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上有哪些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上有哪些应用?
何*** | 2018-03-31 03:13:13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3-31 06:14:14
  •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是取象比类法将人体组织结构归属五行,根据五行特
    性及生克乘侮变化规律,推演络绎法,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诊断和治 疗,是脏象学说系统化的基础。
    
    ①  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归五行,肝条达属木、 心温煦属火、脾生化属土、肺清肃属金、肾藏精属水,在生理上彼此联系,在病理
    上相互影响。生理上如水生木,肾藏精而养肝;木克土,肝条达助脾运化。病理上 ...

    查看全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是取象比类法将人体组织结构归属五行,根据五行特
    性及生克乘侮变化规律,推演络绎法,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诊断和治 疗,是脏象学说系统化的基础。
    
    ①  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归五行,肝条达属木、 心温煦属火、脾生化属土、肺清肃属金、肾藏精属水,在生理上彼此联系,在病理
    上相互影响。生理上如水生木,肾藏精而养肝;木克土,肝条达助脾运化。病理上 如肾水不足,母病及子,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木生火,心血不足,子病及母,肝 血亏虚。
    
    ②  五行学说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根据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 及脉象等五行归属变化规律,可综合四诊材料,推断病情,控制疾病转变,指导确
    立治则和治法。中医相生类治则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治法如培土生金、 滋水涵木、金水相生等;相克类治则为“抑强扶弱”,治法如扶土抑木、佐金平木、 泻南补北等。
    M*** | 2018-03-31 06:14:14 85 3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