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细纱工序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有哪些?

首页

细纱工序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有哪些?

细纱工序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1-04 11:36:07
  •   
    细纱工序影响毛羽的因素很多,如纺纱工艺,胶辊、胶圈、钢领、钢
    丝圈等纺纱器材,机械状态,车间温湿度等,因此,细纱工序是纺部控 制细纱毛羽最重要的工序。
    (1)  工艺因素:
    ①  前上胶辊位置:将细纱机前上胶辊适当前移,减小纤维在前罗 拉上的包围弧,可减少加捻三角区的面积,以利于减少成纱毛羽。
      一 般前移量控制在2 ~ 3mm。 ② 细纱后牵伸工艺: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减少后区牵伸倍数,放 大后区罗拉中心距,可加强对牵伸区纤维的聚合作用,降低后牵伸区 纤维的扩散程度并可提高进入前牵伸区的须条紧密度,以利于减少细 纱毛羽。 ③ 细纱捻系数:适当加大细纱捻系数,以利于减少毛羽。
      因为捻 度加大,被加擒纤维丛所受到的加捻力矩增大,使纤维的更大部分长 度处于加捻力矩的作用之下,也使传递的捻度更靠近前罗拉钳口而改 善对输出纤维的控制,可以减少纤维伸出纱体的数量和伸出的长度, 从而减少成纱毛羽。 ④ 细纱锭速:锭速增加,成纱毛羽增加。
      因为锭速增加,气圈段纱 线受到的离心力和空气阻力增大,易将表层的纤维甩出纱体成为毛 羽。同时锭速增加,还会使纱线与隔纱板撞击和摩擦加大,使毛羽 增加。 ⑤ 钢丝圈重量: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钢丝圈偏重掌握,有利 于减少毛羽。因为钢丝圈重量增加,则纱线张力增加,气圈凸形和顶 角减小,有利于捻回的传递,使纺纱段捻度增加,也减少了纱圈与隔纱 板的撞击和摩擦,从而减少了成纱毛羽。
       (2) 器材因素: 选用口径适宜的集合器: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在环锭细纱机上 使用开口宽度适宜的集合器,可明显减少纺纱三角区产生的毛羽。但 釆用集合器时,必须加强运转操作管理,如使用不当会增加纱疵,开口 过小会影响细纱条干。 ① 釆用硬度较低的胶辊:选用硬度较低的胶辊,可以增加钳口握 持面积,缩小加捻三角区,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
       ② 采用内外花纹胶圈:试验表明,釆用内外花纹胶圈可在一定程 度上减少细纱毛羽。 ③ 采用较小口径的导纱钩:导纱钩孔径适当减小,可以减少毛羽。 原因是导纱钩孔径小,可减小气圈直径,减小纱条和导纱钩的接触面, 有利于捻度传递和减少毛羽。
       ④ 合理选配钢领、钢丝圈型号:钢领、钢丝圈的型号及配合,影响 钢丝圈纱线通道大小及钢丝圈运行的平稳状态,从而影响纱线毛羽, 必须合理选择与搭配。 ⑤ 合理确定钢领、钢丝圈使用周期:如前所述,钢丝圈磨损严重时 或钢领衰退后,会造成毛羽增加。
      因此,必须合理确定钢领、钢丝圈使 用周期。 ⑥ 合理确定钢领直径:锭速不变,钢领直径增大,钢丝圈线速增 加,纱线张力增大,气圈纱段所受空气阻力和离心力也增大,使成纱毛 羽有所增加。 。

    压***

    2017-01-04 11:36: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