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太姥龙珠是什么茶?

首页

太姥龙珠是什么茶?

 太姥龙珠是什么茶?  
 
它是碧螺春的一种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24 08:49:28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出产的龙珠茶。属于绿茶系列。
    “龙珠茶”原名是“虫屎茶”,是桂林的特产。当地老百姓把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小黑虫,当这些小黑虫吃完堆在一起的枝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茎梗。
      用筛子筛去残渣,取其虫屎,美名「龙珠」。把它放在锅上炒干,再按蜂蜜:茶叶:虫屎=1:1:5的比例混合后复炒,虫屎茶便炮制而成。 提到“虫屎”,许多人会联想到臭和脏,其实不然,它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显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感到情绪昂扬,思路广开。
      虫屎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 龙珠茶属绿茶类,早在唐朝就曾以品质优异而闻名成为贡品。与香绸扇、水竹凉席并称为开县“三绝”。 龙珠茶产于山青水秀、绿树葱笼、自然环境优美的重庆市开县敦好镇龙珠村。这样一个优良的产品,其生产地一定有他的特殊性,因为茶叶品质的优劣,与茶树的品种、茶树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让我们进入开县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吧。 龙珠茶原产地位低山岭谷区的温泉北斜东北及东南部,自流井(或白田坝)和须家河组地层所形成的深丘窄谷,并间有嘉陵江组地层的猪背瘠条状中丘深谷地貌,海拔500~1000米,山丘高差在150~170米之间,坡度较缓。
       开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但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大,具典型立体气候特点。龙珠茶产区气候状况如下: 1、气温:常年平均气温16。2℃,七月份平均气温26。5℃,一月份平均气温3。8℃,年温差22。7℃,极端最低气温-6。
      5℃,极端最高气温37℃,≤0℃日数15。9天,≥35℃日数3。8天,全年无霜期280天,无霜日321天。在茶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茶树在隆冬能正常越多而不受冻害,在炎夏也少有因高温导致生长休止,鲜叶不易纤维化。气温随海拔升高而按0。5~068℃/米递减。
      ≥10℃初日在3月15日、终日在11月20日,全年241日,≤10℃活动积温5090℃,≥20℃积温在3800~4000℃,170天。最适宜茶树生长温度时间长。 2、光照:常年太阳辐射总量10562千卡/平方厘米,稳定通过10℃辐射总量为78。
      7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461。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5%,常年雾日45天左右,其中3-10月雾日28天以上。在龙珠茶发源地的大茶园年雾日在90多天以上,特别适宜喜温射光的茶树生长,且茶叶品质特别优异。 3、降水:常年降水量1227。
      6mm,因地形差异,随海拔升高按30-40mm/100mm递增,龙珠茶园年降雨量1340mm。全县降雨科少、夏多,南少、北多,低山少高山多的特点。春、夏、秋降雨量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27。1%、41。3%、27。3%,表现为雨热同季,而且雨日分布较均匀,极有利于茶树采收季节的供水。
       4、湿度:常年相对温度80%,春、夏、秋、冬分别为78%、75%、83%、83%,全年≥80%的日数190天,仅冬天有少量干燥天气。据测定,龙珠茶园全年相对湿度达87%,其中春夏之交接近90%。 综上所述,龙珠茶产区气温适宜、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日照适中、雨热同季、土土壤疏松,使茶树生长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属茶树最佳适生区域。
       据资料介绍,品饮龙珠茶须用“一大碗水”之水才能品出其真正的韵味。“一大碗水”是位于龙珠茶原产地茶岭的一眼小山泉,泉如大碗小,直径25cm,深18vm,似碗状,随时可舀一碗水,因此而得名。泉水冬不枯竭,夏不盈溢,冬暖夏凉,四季清冽,即使山洪暴发仍是一掬清水,当地人视为“神水” ,可以治许疾病。
      用“一碗水”沏龙珠茶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据传说,在封建社会,凡是有贵宾到开县,必派专人来此取龙珠茶、舀“一碗水”,招待贵宾。传说是否属,难以稽考。为了宣传发展龙珠茶,1991年4月5日成立“龙珠名茶协会”,当日有地、县茶叶专家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与会者亲自品评了用“一碗水”沏的龙珠茶,无不赞不绝口,开县茶叶老专家、高级农艺师犹绍龙品饮后盛赞道:“汤甘香更浓,饮后口生津,鲜嫩枝叶展,‘一碗水’匹‘龙珠’。
      ” 龙珠茶生产工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77 更新时间:2007-4-3   清嘉靖《夔州府志》载:“开县凡山皆产茶……”据《开县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1665年)全县产茶2000担,至咸丰年间毁之无存,清末复苏,民国三十年产茶8598担,民国三十七年达10000担。
      ”由于战争连绵,到解放前开县茶叶已失去原来的繁荣而走向衰败,1949年全县仅有茶树320万丛,产茶2800担。   建国后经过恢复发展,到1984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567公顷,后有所下滑,至1990年后基本稳定在2134公顷,其中采摘面积1834公顷。
       1、茶园分布   开县茶园主要分布在中山区,海拔最低的清坪茶场310米,最高的胜利茶场1180米,其中海拔600~800米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0%以上。全县共有53个乡(镇)486个自然村生产茶叶。全县共分为西北茶区、东北茶区和西南茶区三大区,以西北茶区面积最大,属老茶区。
         龙珠茶原产地位于西北茶区的敦好镇,茶区山清水秀,绿树葱笼。整个西北茶区都生产龙珠茶,主要乡镇有:敦好、紫水、正坝、和谦、温泉、大进、梓潼、郭家、锦竹等,共有茶园1170公顷,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一半多,整个茶区属农业经济区,工业落后,无任何工业污染,是一片难得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区。
         2、茶树品种   开县茶树品种,在六十年代以前茶种全采自本地的地方群体品种,统称为四川中小叶群体品种,六十年代以后茶叶大发展,先后从云南、浙江、福建、安徽等省调进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福鼎大白茶、大红袍、佛手、梅占、鸠坑、毛蟹、水仙等品种。
      1981年茶叶区划时,县农业局对全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按茶树分枝习性分为乔木型大叶种、半乔木大叶、灌木中叶和灌木小叶四种。乔木大叶主要是引进的云南勐海、凤庆大叶种,现仅在低山茶区有少量分布,面积150公顷;半乔木大叶类:福鼎大白茶和本地枇杷大叶茶,主要分布在樟潼、大进、温泉、岩水、正坝等地,面积360公顷;灌木中叶类:以本地的梭子茶、冬青茶、鸡鸣卵叶茶为最多,是全县茶树的主栽品种,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0%,面积1220公顷,其次是调进的大红袍、水仙、梅占、鸠坑、佛手等,有茶园面积400公顷灌木小叶种仅有寄生苞茶和紫芽茶等,由于产量低,已无成片种植,只零星分布在梓潼、大进、北泉等地。
      上述品种以鸡鸣卵叶茶表现最佳。   龙珠茶产区是渝东北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是地方群体品种,六十年代大发展也主要是采摘本地茶种。在群体品种中以鸡鸣卵叶茶所占面积最大,表现最好,成为主栽品种。该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芽种,叶长6。
      2-9。8cm,叶宽4-5cm,产量较高,适应性强,制绿茶品质绝佳,经四川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测定,内含物丰富,春茶一芽二叶鲜叶含咖啡碱3。26%,氨基酸总量4。79%,茶多酚23。28%,儿茶素总量129。79mg/g,适制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
      1986年扦插繁殖纯度较高鸡鸣卵叶茶74万株6。7公顷。之后,龙珠茶原料基地将逐年改换品种。   3、品质特征   龙珠茶外形条索细、圆、紧、直,紧结秀丽,色泽绿润,白毫披露;内质滋味鲜爽,香雅芬芳,汤色嫩绿明亮,叶底鲜嫩枝叶展,耐冲泡,叶底嫩绿匀整。
      龙珠茶入杯冲沟时芽尖竖立杯中如群笋出土甚是好看,沉落时似绿叶飘坠倍感清雅,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滋味甘美生津回味幽长。   4、花色品种   1990年,龙珠茶一改过去传统的简单的按季节分春、夏、秋茶的方法,而按原料、采制时间和加工方法为依据将龙珠茶分为:特级(极品)、一级、二级、三级和龙珠炒青五个等级。
         5、理化品质   1992年经农业部茶叶监督测试中心检测,一级龙珠茶样100g含氨基酸4。23g、咖啡碱3。26g、茶多酚20。98g、维生素c105。74mg,可溶性糖2。97g、芳香物0。015g、锌4。
      88g、硒38ug,各种农残远远低于国家部颁标准线。   6、商标包装   商标:取韦处厚“茶岭”诗中“千丛因此始”之意,以“龙源”牌于1990年国家商标部门予以登记注册。   包装:龙珠特、一、二、三级包装为手携式硬纸盒,特、一级在纸盒内装125g铁罐两听、铁罐内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茶叶;二、三级在纸盒内用铝箔袋密封茶叶250g,这套包装具有防潮、阻氧、避光、保香的性能,包装设计精美雅致。
      龙珠炒青用简装聚丙烯复DT膜袋装,分250g、500g两种规格。   7、采制工艺   A、鲜叶采摘和处理:   名茶采摘要严格按标准采摘,开园时间在清明前5-8天,于立夏结束。采回的鲜叶要先分级,分别薄摊在篾席上,同时剔除不合质量标准的紫色芽叶、破碎芽叶、病虫芽叶及异物,摊叶厚3-5cm,晴天摊3-4小时,阴雨天摊6小时左右,待鲜叶表面水散失,已无青草气即可。
      摊好的鲜叶要复拣,拣出分级不标准芽叶、红变芽叶后再付制。   B、加工工艺   手工艺龙珠茶炒制按杀青——扇凉——轻揉——二青整形——毛火——拣剔——足火——摊冷包装。   杀青:杀青锅50-60cm口径,用松柴作燃料,锅温140-160℃,投叶0。
      3-0。4公斤,杀青6-8分钟,杀青要抖闷结合,以抖炒为主。   扇凉:杀青叶下锅后倒入篾簸,边抖边用蒲扇扇凉鲜叶,以保持杀青叶色绿。   轻揉:两锅叶合并,用手将叶团拢不加力轻轻滚动,约20次,使茶叶基本收拢后,再稍加力握茶推揉10-15分钟,待茶条紧卷,成条率90%以上即可。
         二青整形:锅温80-90℃,炒至手握茶有发硬感觉时,锅温降至50℃左右,用手在锅中紧条、提毫,待至五成干即可。需时25-30分钟。   毛火:用楠竹编织的烘笼,以杠炭为燃料,温度100℃左右,投两锅叶薄摊(1。
      5-2cm)烘6-8分钟,中途轻翻一次。烘至7-8成干。   拣剔:毛火下笼后薄摊在篾簸中,拣去黄片,红梗红叶、形状差异大的茶叶及杂物,并抖出面末。   足火:温度80-90℃,摊叶4-5cm厚,每3-4分钟轻翻一次,烘至足干。
         摊冷包装:足火茶下笼后要薄摊凉干后方可包装入库。 。

    探***

    2007-05-24 08:49: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购物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