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众指的是什么人?

首页

众指的是什么人?

众指的是什么人?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9 11:25:14
  •   商代农业生产者。或称众人,文献上又称“小人”。众人大多原为殷商 本族的成员,其中有些最初即是劳动群众,有些则源于因各种原因而地位下 降的贵族。他们一般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地位处于社会下层。在商代甲骨 文中,常见众人耕作、参与畋猎活动的记载。殷商时期,众、众人亦经常被征作战,接受军事训练,成为国家武装 力量的主要部分。
      商王对他们非常重视,甲骨文中就累见“米众” 一词。 “米”读作“敉”或“俅”,《说文》云:“敉,抚也。”即恤抚众人之 意。《尚书•盘庚》三篇,第一篇即是记载盘庚迁殷时召集众来王庭,对之 训话。从甲骨文中用词语气来看,商王对众常用“令” “乎”,与差遣某地奴隶主时用言有相似之处,而不同于奴隶。
      甲骨文中亦不见有用众作人牲的 记载。甲骨文的“丧众”、“丧众人”等,应视为众逃避劳役、兵役,或其 他原因造成的亡失。可见,众与奴隶有所差别,仍具有一定的地位,应是介 于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一个阶层。在殷墟发现的近千座平民墓地中,大多数墓都有葬具和数量不等的随葬 品,如农具、兵器及狗等,可知其墓主应是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生产和 生活资料,同时又参与作战的人。
      这些人同甲骨文与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众 的身份相符,由此可知这些小墓即众的墓葬。关于众和众人的身份问题,虽经多年争论,仍有许多不同见解,大致可 分为以下几种意见:①认为是自由平民。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徐喜辰《商殷奴隶制特 征的探讨》、斯维至《关于殷周土地所有制问题》。
      ②认为是家长制家庭公社成员。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赵锡元《试 论殷代的主要生产者“众”和“众人”的社会身份》。③认为是奴隶主。束世澂《夏代和商代的奴隶制》认为,甲骨文中 ‘‘众”和“众人”有另IJ,前者属于统治阶级,后者是自由的公社成员、商代基本生产者。
      陈福林《试论殷代的众、众人与羌的社会地位》认为,“众” 和“众人”虽同属奴隶主阶级,但前者是奴隶主阶级中上层基本力量,后者 则是奴隶主阶级的基层全体成员。④认为是奴隶。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及李 亚农《殷代社会生活》、陈梦家《西周金文中的殷人身份》、王承4召《试论 殷代的直接生产者——释羌释众》、《对于〈试论殷代的直接生产者——释羌 释众〉的几点补充意见》、王玉哲《试述殷代的奴隶制度和国家的形成》。
      ⑤认为是族众。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杨械《论殷末周初的社会性 质》、张政火良《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Q上述五种意见最大的分歧在于众和众人的身份是否为奴隶。这一问题的 解决,还有待于对古代史料,包括甲骨文、金文、考古及古文献等的深入研 究。
      据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第一种意见较可信从。

    刘***

    2016-07-19 11:25: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