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是怎样应用的?

首页 怎样让孩子开口学说话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是怎样应用的?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是怎样应用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11-16 15:28:59
      
    五行学说是周易中取类比象这一哲学思维方法最好的应用,它通过类比的方法,将五脏与五行相对应,其生理特点也与自己所属五行的特点相类似。
    中医将心、肝、脾、肺、肾五脏被分别归属于五行,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五脏各自的生理特点。肝脏属木,木的特性是生长、升发、条达、舒畅,肝脏本身就是一个喜欢舒畅条达、讨厌抑郁的脏器,具有畅通气血、调畅情志的生理功能。
      心脏属火,火的特性是温暖、光明、向上,心脏原本具有掌控血脉、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同时还是五脏的首领。脾脏属土,土的特性是敦厚,可以化生万物,脾脏将我们食入的饮食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精气”从而营养全身。肺脏属金,金的特性是收敛、清肃、下降,肺脏的气以下降清肃为主,如果逆乱了就会生病。
      肾属水,水的特性是滋润、下行、闭藏,所以肾脏负责管理人体的水液代谢,并贮藏人体的“精”。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腑与自然界的音律以及人体的五官、肢体、声音以及精神活动等事物的变化联系到一起,从而将人体的内外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五脏之一的肝脏,五行属木,与自然界的东方、春季、风、青色、酸味相对应,在人体与胆、眼睛、筋相联系,同时又与精神活动中的发怒、动作中的握相关。
      通过这样的对应,人体的内外环境就联系在了一起,这样就能更广泛地解释很多生理、病理现象,在疾病诊断治疗上也有了更多的切人点。。 中医在对脏腑进行五行分类的同时,也对五脏之气进行了阴阳的分类。气中偏于凉润、宁静、抑制的部分被称为“脏阴”,偏于温煦、推动、兴奋的部分则被称为“脏阳”,它们二者的关系必须协调平衡,一旦失衡就会导致机体的功能失调。
      如果脏阴不足,就会产生虚热性的病症;如果脏阳不足,就会产生虚寒性的病症。

    梦***

    2017-11-16 15:28: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