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鸡蛋?

首页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鸡蛋?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鸡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07 09:44:09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其实有其最基本的原因。先不说三月三吃蛋吧,端午吃粽子,鸭蛋,喝雄黄酒,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年饭,元宵节吃元宵,这里注意两点,一是这些节日基本是分布均匀的,过一段时间一个。第二都离不开吃点什么。这是因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多数年份物质是比较匮乏的,一般都不可能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营养通常是不足的。
      长期的营养不足就会影响生存,于是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来吃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加之农历三月三这一时期正是鸡生蛋的高峰期,蛋多了,要买的话也价钱不高,所以要"扩大内需",自己吃掉一些,一举两得。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史记》)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
      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不也是鸡蛋吗?清明的祭祖扫墓,其中不也有慎终追远的生命意识吗?春季里万物化育,是生命的季节,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层的生命意蕴上暗合。 据说吃了这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这个风俗是怎么传下来的呢?传说古代孝感一带属云梦泽之一部分,是一片水乡泽国,人们都以打鱼为生。
      因为人们天天在湖里吹湖风,得了头痛病。一天,尝百草的神农路过云梦泽,看到一些人因头痛在湖滩上打滚。神农很可怜他们,就到处找草药,为这些人治头痛病。可是什么药吃了也无效。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从山上捡来几个野鸡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给人们充饥。
      
      人们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鸡蛋后,忽然感到头不痛了。后来,三月初三吃地菜煮 鸡蛋就成了习俗,一直沿续至今。 清明吃鸡蛋,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重要。节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则仅供玩赏而已。然而,也有种说法,在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徵「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头地 参考资料: 。

    l***

    2007-04-07 09:44:09

其他答案

    2007-04-07 09:45:23
  •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其实有其最基本的原因。先不说三月三吃蛋吧,端午吃粽子,鸭蛋,喝雄黄酒,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年饭,元宵节吃元宵,这里注意两点,一是这些节日基本是分布均匀的,过一段时间一个。第二都离不开吃点什么。这是因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多数年份物质是比较匮乏的,一般都不可能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营养通常是不足的。
      长期的营养不足就会影响生存,于是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来吃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加之农历三月三这一时期正是鸡生蛋的高峰期,蛋多了,要买的话也价钱不高,所以要"扩大内需",自己吃掉一些,一举两得。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史记》)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
      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不也是鸡蛋吗?清明的祭祖扫墓,其中不也有慎终追远的生命意识吗?春季里万物化育,是生命的季节,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层的生命意蕴上暗合。 据说吃了这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这个风俗是怎么传下来的呢?传说古代孝感一带属云梦泽之一部分,是一片水乡泽国,人们都以打鱼为生。
      因为人们天天在湖里吹湖风,得了头痛病。一天,尝百草的神农路过云梦泽,看到一些人因头痛在湖滩上打滚。神农很可怜他们,就到处找草药,为这些人治头痛病。可是什么药吃了也无效。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从山上捡来几个野鸡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给人们充饥。
      
      人们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鸡蛋后,忽然感到头不痛了。后来,三月初三吃地菜煮 鸡蛋就成了习俗,一直沿续至今。 清明吃鸡蛋,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重要。节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则仅供玩赏而已。然而,也有种说法,在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徵「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头地 。

    D***

    2007-04-07 09:45:23

  • 2007-04-07 09:45:08
  •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有***

    2007-04-07 09:45: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民俗传统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