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商丘古城建于哪个年代?

首页

商丘古城建于哪个年代?

商丘古城建于哪个年代?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22-03-21 19:36:20
  •   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现存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2011年3月29日,大运河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商丘古城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2月,商丘古城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商丘古城历史变迁商丘古城商丘古城远古时期商丘古城旁的燧人氏陵历史记载,商丘古城在历朝历代均为名都大邑。
      甲骨文中有“商”、“丘商”、“大邑商”、“天邑商”等地名,都是指的商丘这个地方。史载一万多年前的远古时代,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燧明国,发明了钻木取火,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尊为三皇之首。公元前24世纪,五帝之中的颛顼高阳氏曾迁都商丘,五帝之中的帝喾高辛氏都亳(商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商丘古城先夏时期阏伯台古观星塔遗址后来帝喾封他的儿子阏伯(契)于商(今商丘)。抛开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自契(阏伯)于商丘建都,商丘古城也有四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四千五百年来这座城池所创造的文明,足以推动整个华夏文明滚滚向前。
      阏伯是商族的始祖,阏伯在公元前2400年,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曾筑火神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阏伯在他的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人们尊他为“火神”。
      阏伯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 ”商丘”,即今商丘的由来。“商丘”二字,最早的含义就是“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子姓氏族(商族)的聚居地”。“商丘”二字,也是商朝都城遗址之意。商丘无愧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商祖祠商丘古城先商时期阏伯台阏伯的六世孙王亥创造了商业文明,被尊为商人始祖。
      后来,阏伯的十三世孙商汤灭夏在商丘古城附近建立了商朝,后来都城虽然几经迁徙,将商朝最后一页历史留给了安阳的殷墟。但商丘这片土地无疑承载了商朝更多的创业神话。商丘古城周朝时期商丘古城周朝三恪、春秋五霸之一的诸侯国宋国,立都商丘,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是当时的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使得商丘古城再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时期,与疆土一起强大起来的,是以商丘为中心辐射开去的中华圣人文化的诞生,或者说商丘是中国思想文明的演绎和雄起地。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经常在这里讲学,庄子、墨子、惠子、宋钘、计然、原宪、司马耕等一大批驰名华夏的思想家均诞生于这里。
      战国后期,魏国以商丘古城为治所设立大宋郡。商丘古城秦汉时期《梁园飞雪图》局部秦朝时,设立郡县制,商丘古城成为砀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为砀郡长,以砀郡兵马起义。汉代时,商丘古城再一次被推到中国的风口浪尖上。刘武是刘邦的孙子,被封于梁国,都城在商丘古城之下。
      刘武凭借着七国之乱为朝廷立下的赫赫战功,成了大汉帝国的一个“关键先生”。《汉书》记载,刘武“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就是这个深得窦太后喜爱,可以与皇帝同车、同饮、同游猎的梁孝王,以雄厚的实力为商丘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商丘古城城外风景(6张)仿佛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特殊,梁孝王在睢阳大治宫室,建起了三百里梁园,园中亭台楼阁、离宫别馆、花鸟虫鱼、珍禽异兽,天下奇珍应有尽有,其规模和设施可以和皇家园林相媲美。偏偏这个人物又是一个极风雅的人,他网罗了一群文人墨客,当时颇具盛名的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辞赋大家都汇集在他的门下,整日填词作赋,把酒言欢,把睢阳城装点得辞藻华丽、文风鹊起。
      这股华美耀眼的梁园文风也刮到了几百年之后的盛唐,以致王昌龄、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等诗赋大家纷纷慕名前来,游历梁园,在此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诗人李白为商丘留下的不仅是精彩篇章,更是可圈可点以资传承下去的丰富文脉。商丘古城隋唐两宋商丘古城(10张)商丘古城自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的美誉。
      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商丘,大运河的通航,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八方辐辏,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均集聚于此,大大促进了商丘的商业活动,使之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商业大都市。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便于南北交通,促进南北政治、经济交流。
      商丘是当时东方重镇,从国都赴东部、东南部等地,商丘是交通要道。古人评价商丘说:“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因此开凿大运河弃古汴水而改走睢水(通济渠),途经商丘,除为了缩短距离,商丘战略地位重要也是因素之一。商丘古城显然,大唐时期的商丘已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大都市之一。
      杜甫游历商丘古城时写下《遣怀》一诗:“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伴天下,主客多欢娱。”李白在《梁园吟》中写道:“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商丘古城在这一阶段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记忆,当数安史之乱时大唐名将张巡在这里打的一场最为惨烈的睢阳保卫战。
      但付出的却是古城十室九空的惨痛代价。于是,重创下的商丘很是沉寂了一阵子,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于此。公元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古城)登基称帝,建立南宋。商丘古城商丘古城明清时期商丘古城城外风景明朝弘治年间发生的黄河水患致使归德府城被湮没于黄土之下,弘治十六年(1503年),商丘人民在原归德府古城原址附近破土动工重建古城,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基本竣工,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
      直至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城墙外约500米的圆周上筑起新的城郭,才形成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形如“‘古铜钱币’外圆内方”的独特格局。修建成的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 公里,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共有93条街道。
      商丘古城内的四合院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吏卒、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古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状,布局合理。南门两侧建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
      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城南河面较宽,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护城大堤距城墙约500米,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13米,高3。3米。为了古城的长久存在,不得不考虑黄河定期不定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的造访(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发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约有1500余次,其中在16世纪,平均4、5年就要发生一次)。
      商丘古城鸟瞰商丘古城古城今生商丘古城旅游全景图(2张)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旅游大使(2张)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的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航拍照片上发现:在商丘古城及其西南部的方向,地下隐约叠压着几座古城的遗址。
      随后,他极力建议中美联合发掘商丘古城,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找到这里的先商遗址。四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坦荡如砥的豫东大平原的一层层黄沙之下,找到了从上至下叠压着的明弘治十六年之前的归德府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代的宋州治所宋城、汉代梁国国都睢阳城和西周宋国故城。
      1996年,商丘古城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归德府城下叠压的宋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商丘古城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商丘古城形象大使、商丘市荣誉市民—大山2007年,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主办的2007年首届中国旅游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国内著名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150多家旅游团体参加了论坛。
      论坛还成立了古城古镇古村联盟,并评选商丘古城为“中国十佳古城”。2011年3月29日,通过的大运河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商丘古城被列入申遗“后续列入项目”。2011年7月8日,在“美景中国・中国最美潜力景区排行榜”官网评选中,商丘古城位居“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一名。
      商丘古城游人如织2011年11月30日,商丘古城重建50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平、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等出席。商丘市荣誉市民、商丘古城形象大使大山主持庆典活动开幕式。
      2012年11月1日,商丘古城以其水利特色突出、文化品位高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3年10月11日,在举行的首届澳门国际旅游博览会上,经过专家团推荐和网络选拔,商丘古城最终荣获“中国十大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称号。休闲天堂商丘古城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商丘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后续列入项目。
      2014年11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闻局和文化部外联局的指导下,由中国日报网主办的“美丽中国发展论坛暨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商丘获得“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
      2016年2月,商丘古城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商丘古城文化价值商丘古城鸟瞰现存商丘古城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虽然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东门偏南,西门偏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商丘古城博物馆商丘古城是历代先民们智慧累积的创造,更是“象天法地、顺天应地、取法自然”思想的应用,其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天人协调、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以祈求城池万年永固。古城外为土筑的护城大堤,即城郭,呈圆形,象征天;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象征地。
      外阳而内阴,阴阳结合便是天地相生,如此整个城池便成为阴阳合一的大宇宙的象征,商丘古城也便有了与日月同在的道理。鸟瞰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枚巨大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古城内的四合院鳞次栉比,93条街道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
      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古城外的应天府书院(2张)归德古城五百年只是它的“今生”,它的“前世”也非已被探明的四城叠压,而是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甚至更加久远,久远到万年前的人类童年时代。
      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诗般的文明进程中,一座小小的城,不仅没有缺位过,而且自始至终立体地呈现为一条清晰、坚韧而又无比活跃的历史生长线,而且成就过那么多个不胜枚举的伟大灵魂。产生过那么多次难以罗列的历史嬗变。创造过那么多项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遗留下诸多追思先贤的古迹名胜。
      这一层层叠压在历史中的文明奇迹,立体地再现了商丘自建城以来近五千年的古代城市变迁史。犹如“活的化石”,实现对其层层准确地剥离,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特点、建筑规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典范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相关时期的历史风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证据。
      商丘古城内的加拿大圣保罗医院旧址城市的叠压其实就是文明的叠压。当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撩开之际,与之近在咫尺遭受着几乎同样命运的商丘古城,已准备好向世人展示她更为悠久的层层叠压在历史积淀中的文明奇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商丘古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更替史。
      在时间的长河里,古城俨然已成为一种物语,一种永存。那些大大小小的名典胜迹,犹如一条条幸存的光阴密码,引导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如何追寻并破解已往岁月里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真颜与足迹。而且,这座古城作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载体,也将永远启迪子孙后代,热爱黄河母亲,热爱祖国,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文明。
      商丘古城的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现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商丘古城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详情商丘古城古城景点内城景点:商丘古城城门(东门:宾阳门,西门:垤泽门,南门:拱阳门,北门:拱辰门)、归德府城墙、侯方域故居(壮悔堂)、归德府文庙、穆氏四合院、天主教堂等。
      外城景点:南湖公园、文雅台、张巡祠、八关斋、开元寺、应天府书院、燧皇陵、阏伯台、宋国都城遗址商丘宋国故城、华商文化广场、中国商文化博物馆、商丘欢乐谷等。近郊景点:帝喾陵、微子祠、三陵台、庄子故里蒙墙寺遗址、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清凉寺、观音寺、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等。
      商丘古城景点分布图归德府城墙元代归德府城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六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三十七年(1558)包砖建成。南墙长950。6米,北墙长993。4米,东墙长1210米,西墙长1201米,周长4355米。
      高6米,顶阔6米,址阔9米。南为拱阳门,拱券式建筑,门洞全长21米,台高8米。东为宾阳门,西为垤泽门,南为拱阳门,北为拱辰门。归德府城墙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
      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应天府书院宋国故城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归德府古城西南隅,是西周周天子封微子于宋国都城的遗址,也是我国历史上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宋国是周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国,为周朝三恪、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宋国故城西墙的大部分以及南墙和北墙的西段至今保存较好,城墙顶部距地表最浅处约一米左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2900米,南墙长355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其面积约相当于今商丘古城的10倍。2000年,宋国故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国故城八关斋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500米处的古宋河畔,进入院内,可以看到一座造型优美的八角亭内,有座八棱石幢。石幢高3。2米,每面宽0。5米,上面有颜真卿晚年亲笔撰写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唐朝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河南节度使田神功为保卫睢阳,同安史叛军大战两天两夜,经殊死拼杀,终于救出睢阳全城兵民,保住了睢阳城。
      但田神功却因苦战成疾,生命垂危。睢阳百姓自发设“八关斋会”,捐粮捐款,请1000名僧人赴会祈祷田神功早日康复。一时,香供摆满郊野,经声佛号昼夜不息,四乡百姓云集,车马塞道。颜真卿有感于此,亲自撰写一篇 900多字的短文,题为《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刻于石壁。
      其书法艺术被中外收藏家、研究家和书法家爱好者所倾倒。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八关斋八角亭燧皇陵即燧人氏陵。燧人氏在三皇五帝中位居三皇之首,其“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从而开创了人类走向文明的新纪元。燧皇陵坐落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燧皇陵总占地面积约440亩,墓冢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燧皇陵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圣火火种的采集地。燧皇陵阏伯台亦称火星台,民间称火神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
      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火神台壮悔堂(又名侯方域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附近,为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中国古典名著《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所建。侯方域故居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五脊之上形态别致、姿势各异的奇兽独具风采。楼里门窗和格扇的镂花剔线精致。26根圆柱上龙凤浮雕栩栩如生。根根圆柱同62根横梁巧妙扣合的木质结构浑然天成,使楼的内部骨架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即使拆去四壁,楼堂仍安然无恙,建筑技巧令人叫绝。奇妙的设计和精巧的技艺令无数能工巧匠折服。
      壮悔堂(侯方域故居)穆氏四合院坐落在商丘古城中山东二街路南(今睢阳区招待所院内)穆氏四合院原为一宅九院,存留下来的前院、东院和后院,只是当初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穆氏四合院按照传统的建筑形式,座北朝南,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低后高的形制而建,反映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
      穆氏四合院展示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为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建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穆氏四合院开元寺位于商丘古城西南2公里外火文化景区内,殿宇巍峨,佛像端庄,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唐朝会昌年间,武宗下诏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灭销毁,一无遗存。
      北宋时期,开元寺改称宝融寺,南宋赵构即位后又将其改为商丘寺,后又改名开元寺至今。明清时期几经重修后,法鼓重振,僧侣云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开元寺有不少帝王如赵匡胤、赵构等,以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揽胜,被誉为豫东名刹。商丘开元寺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八关斋对面,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
      安史之乱时,叛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睢阳,镇守宁陵的张巡率兵增援。张巡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士兵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杀。他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破了敌军的鹅车攻城,又施巧计与敌军抢粮,后火烧敌军柴道,再用草人借箭十万,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但是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张巡祠文雅台位于商丘古城南湖东南畔,是当时孔子在宋国的讲学旧址。鲁哀公三年(前492)孔子适宋与群弟子习礼大树下,史有“过宋代檀”之说,即此。西汉时梁孝王在此建亭台楼阁,尝邀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等在此燕集倡和,故有文雅之名。土台高2米,面积8800平方米。
      原有房舍数憧,院内有两层六棱亭,亭内有一石刻孔子行教图碑,传为唐吴道子所绘。现存孔子石刻画像残碑等,珍藏于古城内的睢阳博物馆。文雅台归德府文庙位于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老校区院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讲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庙。前有畔池,并立有范仲淹的塑像。与全国其他各地文庙前殿后学(堂)布局不同的是,归德府文庙是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文庙,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归德府文庙天主教堂坐落在商丘古城叶隅首路北姜老锅公馆内。
      1924年迁至城内商丘古城中山南街64号,到1948年先后建大小楼房五座,二百一十余间,占用土地一十四亩,分为五个院,第一道院,进大门往北,供教友望撒,住宿和小学医疗所之用;第二道院,是神甫院,包括神甫楼,主教府,大小礼堂各一座,平房六间;第三道院,进大门往南,是男修道院,有楼房一座,平房五间;第四道院,是女修道院,在礼堂北面,有楼房一座平房数间;第五道院,是婴孩院,在女修道院的东边,有北屋平房六间。
      商丘古城天主教堂华商文化广场是商丘市继承和发扬“三商文化”而建设的大型旅游文化广场,是为了纪念华商始祖王亥而修建,位于睢阳区华商大道西段与平原南路交汇处。每年在此举行大型的文化活动和庙会,著名节庆活动为两年一次的中国商丘华商文化节。华商文化广场商丘古城民俗文化商丘古城民间传说钻木取火玄鸟生商庄周梦蝶连理枝的传说月下老人鱼篮记桃花扇商丘古城民间活动阏伯台庙会又称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
      (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历时一个月零两天)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朝台本来从正月初四开始,但路途较远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圆几里的村庄上已住满外地的香客。
      香客们如此虔诚,皆因对火神的崇拜,认为朝拜后,火神会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台会设有总会,各地设有分会,朝台时由分会会首到总会先行报到,然后由总会安排朝拜时间,按次序进行朝拜。各分会朝拜时,仅随朝台进香队伍奏乐的唢呐吹奏者就有百余人。阏伯台庙会祭祀是对商先公的敬重,至于祈福免灾恐怕是后人为之,绝不是祭祀之初就有的。
      按照中国的传统,要祭祀的一定是自己的先人及其所敬重的人。阏伯台庙会祭祀活动如此历史悠久,世世代代的祭祀者定与要祭祀之人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直白为远古商族、商部落的人及其后人对商先公的敬重与感恩。据考证,来阏伯台祭祀的香客多是商丘周边的苏、鲁、豫、皖各地的人们,而这些地方的人们,在历史上,多属于商族、商部落、商国的殷商遗民或后人。
      阏伯台(火神台)庙会(4张)商丘古城民间艺术地方戏曲豫东调四平调豫东琴书河南梆子豫东大鼓曲剧道情戏豫东坠子豫东评书豫东快书

    民间舞蹈抬花轿扑蝶舞火老虎龙灯舞狮霸王鞭挑花篮鬼会独杆轿顶灯旱船竹马花鼓舞肘歌小车舞老背少二鬼摔跤挑经舞串果园锔缸舞高跷蹦伞顶塔大头和尚戏翠翠(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商丘古城街景商丘古城民间工艺宋绣亦称商丘刺绣,商丘刺绣又分手绣和机绣,其品种又分刺绣、彩绣、平绣、勒绣、刁平绣等。
      主要产品有生丝台布、刁平绣、棒槌花边、归德花边、万丝绸被面、富丽丝台布、礼拜帽、窗帘、盘垫、床罩及各种装饰品1600余种。之所以称为宋绣,是因为宋绣起源于宋国。早在商汤灭夏前,这块土地上就已发展有养蚕、缫丝、刺绣业了。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商汤时,夏桀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仅女乐就有3万人,而且“无不服文秀衣裳者”。
      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汤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妇女日夜赶制“文绣”,用来换取夏人的粮食。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商族的粮食日益增多,国力日渐强盛,最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北宋年代,宋绣与汴绣齐名。以绣历史名画著称,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绣(2张)商丘剪纸多取材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风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绣、民间印染传统工艺的营养。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龙女" 。她以纯朴的感情将心中之龙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纸构图新颖,剪法娴熟、不勾、不描、随心所欲,一剪而成。
       1995年5月,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她的剪龙作为世妇会礼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轰动。她剪的龙,长的达56米,小的不足一厘米,或卧、或飞、或盘、或戏、或扶摇九天,或腾越大海,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在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展出,备受称赞。
      商丘剪纸宋州柳编始于宋代,所用柳条枝均匀细长,坚韧洁白,适于制作各种日常用具和工艺果篮、屏风、壁篮、野餐篮、毛巾篮、航空箱、婚礼箱、座椅、书架、洗衣篓、纸篓等。宋州柳编制品工艺讲究,制作精良,美观大方,玲珑轻巧,古朴风雅,能洗涤,不变形,不仅是人舞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馈赠亲龙的理想礼品。
      宋州柳编丝织挂毯是以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结编织的工艺品。丝毯织成后,经过片剪,花纹清晰,丰满秀丽,光泽性好,富有立体感。毯面上的图案像浮雕一样鲜明突出,历经百年不变质。商丘的丝织挂毯,早在 1930 年的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就以 “ 做工精细,技艺超群,品质优良、式样美观、经久耐用 ” 的特色一举成名。
      丝织挂毯。

    不***

    2022-03-21 19:36:20

  • 2016-07-14 18:37:37
  • 商丘古城 建于明正德六年,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 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品、 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 国古城中的唯一。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 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 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 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张***

    2016-07-14 18:37: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