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蒿艾的功用?谢谢!

首页

蒿艾的功用?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02 16:41:24
      蒿艾??蒿艾在千搜词霸中的释意: 1。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2。指草野。亦指草野之士。
    如果是指艾蒿~`
    中药艾蒿
     别名:艾草、艾叶、艾蒿、家艾。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 argy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
      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
      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前段时间非典流行的时候,很多人使用艾条燃烧的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有没有科学依据?日前,在由南阳市国草科技开发公司举办的一次有关艾草(叶)的专题研讨会上,翁维健、谢海洲、傅世垣、 梅全喜等中医药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而且,作为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应用较早的中医药物之一,艾草的药用价值远不止这些。 艾,别称家艾、艾蒿,菊科,多年草本植物。据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梅全喜介绍,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 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等地,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户户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艾”,可见艾草的药用价值。 艾叶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中医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附方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
      前者为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主治出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艾用于灸法医病的历史同样很早。在《五十二病方》、《灵枢经》中都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梅全喜介绍说,艾叶在古代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和针灸来治疗疾病,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
      如前述《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学著作中就 有艾叶烟熏治病的记载。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的作用,而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更趋深入,在化学成分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
      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 参考资料: 植物网: 2。
      馨意芳香植物网: 3。白云山植物网: 4。景观66网>>植物库: 入侵生物网: 另附艾叶功用: 【药 名】:艾叶 【拼 音】:AIYE 【英文名】:Argy Wormwood Leaf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功 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主 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用药忌宜】:阴虚血热者慎用。①《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②《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③《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药物配伍】:配阿胶,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配香附,温经暖宫,理气止痛。配生地、侧柏,凉血止血。 【别 名】:艾(《诗经》)、又名:冰台(《尔雅》)、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 【处方名】:艾叶,蕲艾,艾绒,醋艾叶,醋艾绒,艾炭,祁艾,陈艾叶,陈艾,艾叶炭,炒艾叶。
       处方中写艾叶、蕲艾、祁艾指生艾叶、干艾叶。为原药去梗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艾绒为净艾叶及枝碾碎成绒者。 醋艾叶、醋艾绒又称醋炒艾叶或醋炒艾绒。为净艾叶或净艾绒用米醋拌匀,吸干后用文火炒至微焦而入药者。以增强温经散寒作用。
       艾炭又称艾叶炭。为净艾叶用文火炒至焦褐色,取出喷洒浇水,灭尽火星,然后晒干入药者。既可温经散寒,又可收敛止血。 。

    [***

    2007-06-02 16:41:24

其他答案

    2007-06-02 16:52:02
  • 红豆糕 
    材 料 : 
    红豆 3/4杯 
    大菜 1包约10克 
    鲜奶 1杯 
    糖 7安士 
    做法: 
    1. 
    红豆用清水浸3小时,去水份。 
    2. 
    将适量的水煮滚,放入红豆以慢火煮至软透,约需1小时半,捞起红豆立干待用。 
    3. 
    大菜用清水浸软,时候捞起。 
    4. 
    把3杯半水煮滚,放入大菜以慢火煮溶,加糖煮滚,再放入红豆煮滚,然后加入鲜奶煮滚,即可倒入一个预先用水搪匀的器皿中,待冷却后放入雪冻后便可吃了。 
    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观,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有清凉去火的功用,因此格外受人喜欢。制作菊花糕的方法很多,这里为最简单的一种。

    晓***

    2007-06-02 16:52: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