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袁氏兄弟相争 ”说的是什么?

首页

“袁氏兄弟相争 ”说的是什么?

“袁氏兄弟相争 ”说的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1 14:47:20
  •   
    袁绍官渡之战大败,又羞又恨,以致生病吐血,于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去世。
    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的后妻刘氏偏爱袁尚,常为其美言。袁绍想让袁
    尚做继承人,却没明说。他把长子袁谭过继给自
    己的哥哥,让他去青州担任刺史。
       沮授劝袁绍说:“袁谭是您的长子,本该继 承你的位置,您却把他排斥在外,一定会引起祸 乱的。” 袁绍说:“我想让儿子各自掌管一州,来考 察他们的能力。”于是又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刺 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逢纪、审配与袁谭不和,而辛评、郭图则依附 于袁谭,并与逢纪、审配对立。
      袁绍死后,大家公 认袁谭是长子,准备让他继承袁绍之位。审配等 人害怕袁谭掌权后自己会被辛评他们迫害,于 是,篡改遗命,尊奉袁尚为继承人。 袁谭从青州回来奔丧,却被排斥在外,于是 自称车骑将军,驻扎在黎阳。袁尚给了袁谭很少 的兵力,并且让逢纪去做他的下属。
      袁谭要求增 加兵力,袁尚却不答应。袁谭大怒,索性把逢纪 杀了。 次年二月,曹操进攻黎阳,袁谭、袁尚战败逃 走,败退邺城。 四月,曹操率军进攻邺城,收割了邺城郊外 的小麦。曹军的将领想乘胜攻击,郭嘉说:“袁绍两子现在还不知道谁能继承其位。
      他们力量相 当,各自都有党羽。外面情况危急的时候,就会互相援助;危机一旦解除,他们又会互相争斗。 不如先向南攻取荆州,等形势发生变化时,再谋进攻之机。”曹操说:“好!” 五月,曹操返回许都。 袁谭对袁尚说:“若我装备精良,一定能战胜曹军。
      现在曹军撤退,士兵都想回乡,我们趁曹 军渡河之机,出兵偷袭他们,可以大获全胜。这个机会绝不能错过。”袁尚怀疑袁谭,因而对此建 议丝毫不予理睬。 袁谭极其不满,郭图、辛评进言:“袁公把你过继给他哥哥,是审配唆使的。”袁谭就率军进 攻袁尚,但大败,率军退回南皮。
       袁谭的别驾王修率军从青州赶来支援袁谭。袁谭想再次进攻袁尚,王修劝他说:“兄弟如手 足,如果一个人要与别人争斗,却先砍断自己的手足,还说‘我一定能胜’,可能吗?若兄弟之间 都不互相亲近,天下还有谁能亲近?那些奸佞小人,挑拨他人的骨肉关系,仅为蝇头小利,希望 您塞住耳朵不要听信。
      如果能杀掉几个小人,与兄弟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则万事无忧。”袁谭 不听。 袁谭的部将刘询在漯阴起兵,背叛袁谭,并得到数县的响应。袁谭叹息着说现在全州叛 变,难不成是由于我无恩德吗?” 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远在海边,但这个人绝不会背叛,一定会来追随。
      ”过了十几 天,管统果然拋家弃子前来投奔袁谭,后其家人全都死于非命。袁谭任命管统为乐安太守。 八月,袁尚亲自率领军队进攻袁谭,袁谭大败,逃到平原,据城固守。袁尚围城驻守,袁谭派 辛评的弟弟辛毗到曹操那里求援。 刘表写信劝袁谭说:“君子逃难,不会归顺对手;与人绝交,也不会辱骂对方。
      何况你忘记先 人之仇,拋弃兄弟之情,竟向曹操求援,同盟的人也都为你感到耻辱。如果袁尚轻慢兄长,你也 应该委曲求全,让后人来评论是非曲直。这样不也是高尚的节操吗?” 刘表又写信给袁尚,说:“金、木、水、火,因为相生相克,可为人所用。袁谭脾气急躁,不明是 非;你器量宽宏,能容万物。
      应当以大容小、以优容劣,先除去曹操,达成父亲遗愿。等到大事已 定,再来论断是非,不好吗?如果执迷不悟,那么连胡人、夷人都会笑话你们,更何况我们这些同 盟,也不会用心帮你啊!这正是韩卢犬和东郭兔自相追逐,反让外人坐收渔人之利啊! ”袁谭、袁 尚都不听。
       曹操答应袁谭出兵救援,于十月抵达黎阳。袁尚于是撤回邺城。 曹操知道袁谭并非真心归顺,就为自己的儿子娶了袁谭的女儿为妻,想以此安抚袁谭。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袁尚又前去攻打袁谭,留下部将审配、苏由守城。曹操乘机围 攻邺城。 七月,袁尚率兵回来营救邺城,结果被曹操打败,袁尚逃往中山。
       八月,邺城被曹操攻破。 曹操围攻邺城之时袁谭忽然发动叛变,攻取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并进攻袁尚,袁尚大 败,投奔幽州刺史袁熙。袁谭收编了袁尚残余的部队。 曹操斥责袁谭违背誓约,与他断绝婚姻关系,并把袁谭女儿送了回去,出军讨伐袁谭。
       十二月,曹操进攻平原,袁谭从平原撤出,退守南皮,在清河沿岸布防。曹操进入平原,占领 周围各县。 次年正月,曹操进攻南皮,却伤亡惨重。曹操准备稍微减缓攻势,议郎曹纯说:“现在我们孤 军深人,形势危急,假如不能上前攻下敌人城池,一旦后退,我军的威势就会大大受损。
      ”于是曹 操亲自擂动战鼓,一鼓作气攻克了南皮。袁谭弃城而逃,被追上的曹军杀死。 同年,袁熙与袁尚一起投奔辽西的乌桓。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进攻乌桓,袁熙与袁尚转而归顺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 想借袁熙、袁尚立功,用计砍下两人的头颅送给了曹操。
      就这样,袁氏兄弟因为内部不和互相争 斗,结果被曹操渔翁得利,取而代之。 。

    落***

    2016-06-21 14:47:20

类似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