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苏-27停产?苏-30呢?

首页

为什么苏-27停产?苏-30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29 01:40:02
    J11也不是中国自己生产的 而是组装 完成协议上的规定的数量 当然没办法继续组装了
    SU-30可不是中国自己生产的

    d***

    2007-06-29 01:40:02

其他答案

    2007-07-04 01:24:08
  •   马科斯安迪斯亚:震惊!中国改造SU27生产线的惊人能力 
    作者:mk800 发表时间: 2006/12/04 18:08 点击:68000次 
            马科斯安迪斯亚(国际军事专栏撰稿评论家):中国产SU27战斗机的起始在1995年前后,这个项目签署在1993-94年。
      中国按照协议引进了首批SU27战斗机以及只能生产基础型号的全套生产线。首批购买的战斗机数量约为24架。而特许生产数量为200架。 而在协议的附属定义中,严格规定了SU27战斗机中国只能用于自行空军装备,不得将其整机与相应技术,进行贸易性质的对第3国输出。
      另外,俄罗斯当时还承诺了按照SU27常备更新计划,以每5年提供以次可供用于SU27升级的技术供给。 后来,随着印度在购买俄罗斯武器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最后全面全面吸引了俄罗斯方面的关注角度。因此,对于印度方面提出的先技术采购于中国的方式,给予支持。
      随即,俄罗斯暂时停止了对中国方面的持续的技术升级。这同时也引起了中国的不满。 但是,当时中国军工处于几乎半瘫痪状态。大批技术与设计人员,都纷纷在中国经济大潮驱动下,投入了紧张的“个人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军工在最初,没有这样的能力与实力,来自行完成设计升级与换代。
      因此,SU27基础型号一直持续生产。 但是,在后期中国开始加紧了改进战斗机生产线的计划。他们在没有任何外来支援下,自行修改了SU27的机舱设施。以及更换了面临淘汰的仪表电器。 2004年中国军工自行提升的两套SU27即歼11的新型版本生产线,全面实现高速生产。
      同年,中国空军开始实施了大规模歼11改进工作。换装了大功率雷达。以及类似MKK的电子系统吊舱。使得中国的歼11,成为了真的先进战斗机。但是,目前,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获知中国在那些方面作出了具体改进。而依据一些资料显示可能加装了悉加装了法国ANI公司的大气平衡数据计算机。
      以及中国产彩色液晶平面显示系统。加入了战场环境分析监测数据系统。这些设备加入很大的改善了作战环境系统。 最后的侧卫!--再谈中印苏30到底谁差? 作者:最有质量的马甲发表日期:2007-04-10 12:12:39 作者: 北方之枫 印度又要买40架su30mki了,这一回,据说新的su30mki又有了新变化:在电子设备,换装有第五代特征的AL41发动机,我们还听到了如此熟悉的声音:在2014年,所有旧型Su30改进到新的su30状态。
       与之对照的是中国的沉默,自su30mkk2结束后,中国一直对SU27系列没有大的动作。除了海军SU33,其中还传来这样的消息,中国对SU30MKK3(相控阵雷达,新电子设备,换装AL41发动机与最新su30mki类似)根本不感兴趣。 显然,在表面的su30mki样子前卫,性能先进一些下,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思维。
       A 价格我们吃亏了吗? 2003年,俄国家杜马一议员发表了"好东西不卖中国"的声明,指出su30mkk合同不仅落后,还要平均贵su30mki近1000万美圆。他的声音很快没有下文,问题在于: 战斗机不仅是一架飞机,还包括武器系统,零部件。
      中国合同上有印度至今未采购精确对地对海武器。印度的希望在于与俄国共同整合布拉莫斯飞弹等更先进系统,而这必然是一种印度出钱,主动权在俄的把戏,在2005年,关于电战,武器开发费用俄印出现数次争吵,开发也一拖再拖。印度付出的代价不仅费用更高,而且时间更浪费。
       其次,与对中方的对比,对印度俄方的报价不包括:法国的平显,电传操控系统。印度的中央任务计算机等其他非俄设备。(真不知道这末复杂的组合以后如何升级)。而它们的价值根本不菲!所以我们一次就跟俄了结了款项,不但价格实际不吃亏,比印度动作晚,形成战斗力反而更快。
       B 性能论 2003年,俄国家杜马议员还称中国su30mkk性能不如印度,这确实有保守势力的原因,即使su30mkk也差点未通过批准。但这不表明中国对新技术没有追求,至少利用手段追求,2000年,俄国留里卡公司就表示中国进口了数套AL31推力矢量发动机,当年中国也进口20套"隼"相控阵雷达,显然,中国将以谨慎的态度进行测试掌握而非迅速装备。
       在1999年卡几尔冲突,印度的SU30K的雷达"看的远,看不清"对方目标,导致巴方的歼7来去自如,也引起部分的网友忧虑:我们的如何?其实在2000年真正SU30MKI到来之前,印度第一批SU30K其实是Su27UBK教练机,雷达根本没有寄生敌我识别天线。
      中国也进口一批用于训练,但决不会被俄国以SU30名义糊弄。 在没有充分的技术冻结,装备成熟基础上,SU30MKI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例如推力矢量发动机喷管据说每隔2小时就需要大修!形同废物??年的数次停飞,俄方要求印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改进(整个一钓鱼工程),而印方威胁停止整个项目。
       C 空战论 表面上看,印度空军的SU30MKI前卫先进,但俄方至今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计划,相反倒是不断传出以中国SU30MK为标准的声音,这有必然原因。 平可夫一再称,中国吃了憋。这个纸上谈兵的专家可能听过2000年俄空军司令米哈依尔大将的话:" 未来的空军,不是建立在超群的机动性,而在于信息的争夺。
      。。。。。。。" 如果我是飞行员,我更喜欢哪种飞机:SU30MKI? SU30MKK。 我选择后者,原因何在? 除去系统支援,可靠性等因素,我们可以以F111与Mg23为例,即使今日,Mg23它的变后掠翼技术也有一定先进性,它有三种翼型,但与F14的自动系统不同,它需要手动调整,于是,操纵Mg23很困难,前东德的空军军官这样下结论:"这需要有驾驶3种飞机的丰富经验,在老手里,Mg23令人生畏,可我们都不是老手。
      。。。。。" 于是,Mg23在欧洲比mg21退役的更早。而SU30MKI?也一样:1 它的超机动依然建立在复杂的手动操作上,一般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2 其次,老手可以在空战中可以判断做出超机动动作的时机,效果。而新手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光是作到后者已经手忙脚乱了。
      在真正用设备自动管理推力矢量系统之前(F22可以吗?有待观察),(经管1996年苏霍伊集团在伦敦航展上声称:敢应战任何一种战机,却无人敢挑战SU37),推力矢量只有印度一家采用,连俄国自己也没有。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空军的基础仍是大批菜鸟,即使美国也是如此。
       真正有效的空战战术是甚末呢? 在一战中,"王牌中的王牌"德国里希霍特芬(80架)禁止手下做复杂动作,"我们不是马戏团!"。 二战,德国怪物哈特曼(381架!从未击落)的战术是"趁敌不备,一直冲过去,直到对方的机体充满你的风当玻璃!" 苏军二号王牌波克雷士金(63架)发明了"库班阶梯",红军战机分为上下掩护层面,改善了空战的侦察,指挥,掩护层面,他们的战术是简单"高--低--高"。
      一击不中脱离。 越南战争,越军mg21采用的是"掠袭战术",从低空到美机群后爬高,一击脱离。 可以说他们的胜利代表信息的获取,在信息战的今日仍具有代表意义。mg29数次在不知情情况下被F16在整个空战指挥系统的导引下在后方击落。美印空军的演习表明:脱离系统对抗的优势,F15C可以被MG21击落! D 综合分析 可以说,中国考虑的尽快形成战斗力,并用自己的力量整合整个空战系统,建立自己的信息,指挥,电子对抗等,希望在于歼11,歼10,空警2000及下一代战机上。
       与此对比,印度空军显然也注意到了信息化,系统整合。各种先进思想满天飞,但是行为却背道而持,如何将以色列空警机,法俄战机,甚至可能的美国F16信息指挥整合起来?日后的维护升级肯定不但费时,价格也是天文数字!(相反,中国对SU30MKK3不感兴趣,不是因为它不先进,而是因为接受它意味着在su27,su30MKK之外接受一种新的后勤,协调的体制,而升级的主动权根本不在我方,它会阻碍建立自己建立强大信息化空军的整体性!同样理由,美国空军对F15没有大动作,对F16发动机也再三小心。
      俄国也没有改进su27推力矢量的计划。) 为何出现这两种情况!显然,平可夫之流的纸上专家只对表面数据感兴趣,并没有学过管理学,更毫无军事服役经验。对于飞机,它不是武器本身,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战备体系。印度具有远大的理想,但问题在于:1 科研机构与印度本身的基础工业完全脱节,国家养的科学家能天马行空地设计出来,然后宣布出来。
      但基础工业的落后不能立刻制造出来。(所以老有网友称的神牛在飞 2 军方与国防采购机构,议会的联系过于松散,他们的目标各不相同,往往由于民族主义,议会对国防的发展控制环节较晚,而只要先进。其次,没有一个威权机构对军方与国防采购机构的目标进行整合,协调。
      三国四方的体制有害健康 从表面上看,印与美国相似,但是美国的项目会有严格的论证,审核,和预研,而印度的主导权在于情绪激动的将军与头脑发热,不懂技术,一心成为世界超强的议员。而美国有发达的工业体系作为后盾,这种分散会促进系统的竞争与提高。
      而印度的分散,可以说浪费了许多本就不多的资源。 中国也存在类似印度的许多问题,但不同的是:中国有一个统一的中央体系统一资源,整合发展规划,调动全国的各个环节。不做办不到的事。对于发展航空这一烧钱但"很有前途的职业",对于不发达的我们来说显然更合理。
       。

    老***

    2007-07-04 01:24:08

  • 2007-07-03 19:56:50
  • 是J-11A停产了,J-11A的性能跟SU-27SK差不多,就是SU-27的国产化版,只支持空对空作战和投掷非制导炸弹,性能十分一般,J-11B是针对上述型号的缺陷进行改进和升级,装备了高性能雷达,使之可以使用国产导弹和反舰导弹等制导炸弹,且配备了国产发动机(猜测),进一步实现国产化

    大***

    2007-07-03 19:56:50

  • 2007-06-27 14:53:35
  •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h***

    2007-06-27 14:53:35

  • 2007-06-27 11:36:07
  • 苏-30没生产线,全是共青城飞机场造的
    苏-27停产是指歼-11A,因为性能不行了,雷达等方面都垃圾了
    现在全力生产歼-11B

    神***

    2007-06-27 11:36:07

  • 2007-06-27 10:14:58
  • 苏-27没有停产,你可能看到的是歼11A型停产了,那是因为沈飞开始集中精力生产歼11B型了,苏30好象在我国没有生产线

    爬***

    2007-06-27 10:14: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