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资治通鉴》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首页

《资治通鉴》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资治通鉴》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5 20:02:45
  •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敛、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 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
    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 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是我国编年史中跨 越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前后共1362年。
      全书按朝代分为16纪,g[J《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 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 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 5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 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 《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 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王***

    2016-06-15 20:02: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