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谁能为我介绍下郭子义?

首页

有谁能为我介绍下郭子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25 15:04:04
      好像应该是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年),唐代著名将领。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一生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二十余年中,身系唐朝廷的安危重任,为唐中兴名将。
      郭子仪少年习文练武,于玄宗天宝初年中武举,从此人仕,在朝任左卫长史。
      天宝八年(749)任横塞军使,十三年(754)任天德军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北)兼九原太守。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朝政腐败,藩镇势力迅速扩大。镇守唐东北边境的蕃将安禄山,身兼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范阳(治今北京市)、河东(治今山西太原市)三镇节度使,部下拥兵十五万,久已蓄谋推翻李唐王朝,暗自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积极准备着发动叛乱战争。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南下占领了河北、河南的许多州县,于十二月即攻破东都洛阳。   唐朝廷慌忙应敌,诏授郭子仪为朔方军节度使,命出兵河北,袭击安禄山的后路。郭子仪兵进山西,在右玉(今山西右玉县)初战获胜,打败叛军高秀岩部,歼敌七千余,收复了云中(今山西大同市)、马邑(今山西朔县)、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等地。
      十五年正月,安禄山攻潼关,玄宗又命郭子仪分一路兵去洛阳,另选一将出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入河北。子仪推荐部将李光弼任河东节度使,率军出关。随后,玄宗改命郭子仪返朔方补充兵力,然后东进代州。四月,子仪赶至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县)与李光弼会合,在九门(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打败叛军史思明部。
      五月,追至恒阳(今河北曲阳),与史思明大战于嘉山(在曲阳县东),歼敌四万余人,俘千余名,获战马5000匹,取得反击叛军的第一个大胜仗,河北的许多郡县纷纷迎接唐军,郭子仪由此威名传扬。   当郭子仪拟挥兵北进范阳时,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皇帝出逃蜀地,郭子仪撤兵退守太原。
      太子李亨逃至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南),七月即皇帝位,是为肃宗。肃宗诏命郭子仪、李光弼班师赴灵武。郭子仪进见肃宗,被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朔方军。十一月,郭子仪出兵河曲,平定“同罗之乱”后,还军至鄜州洛交郡(今陕西富县)。次年二月,子仪分兵攻取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县),然后直入河东镇(今山西永济县),打败叛军崔乾佑部,杀敌4000,俘5000。
      四月,肃宗已南来至凤翔(今陕西风翔县),任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令他率兵驰援凤翔。回军途中,他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打败敌将李归仁部,南下到达长安城以西的 水沿岸。清渠(在今陕西武功县普集镇北)一战,郭子仪被叛军打败,只得退守武功,赴凤翔向肃宗请罪。
      肃宗正在用兵,未罪郭子仪。   是年闰八月底,肃宗命元帅广平王李豫发兵攻长安,郭子仪率领中军。九月二十七日,唐军进抵长安城南、沣河以东香积寺北。长安城的叛军将领安守忠、李归仁等倾巢出动。两军激战大半日,叛军死伤六万余人,大败而回。当夜,叛军撤出长安,逃往陕州。
      九月二十八日,元帅广平王率郭子仪等入城,京师光复。接着,郭子仪统兵东进,下潼关,克弘农,长驱直进新店。在洛阳的安庆绪命严庄为帅,统兵15万在陕州阻击唐军。唐军得回纥铁骑援助,大败叛军。严庄挟带安庆绪逃往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唐军收复洛阳。   肃宗回到长安,诏命广平王、郭子仪返还西京。
      当郭子仪到达长安东郊时,肃宗亲自出迎,拉着子仪的手说:“国家再造,卿之力也!”加封子仪为代图公,诏命他复往洛阳,经略北讨。   长安和洛阳的相继收复,河东、河南的大部郡县平定,使唐朝廷和安史叛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唐中央政府已摆脱了危难境地。
      但这时的唐肃宗却重用宦官李辅国、鱼朝恩把持朝政。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肃宗命令九个节度使出兵围攻盘据相州的安庆绪。但这次出兵不设主帅,以鱼朝恩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视各军将领。十月,郭子仪率本部人马与他路兵合围卫州(今河南汲县)。临战,假装败退,而令事先埋伏的3000弓弩手箭射叛军。
      敌军惊恐,郭子仪挥兵掩杀,阵斩叛军四万余人,俘虏了叛将安庆和,收复了卫州。安庆绪的人马退守在相州,唐军各路人马60万共围相州邺城(今河南安阳市)。郭子仪命部队引漳河水淹邺城,城中粮尽,安庆绪向史思明求救,史发兵五万南下.在邺城外与唐军相遇,杀伤相半,唐将鲁炅中流矢,郭子仪军承其后,未及布阵,忽狂风大起,天昏地暗,双方军兵皆大惊!溃不可止,唐车溃而南,史军溃而北。
      郭子仪一军退至河阳,子仪谋守河阳以保东京洛阳,不料军营夜里自惊,又退至阙门方才稳定。子仪复派兵去守河阳。   鱼朝恩素忌郭子仪功高,便乘邺城之败诋毁他,将失败责任推在他一人身上。肃宗本已对郭子仪“拥兵太盛”心怀戒惧,于是将他召还京师,摘掉兵权,改命李光弼统领朔方军。
      与此同时,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吞并其军,在范阳称“大燕皇帝”。得知郭子仪被逐,便在乾元二年五月发兵南下,打败李光弼,重占了洛阳,形势急转直下。   郭子仪被罢黜后,闲住京师。上元元年(760)九月,肃宗曾下令子仪再领兵自朔方攻范阳,但又受到鱼朝恩的阻拦,未能成行。
      宝应元年(762)正月,河东镇发生兵变,太原、绛州两地驻军骚动。肃宗只得起用郭子仪,晋封为汾阳王,知诸道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副元帅,命他去平息兵乱。子仪到绛州,杀了倡乱将领王元振,河东兵乱平息,唐军士气复振。 宝应元年四月,代宗李豫即帝位。
      宦官程元振恃拥立之功,干预朝政。八月,郭子仪由河东入京。程元振向代宗进谗言,诬陷子仪,致子仪再度被罢兵权。次年,史朝义叛军内乱,史朝义自杀,几个主要头领投唐,历时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方告结束。   在唐廷全力东讨叛军之际,吐蕃、党项等乘关中空虚,进兵东犯。
      广德元年(763)十月,敌兵已进至?州、凤翔一线,长安告急。代宗急忙请郭子仪出任副元帅,子仪时已无兵,只带二十余骑赶往咸阳原御敌。时吐蕃兵己越乾县、武功而来,渭北行营的两千兵士出战,被敌打败,吐蕃军渡渭河便桥,直攻长安。代宗慌忙逃往陕州,长安被吐蕃军队占领。
         郭子仪派人去商州招抚溃散士兵,又调武关防兵出蓝田,向长安进发。从商州、武关而来的兵卒有四千余人,郭子仪分兵于蓝田虚张声势,设疑兵扰乱吐蕃军心,又让百姓传呼:“郭令公从商州调集大军,来攻长安了。”吐蕃兵将闻郭子仪到来大惊,连夜撤出长安西逃。
      代宗闻报,命子仪为西京留守。子仪入京,派将分屯畿县,表请代宗回朝。代宗慰劳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朔方镇将仆固怀恩,在最后打败史朝义叛军的战争中立下战功,但不满朝廷的封赏,又与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有隙,受辛的构陷,怀恩调兵攻太原辛云京,辛上奏代宗称怀恩反叛。
      代宗调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兼河中节度等使,去河东,用以镇抚怀恩。怀恩的部下闻郭子仪到来,发生了分化,互相攻杀。仆固怀恩无奈,率300亲兵逃往灵州。郭子仪到达汾州,怀恩的部下纷纷投归子仪麾下,河东局势安定。代宗加升子仪为太尉,兼朔方节度使,子仪辞太尉不拜。
         仆固怀恩在朔方收集亡散士卒,又煽动吐蕃、回纥出兵内犯。代宗乃命子仪出镇奉天(今陕西乾县),子仪派将防守?州(今陕西彬县)。怀恩引吐蕃兵到来,知郭子仪在此,众蕃兵吓得不战而退。怀恩退到?州,又被白寿德击走,逃往灵州。代宗加封子仪尚书令,他拒绝不受,去镇守河中。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复诱吐蕃、回纥、吐谷浑等来犯。郭子仪奉命屯泾阳,抵挡回纥军锋。子仪以其大智大勇,单人独骑进入回纥军营,责其首领药葛罗背弃前盟,不该犯唐。回纥兵将素重郭子仪威名,愿与唐室恢复友好关系,并帮助唐军攻击吐蕃。吐蕃闻讯,撤兵西逃。
      郭子仪派精骑追至灵台(今甘肃灵台县)西原,大败吐蕃,西部边境暂告安定。闰十月,郭子仪还镇河中。   大历四年(768),代宗听取元载的建议,改命郭子仪镇守?州。八年(773),吐蕃十万众人寇,被郭子仪击退,保护了关中和京城免遭吐蕃洗劫。十四年(779)五月,代宗病卒,遗诏命郭子仪在治丧期间代理朝政。
      德宗即位,建中元年(780),郭子仪为中书令,加封太尉,尊为“尚父”,罢所任各军职。从此,征战一生的郭子仪结束了戎马生涯,在朝为相。   建中二年(781),郭子仪病重去世,时年85岁。德宗皇帝为之废朝五日,文武百官前往吊唁。安葬之日,德宗率朝臣到安福门送别。
      朝野上下为失去一位中兴名将而痛惜。   郭子仪少年从武,戎马一生,为巩固唐王朝的统治,也为了保障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东征西战二十数年,他的雄才胆略在人民和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虽战功卓著,官高富显,但为人处事十分谨慎,不居功自傲,不以势压人;虽手握重兵,能服从皇帝命令,不拥兵自立;虽屡遭奸佞诬陷,甚至鱼朝恩派人挖了他的祖坟,仍能以国事为重;他遵守朝廷法纪,严教子孙,不徇私情。
      因此,终未因功致祸,立于不败之地。 摘自: 。

    资***

    2006-08-25 15:04:04

其他答案

    2006-08-25 16:36:24
  •   郭子仪 (697-781)
             郭子仪,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出身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天宝八载(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载(754),为天德军(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
       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初起,郭子仪即调任朔方节度使(驻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并奉命率军东讨叛军。正当叛军逼近潼关,威胁京师的时候,郭子仪初战获捷,静边军(今山西右玉)一战,消灭叛军七千人,继又攻下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打通东陵关(今山西代县东),为继续东进开辟了道路。
       至德元载(756),实际改元是在七月二月,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军史思明部妄图夺回常山。双方相持四十余日,李光弼向郭子仪告急。郭子仪于四月兵至常山,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十余万人,九门(今河北正定东)一战,大败叛军。
      这时,郭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许可。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由于他势单力薄,岌岌可危,遂调郭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郭子仪认为河东(今山西永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下可进东京,西上可取长安。
      于是,他派人秘密潜入河东,准备内应唐军。至德二载(757)二月,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进攻冯翊(今陕西大荔),逼近仅一河之隔的河东。河东城内有人乘机内应唐军,杀叛军近千人。叛军守将崔干佑越城逃走,郭子仪乘胜追击,斩敌四千人,俘虏五千人,顺利攻下河东。
      由于唐军连战告捷,肃宗也由灵武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即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m),继续征讨叛军。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逼近长安,与叛军十万人相持于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军至潼关,杀敌五千人,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
      这时,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放弃洛阳,北渡黄河,走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唐军收复洛阳。 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肃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仪于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感激涕零的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一这时,郭子仪兵权在握,肃宗既要重用他,又不放心他,当然只能运用这种笼络的手段。
       干元元年(758)九月,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郭子仪等唐军围邺,并引漳水灌城,安庆绪不仅遭水灾之苦,而且城中极其缺粮,甚至老鼠也成了贵重食物,一鼠可卖四千钱。
      这正是破城良机,但因兵众无主,无人统一指挥,以致坐失良机。 史思明为援邺而截劫唐军的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袭击唐军。于是,干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展开激战。正当激战之际,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咫尺不辨敌我。混战中双方均遭重大损失。
      郭子仪退向河阳(今河南孟县),保卫东京。这次战役的失利,鱼朝恩有责无旁贷之过,但他为了推卸责任,竟诬陷郭子仪作战不力。肃宗遂召郭子仪还京,并免其军职,还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取代郭子仪的职务。郭子仪在京闲得无聊,党项等羌人却在京西不断制造事端,威胁长安。
      肃宗为了借重其威名,遂命郭子仪为?宁、鄜坊两道节度使,但只是徒有其名,因为他还不能离开京师。宝应元年(792)二月,绛州(今山西新绛)驻军粮饷不继,军心不稳。有一将领王元振借口士卒思郭子仪而发动兵变、杀了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肃宗遂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并以其为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平兴、定国等军副元帅,镇守绛州。
      郭子仪并不因为王元振拥护自己而有所姑息,反而斥责王元振杀害主帅会给叛军提供可乘之机,遂杀王元振与其同谋者四十人。同时也解决了粮饷问题。这些措施,稳定了军心,效果很好。 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调他回长安。 正当唐政府边兵内调,把主要力量用于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西方的吐蕃,党项就乘机向东发展势力,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州(今陕西彬县)以北的地方,已失去控制。
      郭子仪看到这种危机的存在,曾建议不可忽视这方面的问题,但都没引起代宗的重视。 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开始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宦官程元振置之不理,根本不向代宗报告。吐蕃顺利东下,很快到达泾州(今甘肃泾川),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并引吐蕃深入内地,一直过了?州(今陕西彬县),代宗始有所闻。
      吐蕃继续东进至奉天(今陕西干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京师震动,代宗才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今陕西咸阳东)。郭予仪久居京师,手下没有军队,临时凑集了二十余人到咸阳,面对二十余万敌军,当然难以有所作为。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于程元振从中作梗,也未能见到代宗。
       吐蕃逼近长安,代宗仓促出奔陕州,郭子仪循秦岭而东,沿途收容唐军散兵,驻军在商州(今陕西商州)。他认为从商州出蓝田(今陕西蓝田),吐蕃自然不敢东进,代宗在陕州也就安全,于是,代宗没再坚持调他东去陕州的意见。 郭子仪派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蓝田,观察敌情。
      长孙全绪白天击鼓张旗,虚张声势;夜间多处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同时,还有数百人于夜间在长安城中击鼓?群埃狗⒊龉右墙蚀缶嚼吹南⑹雇罗炭植话病T谡馑拿娉枭校罗械轿蘖刂瞥ぐ玻坏贸繁魅ァ?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等到?核远印4谛呃⒌亩怨右撬担骸赣们洳辉纾始坝诖恕!棺源艘院螅右堑纳吡恕? 平定仆固怀恩,又是郭子仪的一大功绩。
       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驻屯汾州(今山西汾阳)。 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怀疑仆固怀恩与回纥有勾结,遂向代宗密奏仆固怀恩欲反。仆固怀恩受到猜疑,有诏书也不敢进京。当代宗征求除去仆固怀恩之策时,有人建议:仆固怀恩所统之兵皆郭子仪旧部,如果派郭子仪去统领这支军队,仆固怀恩就一筹莫展了。
      代宗遂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仆固怀恩感到危在旦夕,遂举兵反唐。他进攻太原失败,带三百人逃往灵州(今宁夏灵武)。郭子仪到了汾州,仆固怀恩所部,皆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 仆固怀恩到了灵州,勾结回纥、吐蕃,大举内进。郭子仪奉命出镇奉天(今陕西干县),在干陵之南大败仆固怀恩。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再次勾结回纥、吐蕃内进。 仆固怀恩中途暴病而死,郭子仪用分化手段,拉拢回纥,共击吐蕃,迫使吐蕃退兵。 建中二年(781)六月,郭子仪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

    虹***

    2006-08-25 16:36: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