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手里拿的板子 叫什么?

首页

手里拿的板子 叫什么?

大臣们在朝见皇帝的时候,手里拿的板子 叫什么,什么用途?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14 17:45:31
      古代影视剧中,我们发现古时大臣上朝时手里都拿了块奇怪的板子。在殿上与皇 帝对话时,大臣们总是双手将板子擎在面前, 似乎是故意要将自己的脸遮挡起来。那么, 大臣们为何要带这么一个东西呢?这块板子,名叫笏,也叫笏板、手板或 朝板,是自周代直到明代臣子面见皇帝时都 要拿的东西。
      关于其作用,《礼记•玉藻》记 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受命于君前, 则书于笏。”看来笏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 一,臣子向君主奏事,为了避免遗忘,事先 把要奏之事写在笏板上。另一方面,早期时 候没有纸,笏可以记下君主的吩咐,就相当 于随身笔记本。
      其实除上述功能外,据说笏 还有个重要的功能。古代臣子与君王说话时 不能直视君王,要看着举在前面的笏,以体 现君主的威严。《礼记》中对笏的大小作了规定:“长二 尺六寸,中宽三寸笏的材料通常为玉、象 牙或竹木。不同品级官员的笏的材料是不同 的,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 六品以下的官员执竹木笏。
      明代规定,五品 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不执 笏。另外,不同品级的官员的笏的形状也有 所区别。到清代,规定施跪礼,笏也就废弃 不用了。正因为笏乃官员专用,因此在古代一直 被当成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红楼梦》“好了 歌”中的“陋室空空,当年笏满床”,就是用 笏堆满床来象征当年贾府子孙为官的盛况。
       另外,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载:“顷 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 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的祖母 拿先人的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 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可见笏在古人心目中 的象征意义。

    梁***

    2017-02-14 17:45: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