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在PACU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

在PACU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
青*** | 2017-03-07 11:57:10

好评回答

2017-03-07 12:13:10
李*** |2017-03-07 12:13:10 151 62 评论
呼吸抑制是指由中枢原因或外周因素,以及胸廓或肺脏舒张受限所致 的呼吸功能减弱或降低,从而引起患者基本呼吸功能或通气交换量不足,最终导致机体逐渐出 现缺氧、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蓄积,甚至呼吸暂停,严重者因呼吸持续性停止而心搏骤停; PACU患者呼吸抑制主要因麻醉手术后其体内相关药物残余作用尚未完全代谢、排泄,仍发 挥着部分呼吸抑制效应,加之胸、腹部手术创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从而致使患者在麻醉术后 恢复...

查看全部>>

呼吸抑制是指由中枢原因或外周因素,以及胸廓或肺脏舒张受限所致 的呼吸功能减弱或降低,从而引起患者基本呼吸功能或通气交换量不足,最终导致机体逐渐出 现缺氧、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蓄积,甚至呼吸暂停,严重者因呼吸持续性停止而心搏骤停; PACU患者呼吸抑制主要因麻醉手术后其体内相关药物残余作用尚未完全代谢、排泄,仍发 挥着部分呼吸抑制效应,加之胸、腹部手术创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从而致使患者在麻醉术后 恢复期间通气不足,其结果则引起慢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但由于患者处在PACU,故容 易被提早发现,容易予以纠正,往往可杜绝此种呼吸隐患的发生。由手术室转运至PACU的麻醉术后患者其呼吸抑制发生原因与治疗处理 如下。1.呼吸抑制发生原因由于呼吸动作是在呼吸中枢调节下由呼吸肌的舒缩来实现,因 此,临床上将呼吸抑制分为中枢性(如呼吸中枢抑制)和外周性(如呼吸肌麻痹)以及限制性 (如呼吸容量减少)三类,前者主要以麻醉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高级中枢)所致;中者则主 要是术毕肌肉松弛药的残余作用仍能部分阻断外周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而产生不同程 度的呼吸肌麻搏,或局麻药对机体广泛的脊神经阻滞所造成;后者主要为胸腔、肺脏、腹腔自身 的特殊情况限制了肺通气而引起。尤其前两者因作用机制及处理方法存在不同,所以还需加 以鉴别。以下较详细地阐述呼吸抑制的因果关系。(1)中枢性呼吸抑制: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各级部位(而 延髓又是呼吸中枢),它们均参与呼吸节律的产生和调节,共同实现机体的正常呼吸运动。临 床颇为常见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为麻醉类药物所造成的中枢性驱动力不足所致。全身麻醉 药:临床上所使用的全麻药物均存在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如静脉注射硫喷妥钠、丙泊酚等可明 显抑制呼吸中枢,其程度与注射速度、剂量成正比。此外,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轻微,若大剂量应用其呼吸抑制作用则显现出来。而氯胺酮小儿肌肉注射过量或静脉 注射速度过快也可产生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但大多为一过性呼吸抑制;吸入全麻药: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抑制先作用大脑皮质,然后皮质下中枢,最终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故所 有挥发性全麻药随吸人浓度增加则可引起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麻醉性镇痛药:所有阿片类 药物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则是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阿片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抑制 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尤其芬太尼类、吗啡及哌替啶等药物使用过量或相对过量以及代谢缓慢 (个体差异较明显);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与镇静类药(如氯丙嗪、异丙嗪、氟哌利多等)具 有镇静、催眠作用,能增强全麻药与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可明显延长麻醉类药物的中枢性呼 吸抑制作用。而在PACU所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主要是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残余作用为主, 其他药物为辅所致。(1)外周性呼吸抑制:主要由肌肉松弛药残留作用或术前存在着神经肌肉病变,以及电解 质紊乱等原因所造成的呼吸频率下降与呼吸幅度降低而引起的肺通气明显减少的一种呼吸功 能异常症状。临床上最为常见原因是全麻术后肌肉松弛药的残留肌松作用,少数为电解质紊 乱所致。(2)限制性呼吸抑制:所谓限制性呼吸抑制实际也是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功能 缺陷,以及其他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乃至医源性相关因素所致的通气不足或呼吸功能受限 (也称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临床上引起限制性呼吸抑制的原因较多:如术后疼痛、肺部慢 性阻塞性疾病、肥胖症、胸廓畸形、气胸、不良体位(如头低足高位)、开胸与开腹手术、胸腹部 缠绕约束带过紧等。综上所述,无论麻醉术后出现何种呼吸抑制,其结果均表现为自主呼吸减弱、呼吸频率减 慢、潮气量减少、呼吸幅度降低、肺通气不足。2.呼吸抑制治疗与处理临床根据不同的呼吸抑制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治疗处理方法。(1)中枢性呼吸抑制:对于全麻药所致的呼吸抑制可试用适量氨茶碱、多沙普仑(佳苏 仑)等;若由麻醉性镇痛药造成,可采用适宜剂量的特异性拮抗剂钠洛酮逆转;如苯二氮 草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中毒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可采取氟马西尼拮抗。(2)外周性呼吸抑制:对肌肉松弛药残余作用所致的外周性呼吸抑制(非去极化类肌松 药),可应用新斯的明逆转;对于低血钾性呼吸肌麻痹,应及时补钾;神经肌肉病变则需给 予呼吸机支持治疗。(3)限制性呼吸抑制:开胸手术不宜手术结束后立即给予拔出气管插管,因术后机体恢 复其基本呼吸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术毕进入PACU患者清醒后首先严格掌握拔管时机,以结合 血气分析决定是否拔除气管插管为妥。此外,开胸术后创伤疼痛刺激显著,常致使患者不敢正 常呼吸,故可产生限制性自主呼吸抑制。因此,开胸手术患者均应给予术后镇痛;肥胖与胸 廓畸形患者无论采取何种麻醉或实施何种中等以上的手术,术毕均应采取头高足低位,以便使 横膈(膈肌)充分下移而增加肺容量,以增加肺泡通气;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患者本身 因呼吸功能下降已存在肺通气与肺换气障碍,麻醉术后可不同程度的加重原已存在的限制性 呼吸抑制,故应结合其病情、麻醉用药以及手术创伤影响等综合性因素进行考虑,以纠正其限 制性呼吸抑制。总之,无论上述何种呼吸抑制,轻者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导致机体Pa02 逐渐下降,?3(:02逐步升高,若呼吸抑制不改善,机体缺氧进行性加重,可发展为严重低氧血症 及高碳酸血症,如发现延迟、判断失误、处理不当,则可演变为呼吸停止,甚至心肌严重缺氧而搏骤停。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