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乐平为什么有“中国戏台博物馆”之称?

首页

乐平为什么有“中国戏台博物馆”之称?

乐平为什么有“中国戏台博物馆”之称?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18 14:51:40
  •   乐平市有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戏台遍布城乡。经调查,全市 共有古今戏台412座,其中宋代的4座,明代的4座,清代的70余座,民 国时期的60余座。最早的一座古戏台位于后港镇菱田村,名“皋二公” 古戏台,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距今已有880余年的历 史。
      这些保存完好的古代戏台和现代戏台,是乐平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 设施,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专家把乐平称为“中国戏台 博物馆”。 乐平古戏台形式多样,属性不同,规模不一,异彩纷呈。就属性而 言,古戏台大抵可分为会馆台、宅院台、庙宇台、万年台和祠堂台五种。
       古戏台均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分合 成。古戏台大都以传统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台面为牌楼式,二楼三 楼不等,易与木雕艺术相结合,不少戏台的台脊形式为歇山顶、硬山顶 等。台面色彩斑斓,飞金上漆,遍布戏文浮雕。古戏台从功能上分有两 类:一是晴台,即戏台面向宽阔的露天广场,观众们一般只能在晴天时观 戏;另一类称晴雨双面台,即戏台一分为二,朝向室内的台子称雨台,供 观众在雨天时看戏,而朝向露天场地的台子则称晴台。
      每逢元宵节、迎 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或修谱开谱、接风剪彩、华夏落成、婚丧嫁 娶,或攀华宗、接观音、建寺庙、请财神、酬神、民间物资交流等节日庆典 活动,村坊都要开台演戏,热闹异常。演戏时间少说三五天,多至十天半 月不等,而且都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为此,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 溜:“深夜三点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现存比较完整 的戏台有:镇桥镇浒崦村古戏台、众埠镇界首村戏台、涌山镇车溪村的朱氏敦本堂等。其中浒崦村古戏台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已列为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

    2016-09-18 14:51: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