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疆界是怎么来的

首页

疆界是怎么来的

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疆界是怎么来的?是两国签定协议去确定吗?又是怎么确定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2-19 17:55:28
      今天,每个国家都由边界把它与其邻国分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边界称国界。国界是标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一条界线,在边界标志范围以外,就不受该国政府所控制。
    边界不是一个国家所独有,而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相邻国家所共有。它是两个邻国直接接触的地方,因此,边界可能是相邻国家之间友好相处的部位,也可能是发生冲突的部位。
       边界是近代历史的产物。在过去,国家彼此之间只有边境或边疆,而没有边界。边境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在这里,国家没有实行政治上的管辖,往往是无人居住的地带;或者只有少数拓荒者在无人管辖的地区谋求生活。所以边界是条线,边境则是个带。
      边界是两个邻国直接接触的界线,而边境则是把两个邻国分隔开来的地区,可减少双方直接的与潜在的暴力冲突。 当今世界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可以对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进行监测。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与矿产开采技术的发展,有些国家对土地的欲望越来越大。
      所以现今世界上除极少数地区以外,边境几乎全部被边界所取代。 边界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天然边界(physical boun-daries)和文化边界(cultural boundaries)。天然边界是指那些以自然景观中的重要特征作为标志的边界;文化边界是以文化景观中的某种特征为依据而产生的边界。
      边界的好与坏不在于划分边界的方法与依据,而在于有关国家对边界是否同意与尊重。 因为重要的天然特征在地图上与地面上容易辨认,所以一般乐于被作为边界。作为国家间边界的自然特征有山脉、沙漠和水体。 山脉作边界的优点就在于其固定不变和人烟稀疏。崎岖高耸的山脉,使来往交通发生困难,往往成为稳定的边界。
      山区的严酷气候与茂密的森林常常使居住在山地两边的居民难以穿越。例如,瑞典与挪威之间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比利牛斯山脉。可是山脉并不总是为相邻的国家带来和睦而明确的边界。例如南美洲的阿根廷与智利这两个国家是以安第斯山脉为界的,可是两国对山区的具体边界位置的意见并不一致。
      问题在于边界是按相邻的山峰的连线的山脊线,还是以河流的向东与向西分流分水岭。两国为此几乎在边界线上兵戎相见。后来,在联合国的协助之下,两国一致同意以山峰的连线作为两国间确切的边界。 沙漠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边界。那里的地形虽然不像山地那样崎岖,但是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荒无人烟。
      沙漠边界多在亚、非两洲。在非洲,以撒哈拉沙漠为界的国家就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苏丹等国。这里是热带沙漠,条件十分恶劣,几乎成为世界上的无人居住的地区,所以各国之间相安无事,成为一条安定的和平边界。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上,在其西北部的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之间,以及南端的也门、南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都以沙漠为界,不过有的是明确的边界,有的地方则仍然是没有确切界线的边境。
       作为边界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水体作为边界的优点是容易辨认和相对稳定,虽然有些船民居住在船上,但是在水上并没有固定式聚落。水体作为边界还有防卫上的优点。因为入侵的敌军需要通过船只或飞机的运输才能越过水面,在其所攻击国家的领土上获得登陆地点。
      而防守的国家则可以有时间调集军队,在其登陆地区阻止入侵。 利用水体作为国家间的边界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有的水体并不稳定,其确切的位置往往随时间而变化。例如,河道中的水流可能发生变迁,并可能由此而引起边境纠纷。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干旱地区的格兰德河,1848年两国确定其为边界的一部分以来,河道已多次发生变迁,所以两国已签订过几个协定以确定那些土地原来在美国境内,而以后由于河道的摆动归墨西哥所有。
       另一问题,是关于领海的范围。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较宽的海域宣布为其领土的一部分。关于领海的宽度,过去最盛行的是视线说与大炮射程说。看来视线是一种不明显的概念,射程说也会因炮的改进而射程加大等原因而不确定。1782年加利安尼提出3海里的主张,被当时海洋大国所接受。
      但是,由于各国的海岸情况不同,各自的利益也不同,各国宣布的领海宽度也不一(表4-2)。各国领海宽度的差别十分悬殊,从3海里到200海里,相差67倍。联合国海岸法会议的第三次会议,经过多期会议,以制定海洋法公约,求得相对的统一。海洋法规定:“每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的权利,但按照本公约,确定为自该国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即各国可在12海里以内自行确定其领海宽度。另外,在会上拉美国家为保护其渔业等资源提出200海里领海的要求,经讨论,在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部分中承认沿海国对邻接其陆地从领海基线量起的200海里区内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及其他经济性开发和勘探活动的主权权利。
       尽管自然边界有不少优点,但是很多边界采用的却是些文化特征。特别是在欧洲,划分国家之间的边界往往采用语言特征。欧洲的语言比较复杂,每种语言都有坚实的文学传统和正式的语法规则,甚至在使用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广泛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边界有重大变化,并且出现一些新的国家。
      出席凡尔赛和约会议的美国威尔逊总统顾问中就有一位美国地理学家鲍曼(Isaiah Bowman)。在重画欧洲地图时,鲍曼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即调整国家边界要按照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区域来确定。 宗教是划分国家间边界所用的另一文化特征。爱尔兰岛被分成两部分,即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尔兰(属于联合王国)。
      这两个国家(地区)所信仰的宗教不同。北爱尔兰的6个县中,信仰新教的人口占大多数,而爱尔兰共和国的26个县中,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另一个以宗教作为国家边界的例子是伊朗。在伊朗的穆斯林中主要是什叶派穆斯林占优势,而其邻国中,则是逊尼派穆斯林占优势。
       有些国家的边界不考虑自然和人文特征,只按某条经纬线为国界,这类边界称为几何边界(geometric boundaries)。美国和加拿大在伍兹湖以西的那段边界,就是沿北纬49°直线直至太平洋。除去上述几种划分边界的方法之外,尚有按边界的起源分为先成边界(antecedent boundaries)和叠加边界(superimposed boundaries)的。
      先成边界是指那些在聚落形成以前已确定的边界。美国和加拿大西部边界,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边界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与先成边界相反,叠加边界则形成于聚落出现以后。这些边界往往是通过战争,诉诸武力所决定的。在新的边界出现以后,旧的边界虽然已经失去作用,但是其过去作为边界所产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未立即消失,这种差异有的仍然明显可见。
      这种历史的边界则称为遗留边界(relic boundaries)。 边界对维护国家的主权,防止敌人入侵,以及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它对两国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与联系必然带来一定影响,对人员的往来与相互了解也有一定的限制。
      这就是在文化扩散中提到的边界在文化诸现象的传播与扩散中起着过滤、选择与吸收等作用。 。

    放***

    2005-02-19 17:55: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