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何北京市属高校学生有望跨校上课或境外留学?

首页

为何北京市属高校学生有望跨校上课或境外留学?

为何北京市属高校学生有望跨校上课或境外留学?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6-27 20:42:48
  •   双培计划
      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
      每年遴选一批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在京中央高校访学。输送部分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在中央高校进行为期2至3年的中长期访学;同时,每年遴选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开展为期1年的短期访学,充分发挥中央高校优势专业力量,使学生接受优质核心课程教育;充分利用中央高校开办的暑期学校等形式的资源,每年遴选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中央高校修习辅修专业。
         外培计划   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境)外名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   支持部分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两年的访学活动。市教委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联系海(境)外名校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访学,探索学生海(境)外培养新机制。
      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遴选优秀学生开展海(境)外访学活动。   实培计划   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   每年从市属高校遴选一批具有较好专业基础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进入中央高校的院士工作室、教授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工程中心,接受科研创新训练,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继续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全面建设并开放高校与社会各界共建的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接收若干名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接受培训,在实习实践中印证知识、锻炼技能、启发新知,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加强高校与中科院、社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每年派遣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进入科研院所学习和参与科学研究。
         “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在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同时,也将对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创新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资源体系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大部分名额将纳入北京地区高考招生计划分配到各个区县,适度向远郊区县倾斜,形成北京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有效联动,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今年有将近20所学校有双培计划或者外培计划。对应的中央部委院校也有20所左右,双培计划的招生计划数在2000人左右,外培计划的招生计划数在300人左右。   □新政解读   有机会读两所大学或出国访学   对考生而言,“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是一大利好消息。
      “双培计划”实现了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能够有两所大学的学习经历,并且能享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而进入“外培计划”的学生将有两年的时间到境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   就“双培计划”而言,这意味着学生考上了北京市属高校,在就读大学的4年里,将有2至3年时间进入到对应的中央部属高校进行中长期访学,学业水平优异者还有望获市属高校和部属高校两所学校的学士学位。
      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举例说,在“双培计划”中,一位学生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微博],在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里,他可能有三年时间在北京大学[微博]或清华大学[微博]学习,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能够有两所大学学习的经历,并且能享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
         作为北京教育领域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将惠及本市所有户籍生源,由于招生名额采取平均分配方式分配,高中生源相对较少的远郊区县将获得更多“红利”。“双培计划”不仅使达到或接近高考“一本线”的考生多了一条上市属高校、同时仍有机会接受部属高校优质教育的“截弯取直”的成才途径,还将实现北京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联动。
      “双培计划对那些有志于上中央在京院校但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或高考中发挥不够好的学生是个福音。外培计划能满足那些想在大学期间有短期出国(境)学习机会的学生的愿望。”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微博]公室副主任兰劲华表示。   □报考支招   专业设置   “双培计划”涵盖文理科专业   “双培计划”有可能是“1+3”的模式,也有可能是“1+2+1”的模式,至于究竟是哪种形式,将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教师的情况、课程设置等总体设计。
         “双培计划”选择的专业,是北京市紧缺的专业、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也是战略性发展的产业。高校将围绕着首都高精尖发展的思路来进行“双培计划”人才的培养。因此现在选择的100多个专业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专业。文理科专业都有,包括艺术类。   学习费用   “双培”“外培”均无费用增项   “双培计划”“外培计划”的学生毕业以后拿市属高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但实际获得的不仅是市属高校培养,更多还有部属院校和境外高校的培养,因此这些学生享受的资源不仅限于市属高校。
      在学费以及相关的费用方面与在市属高校学习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学生入选的这几年在市属高校应该交多少钱就交多少钱,不会增加任何费用。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从25日起属提前批次B段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时,将面向北京生源,把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各区县,在各区县内按分数高低排队录取。
      只要有在京报考资格的考生都可以填报。   “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均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报1所高校,每所高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双培计划”“外培计划”不设置征集志愿,原则上在提前批次B段录取。
         名额分配   将分设区县投档线   全市2000多名“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是分配到区县的,因此在提档录取的时候,考生根据分数投档排队应当是根据本区名额排队录取而不会是全市排队,因此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投档会产生多个不同区县的投档线,并出现录低不录高的现象。
         □热点释疑   1。入选“双培计划”是否意味着脱离了原来所在的市属高校?   答:不是。第一,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学籍仍保留在高考进入的市属高校。第二,学生的培养方案由市属高校和中央高校共同制定,授课教师也是来自双方高校,所以学生仍然在使用原来所在高校的教育资源。
      第三,学生在访学期满后将回到市属高校继续大四年级的学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学校规定者,获得学籍所在学校的学历学位证书。所以,学生进入“双培计划”并不意味着脱离了原来所在的高校。   2。“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专业是热门专业吗?   答:“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专业方向是在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由专家充分论证,遴选出来的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
      专业课程内容也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实用性,要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3。“双培计划”是走读班吗?   答:不是。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访学期间将在中央高校住宿,进行插班式学习,享受和中央高校本校学生同等的学习生活待遇。
         4。参加“双培计划”要交纳额外费用吗?   答:不用。学生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交纳学籍所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没有额外费用。

    y***

    2017-06-27 20:42: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