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以“双赢”为题的作文

首页

以“双赢”为题的作文

别人的短处可以彰县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
这样彼此都有好处,这是竞争中的一种“双赢”的智慧,在现实社会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10-13 22:41:55
  •   双赢的智慧——以山东高考作文为题谈谈近期的纺织品贸易争端 
    今年山东的高考作文是这样的: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 ,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 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
      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期中国和欧盟的纺织品贸易争端迭起,笔者本想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这个话题,正好昨天看到山东的高考作文题目,正合我意,于是就拿来作为题目,也算是应景之作吧。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比较利益之上的国际分工,和经济理论中分工产生贸易是极为相似的。国际贸易有一定的组织和规则,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等就是这些贸易的规则,信用证500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等。国际贸易也有独立的组织,这些组织有国际性的统一组织,如WTO(世贸组织)、也有区域性多边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这些组织以国际贸易的互惠为主,但也包含很多区域的政治目的;双边互惠,如中韩之间的一些特殊贸易优惠政策等。
      国际贸易的种类也有很多,但主要有两个方面: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也决定于市场要素的配置: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原材物料等是否最优。从这些要素考察,中国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的最大优势在于:人力资源。
      所以,基于人力资源优势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高端产品则相对处于劣势,整个国际贸易产业链的重心较低。如果把中国的产品比生物圈中食物链的一环的话,中国处于较低的水平,还只能是小型的食草动物,没有多少与大型食肉动物搏斗的能力。 笔者就以大家熟知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例:钢铁金属材料,这是材料中的大头,我国生产的产品尽管数量很大,但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建筑用途产品为主,而相对附加值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家电和汽车用的冷轧薄板和深压冷轧薄板基本依赖进口;塑料,也是非金属材料中最大的一类,国内以生产低端的薄膜用途的树脂PE(高压聚乙烯)为主,而大量的技术水平高和附加值高的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高抗冲和高密度聚乙烯、ABS、PP(聚丙烯)等主要依赖进口,这就是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分工现实。
       在国际贸易的国际分工中,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一流国家卖标准和品牌,二流国家卖技术装备,三流国家卖产品,四流国家卖原材料。真正的一流国家,只有美国才称得上,欧洲的德国和日本可称为二流国家,韩国等可归为三流国家,我们国家目前处于三流国家的低端。
      原来国家作为装备制造基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太低,前些年的不景气就是和国际贸易中开放后比较劣势有关。 国际贸易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目前中国产品的出口和分销,以批发零售为主,和国际大型企业的配套合作还太少。打个比方,和大企业海尔合作作为海尔的供应商和作为一个自立的小店的老板,一般来说,小店很难比得上大企业的供应商。
       目前中国和美国、欧盟的纺织品争端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纺织品造成对这些市场的冲击引起的反弹,启动了该政府和组织采用非关税和关税壁垒的措施限制中国的产品,这些措施也同样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反应,这就形成了贸易的争端,争端的目的不是为了断绝贸易来往,而是为了在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所以,争端只是手段,合作才是目标,双赢是最终结果。 争端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对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也有我们自己的管理缺陷,笔者知道,前几年在家电领域,国内企业为了增加出口竞相压价,国家机电进出口商会不得不出面协调,但某些企业当面答应遵守这些协调的结果,但一转身还是低价报出,引起内斗,不但让外商得利,最后也给那些国家反倾销或设置贸易壁垒以口实,美国对中国电视机的反倾销原因之一就是恶性竞争的结果。
      纺织品领域我的估计情况也大抵相似,有的结果是自己造成的,最后这些企业又给国家有关部门施加压力,形成了贸易的争端,有的这些争端或被诉为倾销,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我认为,争端只是暂时的,对争端的双方都没什么好处,国际贸易中合作才是主流,没有合作什么也做不成,更别说发展,所以,我不赞成简单的抱怨发达国家的不公平,也不要简单以贸易制裁为手段使争端扩大化,而要用谈判的方式,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合作的目标,最后形成双赢的局面。
      就像山东的高考作文题素材中给我们的提示,“合作”就是双赢的智慧。中国古语就有“和气生财”,说的也是一个道理。 达成合作,也只是解决了暂时的问题,其它的方面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战略计划和长远的应对措施。我们在国际贸易中,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已经确立,但应该把这个优势合理发挥而不是无限制的发挥,应该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拓展,不但要保持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优势,更要发挥技术开发人员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提高产业水平,也使日益扩大的高等教育就业压力得以缓解。
      因此,提高产业链的重心,改变目前的单一贸易方式,由一般贸易转化为合作投资型贸易则是将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 有一首诗《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我认为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蚕妇之怨和蚕妇之羡。用蚕妇比喻某些国人的心境我觉得十分恰当,那就是“怨和羡”,但“怨和羡”都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分工的事实,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自己想办法除了养蚕之外,学会纺丝织锦,并成为一个富人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分工,也成为“遍身罗绮者”之一。
       根据中国的实际,大力进行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是目前最当紧的任务,教育则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唯一途径。开发研究,也应从增加花色品种的一般开发研究转到攻坚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上来。基本制造业尖端技术和工业装备开发水平也应有一个大的提升,没有这些开发研究作保证,要提高产业链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困难。
      其实最近人民大学的几个学者在向中央领导介绍的关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已经提到这些问题,但具体怎样在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中体现出来并产生相应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智慧、时间和过程。 在国际贸易中,争端只是暂时的,合作则是主流,双赢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

    孙***

    2006-10-13 22:41: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