好奇,活泼调皮,又是那么友好。诗人最后一段的描写,把整首诗推向一个新的心灵的境界。孩子一样的小鹿,穿跳在这棵树和那棵树中间,整个森里都有了小鹿的身影,时而停留在这,时而停留在那,好像和自己的小伙伴们轻轻地交谈着开心的话题——那些关于春天的消息。
      
     
    能用小鹿的眼光,小鹿的动作,像孩子一样的可爱,应该是诗人心境的升华,因为,小鹿和树木迷恋春天,喜欢春天,诗人心里也是如此。每个读者也会想象到生活当中处处是春天,处处是诗篇。
     
    回头再看这首诗,每一个小节过渡十分自然,没有急速的跳跃,节奏舒缓,就像一首自然轻松的小乐曲,在最后一段小鹿的活泼把整首曲子的节奏感略微加快,就像静静的森林里流出了一条欢快的小河,是一股清新,一种跃动,一个高潮。
      后面结束句“交谈着春天的消息”又把曲子引入意味延绵的妙不可言的意境中去了,是诗人以及读者心境的一个体现。随读者怎么去想,再次回到静静的森林,摇摇摆摆的花朵,颤颤悠悠的叶片当中……。。

    褪***

    2018-12-15 01:34: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