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佛弟子是不是学一个咒就可以了?

首页

佛弟子是不是学一个咒就可以了?

佛弟子是不是学一个咒就可以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2-03 02:19:49
  • 不是这样的

    你***

    2019-02-03 02:19:49

  • 2019-02-03 02:14:13
  • 一门深入,精进修行!

    张***

    2019-02-03 02:14:13

  • 2019-02-03 02:12:10
  • 一个咒语能够诚心敬意的念一辈子,功德也是不小的。

    杨***

    2019-02-03 02:12:10

  • 2019-02-03 02:04:38
  • 咒语是方便法,就好像指月的手指,我们要有智慧,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手指来到明心见性,得道真正的月。

    俄***

    2019-02-03 02:04:38

  • 2019-02-03 01:58:27
  • 哈,咒语咒术本质佛说外道邪妄流而已,本身学习已然不是佛教的,不过入门接引方便尔尔,由此便知,学咒本质不是佛弟子所为所谓,着相入迷于此类不过低级接引方便流,实质已然非佛信徒,反而沦落于佛说外道邪妄列的。。。

    慢***

    2019-02-03 01:58:27

  • 2019-02-03 01:56:51
  • 咒语的学习需视情况而定,但终身专修仅持一咒。
    以佛弟子而言,例如学习的是大悲咒,紧急的时候则执持大悲咒心,所以每日定课大悲咒21或49乃至108遍,大悲咒心则略少或同于大悲咒遍数。
    至于加持其他的咒则视需要而定,例如求财持毘沙门天王咒、治病诵药师咒等;如果生活困难或是报受病苦都是可以选择加持,但这些问题通常在大悲咒里都可以得到解决。
    假设你本来就常持诵某咒语,而生活中遇到困难事需要特别的祈愿,建议不需要更替,直接祈求怙主并持诵你原来的咒。
    咒语原是佛心密印,是直指本心圆觉,并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我们在世间难免遇到不顺心、不如意之事,甚至是福报不够、生活困难,这些都可以祈求,但切记不要沦落为欲望延伸的工具。

    幸***

    2019-02-03 01:56:51

  • 2019-02-03 01:50:37
  •   个人认为:
    显然不是。
    佛弟子的目标应该是“究竟的解脱”或“成佛”。解脱不等于成佛,成佛必定是究竟解脱。
    佛就不用说了,因为佛是“两足尊”,福、慧俱足。单学一个咒,显然不能成就。
    而只求解脱的话,并无定法可成。
      也可以说无一法可成。必须自己领悟、契入。
    虽然修行途径可分‘理入’、‘事入’,终究还是要自悟、自修、自证、自契入。
    所以“开、示、悟、入”,佛菩萨只能是为众生“开演、指示”实相,还需众生自己“领悟、契入”。
      
    三藏十二部都是佛菩萨的开示,众生要做的是借助对这些法的学习、修持来领悟、实证而后契入。
    因此说“过河需用筏,到岸不用舟”,又说“一切法无非佛法”。古德也说“道在屎尿中”。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看到你的追问,觉得你还是有些善根的,能够分辨是非,知道要信佛、学佛,也能够实行,只是习气太重,所以觉得修行不得力。
      其实,你有这样的感觉已经是修行成效的显现了,因为一个不修行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恶习‘不知不觉’,只认为别人都是错的,自己都是对的,更不会反省、忏悔、改正。媒体报道,或是我们身边,都太多那种至死不悟、不悔的人。对此,应该要恭喜并赞叹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虽然你受戒后又犯戒了,但能够马上醒悟;断断续续,仍能坚持修行,也算难得。
      但是习气这个东西,只能靠自己降伏、调伏。降伏就是以大毅力持守种种戒律,从事相上逐一克服自己的恶习,并逐步养成好的习惯,然后可以‘自净其意’,进入‘参禅悟道’的修学;调伏则首要明理,树立正知见,而后以智慧自我开解、熏陶,可以在祛除恶习的同时,成就‘清静心’,或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是这个要看你的般若智慧开启没有,甚至须要‘开悟明心’的功德智慧。
      当然,知道反省、受戒、守戒,已经是有一些正知见的表现了。
    至于‘外来’的干扰,有真实修行功夫的人,是可以帮你遮拦、维护,但所谓‘善知识难遇’,想得到有功德智慧的‘善知识’帮助,也是要看个人因缘的。因缘成熟,自会相逢;时节不到,求亦不得。
      因此,个人以为,还是从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从事相上入手,仍要持守戒律,逐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
    二是学习经论,以增见闻。你既念佛,应当好好看看。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原文,看不懂不要紧,反复看就是,这本身也是一种修炼定力的方式。
      另外,也可以看看《安士全书》。所谓‘因戒得定,因定发慧’,若能愈挫愈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自然恶习渐渐扫除、心地渐渐清净,定力渐渐增长,智慧渐渐显发,此便是‘筑基’的功夫,学佛、修道、儒家功夫,皆是如此,唯是名相差别而已。言止于此,勿要贪多。
      一步一步打好基础。须要注意的是:初下手,难免觉得困难。好比一屋,千万年未曾认真打扫,甚至不曾一顾,今日回头,只觉尘垢厚重、毒物遍布,大为恐怖,不觉便想逃避。岂不知能够回头,已是万中无一,若能勇于面对,如对千军万马而誓死不回,定要扫净寇仇,还我清净家园,更是人中勇士,丈夫所为。
      若胆怯退悔,是为家贼所害,如同才从苦海抬头、幻境之中一念回心,又自沉沦,呜呼!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何时得了!
    三是随缘行善,对父母师长、有德高士,当恭敬供养,以增福德。
    好自珍重!
    南无阿弥陀佛!。
      

    张***

    2019-02-03 01:50: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脑筋急转弯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