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介绍管圆线虫的生长习性、危害?传染方式?

首页
湿疣传染方式

介绍管圆线虫的生长习性、危害?传染方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1-20 08:03:23
      管圆线虫的生长习性:
    管圆线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偶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该虫是陈心陶(1933,1935)首先在广州捕获的家鼠和褐家鼠体内发现,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 Chen)。
      后由Matsumoto(1937)在台湾报道,到1946年才由Dougherty 订正为本名。 【病原形态】  成虫线状,细长,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雄虫长11~26mm, 宽 0。21~0。53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
      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旋纹,十分醒目,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 圆线虫的危害: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一种,又名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是由于鼠类的心、肺部寄生的线虫,即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或成虫)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可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管圆线虫的传染方式: 广州管圆线虫的传染源为数十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类、猫类与食虫类,以鼠类为多见。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主要是蜗牛类,如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各地的检测结果不尽相同,如玛瑙螺的感染率从到,一般来讲;玛瑙螺的感染率低于福寿螺的感染率。
      一只螺内含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最多达多条。蛙、蟾蜍、淡水虾、蟹和猪等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转续宿主。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经口感染,其感染方式有:生食或半生食陆地蜗牛和淡水蜗牛;幼虫污染食物或手;生食有蜗牛或含有感染期幼虫的蔬菜;吞食蟾蜍、蛙等;生食或半生。
       。

    j***

    2006-11-20 08:03: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