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禽白血病的病原是什么?

首页

禽白血病的病原是什么?

禽白血病的病原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5-12-06 13:02:19
  •   禽白血病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禽C型反转录病毒群,俗称禽C型肿瘤病毒。禽白血病病毒与肉瘤病毒紧密相关,常统称为禽白血病/肉瘤病毒。根据细胞感染范围、干扰谱和囊膜抗原,可将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进一步区分为A至G七个亚群。各亚群的囊膜抗原有所不同,因而可以通过中和试验作为区分亚群的手段之一。
      淋巴白血病病毒(LLV)缺乏转化基因,致瘤速度慢,需3个月以上。而成髓细胞白血病病毒(AMV)、成红细胞白血病病毒(AEV)和肉瘤病毒等,因带有特异的肿瘤基因,引起肿瘤转化迅速,在几天至几周内即可形成肿瘤。该群病毒在形态上是典型的C型肿瘤病毒,内部直径35-45nm的电子密度大的核心,外面是中层膜和外层膜,整个病毒粒子直径80—120nm,平均为90nm。
      病毒RNA基因组的结构基因顺序从5’端到3’端为gag—pol—env,分别编码群特异(gs)抗原、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和囊膜糖蛋白。肉瘤病毒等急性转化病毒还含有与致瘤转化有关的顺序,如肉瘤病毒的结构基因为gag—pol—env—src。
      结构基因的两侧为与病毒RNA复制和基因表达有关的长末端重复(LTR)顺序。gag基因编码至少4种非糖基化蛋白质,P27,P19,P12和P15,其中P27是主要的群特异性(gs)抗原。禽白血病病毒的多数毒株能在11—12日龄鸡胚中良好生长,可在绒毛尿囊膜产生增生性痘斑。
      腹腔或其他途径接种1-14日龄易感雏鸡,可引起鸡发病。禽白血病毒可在鸡胚或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内增殖,通常不产生细胞病变,但用同一群肉瘤病毒攻击时,可抑制肉瘤病毒的繁殖及细胞病变,常用此种方法确定病毒群(称抵抗力诱发因子试验)。肉瘤病毒经鸡胚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接种,均可在绒毛尿囊膜上形成增生性痘斑,在易感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内能良好生长,可使细胞变圆、空泡化,病灶内细胞呈多层堆集。
      白血病/肉瘤病毒对脂溶剂和去污剂敏感,对热的抵抗力弱。病毒材料需保存在-60℃以下,在-20℃很快失活。该群病毒态pH5-9之间稳定。

    梦***

    2015-12-06 13:02: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