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结发的仪式、习俗?

首页

结发的仪式、习俗?

接代、汉服婚礼习俗:牵巾、拜堂、同牢合卺、解缨、结发的仪式、习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5-19 18:58:29
  •   数十名来自苏锡常及上海地区的汉服爱好者身着宽袖长袍出现在闹市街头,向市民宣传汉服特色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中新社发宦玮摄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电题:衣冠王国应有怎样的“国服”
    中新社记者赵文刚
    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越南有奥黛、印度有纱丽……当这些服装以其浓郁的民族风韵或醒目的国家特点展示一个国家的魅力时,自古有“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国,究竟该以怎样的“国服”面对世人呢?
    今年两会期间,“汉服”受到一些代表委员的热捧。
      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即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则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 叶宏明说,今天,没有一种服装被确认为代表国家民族形象的常式礼服。“中山装、旗袍被西方人看作是中国的‘国服’,但这些还不够体现民族精神。
      ” 此前,有人曾建议将“中山装”定为中国对外交往时的着装形象,但未有结果。与此同时,在中国被冷落的中山装,去年却被马来西亚内阁批准为“官方服装”。 中国服装的发展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成就来说,排序当是汉服、唐服和明服。当今中国,占主流的服饰无论官民皆是西装。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装曾经作为改革开放的象征,在中国一度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社会意义。 距离人们最近的有关中国“国服”形象的记忆,是在二00一年于上海举行的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唐装”集体亮相,使得唐装在海内外华人中迅速流行开来,掀起了一股“唐装热”。
      但是,关于“国服”,却未见定论。 为什么要确立汉服为“国服”?叶委员解释说,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语是中国的“国语”,因此确立汉服为“国服”,既代表了汉民族的传统,体现了汉文化的历史沿革,又能增强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侨同胞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国服”的标准上,叶宏明建议,可以在多种民族服装中选择元素,也可以从古代汉服中选择元素,还可以汲取少数民族服装和西式服装的长处。“标准不在‘服’,而在‘国’。”他还建议公务员应有统一着装的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说,汉服体现了中华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饰的标志。
      针对目前国内授予学位时穿戴的都是有着浓厚西方特色的服装,刘明华表示,中国完全可以自行设定代表民族特色的汉服系列为中国式学位服,以此来推动中国的汉服复兴。 在汉服的推广上,叶宏明和刘明华均建议,可以在婚礼、节日庆典以及传统文化活动中提倡使用。
       相关链接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 □廖保平 南方周末 最近,汉服运动可谓轰轰烈烈,借汉服以复兴传统文化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些人对汉服表现出的狂热让我惊讶,让我意识到,汉服背后藏着一个密码,解读这个密码或许可以解读现在一些人的文化心理。
       先说说服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力图要建构一种社会秩序,他们把这种秩序建立在象征和仪式之上,对象征和仪式的敬服,就是某种秩序的建立,反之则陷入无序混乱。象征和仪式要借助某些工具或手段,比如服饰、称谓等等,其中服饰被看得尤其重要,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也制约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
      故孔子说“资衰苴杖者不能听乐,非耳不能闻也,服使然也,黼衣黻裳者不茹荤,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服饰将人们各就其位,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形成了“垂衣而治”的象征系统。 正是这种“垂衣而治”的象征,使服饰附带了除遮丑、保暖以外的诸多社会功能。
      因此,每个朝代的更换,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征服,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改服易冠。改服易冠既表示前朝遗老遗少对新政权的臣服,也有利于新的统治者建立起一套新“垂衣而治”的社会秩序,比改旗易帜艰难得多、深刻得多、尖锐得多。于是在服饰的去留之上才会充满了血腥味,“留发不留人”才会变成别无他途的选择。
       据说,满清入关后,“大约屠杀了6000万汉人,汉服才在华夏大地上消亡”。可见,服饰关乎国之大运,关乎对新君的臣服与统治的秩序,而不只是两三尺布那么简单! 可是毕竟清王朝覆灭了,随着清王朝覆灭的还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此后似乎没有人再来一次改服易冠,强制推行汉服或别的服饰,倒是随着西风东渐,洋装大行其道,一直延续到现在。
      关于汉服的消亡,这是一段不容忽视、必须正视的历史。 封建专制覆灭了,但封建思想并不会随之立即覆灭。我不知道那些狂热的汉服拥护者,内心里有没有那么一种重构秩序的封建思想和扬我大汉风范的民族沙文主义,但是我确实害怕他们把复兴汉服弄成一种精神或思想的复辟。
       然后说说汉民族。秦汉时期,随着诸侯国被消亡或削弱,“书同文,车同轨”,分散的区域文化融合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逐渐形成共同的语言、习俗、观念和服饰等等,并出现了整体排他性心理,比如当时出现了“四夷”、“胡虏”的指称,这就在地理和文化意义上形成一个族类———汉民族,同一个族类就有同心向一的价值取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后中国至少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及满清四个大阶段的民族大融合。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既是其他各民族被“汉化”的过程,也是汉民族被“夷化”、“胡化”、“蒙化”、“满化”的过程。当然,这里所谓的“化”绝不只是温情脉脉的潜移默化,也包括血与火的斗争。
      但是,在这个“化”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汇聚成中华传统文化,各民族都为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有网友说,汉服几千年来一直是国服,传到日本和朝鲜后成了他们的国服,不明就里的人,见人穿汉服竟误以为和服,这也是他们痛心疾首要复兴汉服的原因。
      在我看来,一方面,这不仅有在国内重树权威的心思,对外,特别是对日本,更含着一种复杂的心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焦虑心理。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文化的演进绝不只是对立与隔绝,比如佛教传入中国,曾引发过残杀与血腥,但佛教与儒、道也有交流与融汇,催生出新的文化。
      用历史的眼光看文化,用开放的心态对待独特性,用和平的方式接纳别人,这是全球化下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汉服的复兴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容不得别人评说,一评说就恼羞成怒,实际上就从文化焦虑走上了文化暴力。 。

    1***

    2007-05-19 18:58: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民俗传统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