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泥鳅池塘水质的调控方法主要注意什么?

首页

泥鳅池塘水质的调控方法主要注意什么?

泥鳅池塘水质的调控方法主要注意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26 23:16:55
      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泥鳅池塘水质的调控方法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及时调整水色,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活、爽”,养殖泥鳅的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廑米为宜,溶解氧的含量达到3。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
      6-8。8,养殖前期以加水为主,养殖中后期每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20%-50%。当池水的透明度大于25厘米时,就应追施有机粪肥,增加池塘中桡足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应减少或停施追肥。常常观察水色变化,当发现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体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要及时加注新水,更换部分老水,定期开启增氧机,以增加池水溶氧,避免泥鳅产生应激反应。
      二是及时施肥,通常每隔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有机肥15千克左右。也可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千克尿素或2。5千克碳酸氢铵,以保持池水呈黄绿色。三是及时消毒,6-10月每隔2周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若发现水塘水质已富营养化,还可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适当施一些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以控制水质。
      光合细菌每次用量为使池水成5-6克/米3水体浓度,施用光合细菌5-7天后,池水水质即可好转。四是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泥鳅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8-28°C,当水温达30°C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常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
      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人新水。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在池塘宽边或四角栽种莲藕等挺水植物遮阴,降低池水水温,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五是每天检查、打扫食台一次,观察其摄食情况。每20天用20克/米3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每半个月用漂白粉1克/米3消毒食场一次。
      六是防止缺氧,夏季清晨,若只有少数泥鳅浮出水面,或在池中不停地上下蹿游,这种情况属于轻度缺氧,太阳升起后便自动消失,若有大量的泥鳅浮于水面,驱之不散或散后迅速集中,就是缺氧比较严重了,这时一定要及时解救。

    张***

    2017-03-26 23:16: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