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一艘法国军舰(二战)

首页

一艘法国军舰(二战)

介绍一下这艘军舰及其相关

介绍一下这艘军舰及其……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7-08 14:44:17
      战斗史在一战后的20年里,作为海军五强之一,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法国战列舰编队的规模被定在5艘35000吨级战列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7。5万吨)。但一战后的法国国力衰弱,没有财力与英美展开造舰竞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生效的15年内,法国海军的战列舰从未达到或冲破17。
      5万吨的条约限制线。然而,30年代中期,德国和意大利大力扩充海军,对法国的海上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法国终于下决心建造数艘新型战列舰,以保持法国海军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的海上优势。 二战初期法国沦陷,而法国军舰却面临着抉择,他们没有投降,而是带着所能收集到的弹药和零备件,离开布雷斯特,抵达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的达喀尔。
       可是英国担心其落入德国人之手,英国制定了名为“抛石机”的行动计划,政治劝降和武力解决结合,解除这些海外法国舰队的战斗力。1940年7月3日,英国不宣而战,对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舰采取行动。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的4艘法国战列舰首先遭到攻击,在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为首的英国舰队的炮击,4艘法国战列舰有3艘沉没或搁浅,仅“敦刻尔克”号侥幸逃脱。
       7月8日,厄运降临到了“黎塞留”号头上,以“竞技神”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舰队袭击了达喀尔。“黎塞留”号作为打击的首要目标,遭到从“竞技神”号上起飞的“剑鱼”鱼雷机的攻击。但“剑鱼”投放的450毫米鱼雷收效甚微。 第一次攻击未果之后,1940年9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派遣“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和“决心”号3艘战列舰再次光临达喀尔,目的仍旧是摧毁法国这艘最强大的战列舰。
      锚泊状态的“黎塞留”号用主炮奋力还击,达喀尔的海岸炮台也对英国舰队进行炮击。在与这3艘3。2万吨,装备15英寸主炮的英国战列舰的交火中,“黎塞留”号再次被击伤,好在装甲厚实,没有伤筋动骨。战斗中,英国“决心”号战列舰被击伤。迫于海岸炮台的强大火力,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英国舰队不得不撤出战斗。
       英国的攻击使法国海外舰队与盟军的关系僵化。在整个1941年,“黎塞留”号都在达喀尔锚泊,不宣布加入轴心国序列,但同时不与英国妥协。1942年,盟军在北非的“火炬”作战中,“黎塞留”号保持中立,即不参加登陆行动,也不对盟军登陆部队进行打击。
      在美国的调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国与“黎塞留”号舰员最后达成和解:名义上由美国将’“黎塞留”号买下,在美国接受整修后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公约给各海军强国带来了15年的“海军假日”,但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并没有停滞。
      随着轮机技术和造船工艺的发展,在30年代中期的欧洲,开始流行“全能战列舰”的设计思想,即在一艘战列舰上集中过去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长处:新的战列舰航速可达到30节左右;同时又装有381毫米的大威力主炮,水线装甲列板厚度在300毫米以上。为此,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曾加到35000吨以上,并采用了新的高压蒸汽轮机、更高强度的装甲和新型主炮。
       法国下决心拨巨款建造战列舰,最直接的原因,是法国潜在对手的海军扩充计划。30年代中期,意大利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36000吨、航速30节,装备9门381毫米主炮的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而德国秘密建造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达到42000吨,设备更先进、战斗力更强大。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30年代初期的法国海军,只有4艘一战期间的旧战列舰,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性能极差。1932年,法国建造了两艘敦刻尔克级快速战列舰。该级舰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中的装甲,但所装的340毫米主炮的威力过小,不但无法与大型战列舰对抗,与德国同时期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对抗也颇为勉强。
      于是,法国海军从30年代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新型战列舰——黎塞留级战列舰。 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著名的红衣大主教。
      法国计划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随后再建造3艘黎塞留级的改进型,到40年代中期,整个造舰计划完成时,法国将拥有8艘较新的战列舰与意大利和德国海军的同类战舰对抗。 与英国和美国的全球性海军不同,二战前的法国海军,实质上是一支地区性海军,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务就是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保障殖民地与法国本土的海上联系。
      因此,作为本土主力舰队核心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它的作战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与意大利主力舰或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决战,同时能进行护航、破交和对陆火力支援、压制任务。基于此,黎塞留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航速,但续航力不作过高要求;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同时安装用于攻击小目标的副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要增强对空防护能力。
       从敦刻尔克级开始,法国战列舰采用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布局方式:2座四联装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后甲板无主炮,只层叠布置数个副炮塔。黎塞留级战列舰也沿用了这一总体布置方案:它的前甲板装有2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后甲板则不设主炮,以品字形布置3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
      “黎塞留”号设计之初,法国曾计划在其上安装406毫米主炮:9门406毫米主炮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上,与后来的依阿华级类似,呈“前二后一”布置。后来发现,这一方案使战列舰的吨位大大超标,建造费用也难以承受,继而改为6门406毫米主炮,2座炮塔前置。
      但这样一来,全舰主炮数量过少,火力密度不足,海战中无法有效覆盖目标。最后,经过仔细权衡,在“黎塞留”号上采用了较小口径的380毫米主炮,它的重量较轻,能够以4联装方式安装8门火炮,相应增大了火力密度。 。

    1***

    2007-07-08 14:44: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