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陆军现役装备装备了哪几款步兵战车,性能如何?

首页

中国陆军现役装备装备了哪几款步兵战车,性能如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23 23:41:04
      86式步战,92式步战
    概述
    该车于1986年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简称为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是中国的第一代步兵战车(研制代号为WZ501)。 
    该车自研制以来,陆续承接了国外定货,1987年进行了小批量生产。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划分为3个部分,前部为动力及传动部分,中部为炮塔部分,后部为载员舱。   该车有车长、炮手和驾驶员3名乘员。发动机及传动装置位于车辆前部右侧,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有一个向右转动开启的驾驶窗,并装有3个昼间观察潜望镜。
      夜间驾驶时中间1个潜望镜可更换为红外夜间驾驶仪;浮渡时则用高潜望镜。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有1个向前开启的车长门,可旋转,不开启部分装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为昼夜合一微光观察镜(也可用昼夜合一红外观察镜,此时应带红外灯)。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炮手位于炮塔内,共装有4个炮手用潜望镜和1个昼夜合一、微光夜视瞄准镜。
      炮塔顶部右方装有1个白光探照灯。车体后部为战斗舱,可载8名步兵,每边4名,背靠背坐在战斗舱内。中间为主柴油箱及电器支架。8名步兵中,有左右机枪手各1名,冲锋枪射手6名(其中2名若下车作战,则作为40火箭筒射手)。载员舱内有4个顶盖,左、右各2个,通过铰链与车体顶甲板相连。
      步兵下车作战的主要出入口为两扇车后门,这两扇后门同时也作为柴油箱,左后门容积为60L,右后门容积为70L。   该车主要武器为1门73mm低压滑膛炮,火炮全重为110kg,全长为2185mm,由膛压低,使火炮结构简单,重量轻。   火炮右方安装1挺并列机枪,在火炮炮身与火炮防盾上安装有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炮塔底部有吊篮。火炮以自动装填为主,也可手工装填。自动装弹机由输弹机、抓弹提弹机和推弹机3部分组成,全部装填过程由电操纵。装填时火炮必须回复到装填位置,此时相当于火炮成3°30′仰角,由角度控制器自动对准,射速为8发/min左右。   炮塔内装有73mm尾翼稳定火箭增程破甲弹和尾翼稳定钢珠榴弹共40发,弹种配备一般各20发,也可根据战斗任务需要而定。
      破甲弹重为3。5kg,初速为410m/s,直射距离为765m,最大射程为1300m;榴弹重为3。86kg,最大射程为2900m。   为对付3000m以内的装甲目标,炮手可使用有线制导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通过炮塔顶前部的装填窗口装填,届时需将火炮抬高至接近最大仰角(约28°)位置。
         炮塔回转和火炮俯仰均由操纵台用电操纵,并有手动操纵装置。火炮最大俯仰角为-3°30′~+30°30′。   炮手通过昼夜合一微光瞄准镜进行瞄准,昼间系统放大倍率为6×,视场为15°;夜间系统放大倍率为6。7×,视场为6°,夜视距离约为400~900m。
      瞄准镜中有破甲弹和榴弹两咱分划。   战斗舱内的步兵能乘车进行战斗。车体两侧各备有4个射孔并有观察瞄准装置,左后门还有1个射孔。两侧最前面第一个射孔用于班用机枪,可向车前方30°的方向射击。其他6个射孔用于冲锋枪射击,射孔内有球形支座,可使枪上下俯仰±12°左右,左、右转动15°。
      废弹壳收集在弹壳袋内,火药气体可经抽气风扇排除车外。   该车还备有1具40火箭筒,10枚手榴弹,根据用户需要还可配置1枚红缨-5号单兵防空导弹。   该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采用4冲程6V150水冷直接喷射式高速柴油机。发动机前置。同时采用纵向安装,通过主离合器与安轴式常啮合变速箱相连,二级行星转向机安装在变速箱端头,使整个动力传动装置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安装和调整。
      主离合器为双片干式、液压操纵,必要时亦可用压缩空气操纵。常啮合定轴式机械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1个倒档,二~三档和四~五档有同步器,液压伺服助力操纵,一、倒档无同步器,用机械操纵。二级行星转向机的离合制动器通过转向杆和液压系统进行操纵,可实现无级(或多半径)滑动转向,侧减速器为行星式,可保证在结构紧凑的条件下实现增大主动轮扭矩。
       该车主动轮在前,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每侧第一、六负重轮装有筒式液压减振器;悬挂装置为扭杆式独立悬挂,限制器采用螺旋弹簧;采用锻造双销式销耳挂胶履带,这种履带噪声低、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该车可不经任何准备直接浮渡江河、湖泊,水上行驶用履带划水,速度达7~8km/h。
      水上行驶前应关好门窗,打开防浪板和升起进气筒,驾驶员中间潜望镜应换上高潜望镜。水上行驶条件是浪高不大于25cm,流速不大于1。2m/s。   该车还装有陀螺半罗盘方向指示器,以便于在沙漠地区和水上行驶时判别方向。   该车外形低矮、流线型姨,本身就具有较一般车辆更好的防护力。
      车体根据受攻击的可能性,选用了不同厚度的特种合金钢板,部分地采用了特种铝合金。炮塔采用特种合金钢板焊接而成。   该车具有三防能力,车辆能整体密封,以集体防护为主,步兵可携带防毒面具供下车作战时使用。   该车具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和灭火装置。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NFV-1步兵战车 1986年6月该公司与美国食品机械化学(FMC)公司协商,同意利用86式履带步兵战车底盘和美国食品机械化学公司2。5mm(M242型)单人电驱动炮塔,共同研制NFV-1步兵战车。样车于1986年在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会上正式展出,随后在北京试验场进行了行驶和实弹射击表演。
      1987年9月应埃及邀请,参加了1987年11月埃及举办的国际防务展览,会后进行了全面的整车性能和射击试验。   该车主要武器为25mm的M242丛林之王(Bushmaster)高平两用机关炮,布置在炮塔右侧,双向单路供弹,可单发、短点射、长连射(每分钟200发),可发射榴弹和脱壳穿甲弹。
      M240式7。62mm并列机枪在炮塔左方。炮塔方向旋转和火炮高低俯仰为电驱动,也可手动,炮塔可旋转360°,火炮俯仰范围为-7°~+47°,炮手瞄准镜为M36昼夜合一瞄准镜,可安装稳定器。战斗全笪为13。6t,除3名乘员外,可载全副武装士兵8名。
      在不需任何准备的条件下有浮渡能力,水上速度为7~8km/h。 2。WZ503装甲人员输送车 该车于1987年在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基础上研制而成,已经设计定型,并于1988年参加了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会。   该车主要零部件均可与基型车通用,通用率达86%。
      由于总体设计合理,该车继承了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机动性好、越野能力强、操纵轻便、乘坐舒适等特点;承载能力和水上浮渡储备系数有很大提高,更适合改装和变型其他用途的车辆。   该车战斗全重为12。8t,乘员2人,载员13人,车长6。74m,车宽2。
      97m,车高至最高点为2。415m、至顶甲板为1。710m,浮力储备系数为37%。车上装有1挺W-85型12。7mm机枪,两侧各有3个射孔,可使载员乘车战斗,后门也有1个射孔。有集体三防装置,可保证车辆在原子、化学、生物战条件下运送步兵和物资。
       3。WZ504内置式红箭-73B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该车于1988年制成,并于198年11月参加了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会。   该车战斗全重13。6t,乘员3人(驾驶员、车长、炮手),载员4人,炮塔可360°旋转,有吊篮、液压升降式发射平台(也可用手动油泵控制升降)。
      平台上安装有4枚红箭-73B导弹,中间安装有红外测角仪,平台上升后由高低机操纵俯仰,俯仰范围为-2°~+10°。战斗时将车开至预定位置,然后将平台升起,回转平台用测角仪搜寻和瞄准目标,操纵按钮发射导弹。平台上右左各2枚的导弹发射时应对称进行,以保证平台平衡。
      整车有导弹16枚。战斗后放下平台,此时整车可密封,以便于通过原子、化学、生物沾染地区。 该车保持了水上性能,能浮渡江河,水上行驶速度为7~8km/h。 4。WZ505步兵战车 该车于1988年在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的基础上研制而成,采用25mm高、平两用机关炮外置式单人炮塔。
      战斗全重为13。6t,乘员3人(驾驶员、车长、炮手),载员8人,采用顶置式单人炮塔,全重为1500kg。安装25mm机关炮,高平两用,能变换射速和弹种,可首发自动装填,电击发,为双向单路弹链供弹,有爆破榴弹和脱壳穿甲弹,弹药基数200发(吊篮内放置),射速为单发、100发/min、200发/min。
      炮塔由电驱动,水平向速度为o。05°~+45°/s,最大加速度为40°/s2,高低向速度为10。05°~40°/s,最大加速度为40°/s2。并列机枪为59式7。62mm机枪,弹药基数为1000发。炮手采用可见光高平潜望瞄准镜,能变倍率,对地射击时为6×,对空视场大于40°。
      设有余弹计数器,可同时显示两条弹链上的剩余弹数,并能在需要补充弹药时发出信号并终止射击。   炮塔两侧装有84式76mm烟幕弹发射器,每侧各4具,发烟时间为5s,持续时间为2min,烟幕弹在100m左右距离上离地面5m左右炸开时形成的烟幕宽为110m。
      该车还有热烟幕施放装置。   该车还具有水上浮渡性能,水上最大速度为7~8km/h。有三防装置,能在原子、化学、生物战条件下作战或行驶。 5。外置式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该车于1985年制成,利用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改装,可携带12枚导弹,发射装置利用基型车的炮塔座圈、电传动系统和高低方向机,因而发射平台可360°旋转,俯仰范围为-3°~+33°,发射平台上安装4枚红箭-73导弹,用昼夜合一瞄准镜进行观察和瞄准。
       该车战斗全重为13。3t,乘员3人(驾驶员、车长、炮手),载员4人。有射孔以保证载员乘车战斗。具有三防性能、水上浮渡能力和有热烟幕施放装置等。 性能数据 型号          86式步兵战车 乘员          3+8人 战斗全重        13300kg 净重          12100kg 单位功率        16。
      2kW/t 单位压力        62。0kPa 车长(防浪板不打开)   6。740m 车宽          2。970m 车高  至炮塔顶       1。920m  至炮塔探照灯顶    2。154m 车底距地高       0。
      380~0。400m 履带着地长       3。570m 最大速度  公路         65km/h  水上         7~8km/h 平均速度  公路         40~45km/h  越野         31~35km/h 最大行程  公路         460~510km  水上         100km 爬坡度         58% 侧倾坡度        46% 攀垂直墙高       0。
      6~0。8m 越壕宽         >2m 发动机型号       6V150  类型         4冲程6V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215kW/2600r/min 传动装置类型      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     5/1 转向装置类型      液压操纵的二级行星转向机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    73mm/低压滑膛炮 并列武器口径/类型/数量 7。
      62mm/机枪/1挺 反坦克制导武器型号/数量 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具 热烟幕         有 弹药基数  炮弹         40发  7。
      62mm枪弹      2000发  导弹         4枚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和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火炮俯仰范围      -3°30′~+30°30′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6°/s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20°/s 三防装置        有 灭火装置        有 电气系统电压      26±4V 蓄电池数量       2个 。

    ★***

    2006-08-23 23:41:04

其他答案

    2006-09-04 00:45:29
  • 有些问题是国家的秘密,最好不要拿来讨论!

    z***

    2006-09-04 00:45:29

  • 2006-08-29 17:19:46
  •   一。中国85式/YW309步兵战车
    情报可信度:
    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 14。7吨
    乘员: 3人
    载员: 8人
    发动机功率:320马力
    最高时速: 65公里/小时(公路),6公里/小时(水上)
    最大行程: 500公里 
    武器系统:73毫米低压滑膛炮1门,弹药基数40发,火箭增程破甲弹、钢珠榴弹各20发
    破甲弹射程1300米,榴弹射程2900米,自动装填,射速7-8发/分
    7。
      62毫米机枪1挺,备弹2000发 红箭73反坦克发射架1具,备弹4枚,射程500-3000米 动力系统:BF8L413F四冲程增压V8风冷柴油机,功率320马力,单位功率21。8马力/吨,最大速度65公里/小时,水上6公里/小时,最大爬坡度32度。
      机械操纵,独立悬挂,履带有5 对负重轮,3对托带轮,筒式液压减震器,主动轮前置。 防护系统:采用全封闭钢装甲、桁架结构。 米尔军情网说明:目前不少刊物和网站都将86式步兵战车说成是85式步兵战车的后续改进型号。其实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85式步兵战车是63式履带式装甲车族的衍生品,由于技术不过关在上世纪70年代仅少量生产。
      而86式步兵战车则系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通过埃及获得的苏联BMP-1步兵战车的仿制及改进品,目前中国军方装备的步兵战车主要系86式一族。两者在外观的最大区别在负重轮的数目和炮塔的构造。在此特别提醒读者辨别。 二。中国86式/WZ501步兵战车 情报可信度: 战斗全重:13。
      3吨 乘员: 3+8 发动机功率:293马力 最大速度:70公里/小时,水上7。2公里/小时 单位功率:22马力/吨 最大爬坡度:58 武器系统:73毫米低压滑膛炮1门,弹药基数40发,火箭增程破甲弹、钢珠榴弹各20发 破甲弹射程1300米,榴弹射程2900米,自动装填,射速7-8发/分 7。
      62毫米机枪1挺,备弹2000发 红箭73反坦克发射架1具,备弹4枚,射程500-3000米 此外,每3-4辆配有1枚HN-5防空导弹,射程4200米,射高50-2300米 动力系统:采用293马力高速柴油机,机械式变速箱,操纵系统为液、气、机械联合式,转向方式为方向盘式,6对负重轮,动力仓前置。
       防护系统:车体由77块装甲板组焊而成。有三防系统,热烟幕装置和灭火系统。 装甲防护:钢和铝装甲 最大行程:460-510km 86式步兵战车(也称WZ-501)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苏联BMP-1步兵战车的基础上仿制的,1986年4月设计定型,1992年开始批量生产。
      该车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进行 作战任务。其改进型为86A,除内部系统进行少量改进外,其它部分(底盘、炮塔、武器系统等)都与86式相同。 86式步兵战车的武器系统装在车体中部低矮的炮塔内,包括1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1具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73毫米低压滑膛炮配有火箭增程破 甲弹和钢珠榴弹各20发,采用自动装填方式,射速7-8发/分。破甲弹直射距离780米,有效射程1300米;榴弹最大射程2900米。红箭-73反坦克导弹备弹4枚,有线制导方式,可在 车内装填和发射,射程为500-5000米(5000米指红箭-73的改进型)。
      此外,每3-4辆步兵战车还配有1枚红缨-5防空导弹,有效射程4200米,射高50-2300米,具有一定的对空自卫能 力。炮长配有红外或微光夜视仪,具有一定的夜战能力,车体两侧及后门上共设有九个射击孔,供步兵班射击用。 86式步兵战车为轻型装甲车辆,突出火力和机动性,因此功夫装甲防护能力较弱。
      为了提高防护能力,该车在车体结构上狠下不同部位按不同角度和厚度设计,车首倾斜装甲 的倾斜角度较大,动力舱盖板为带7条横筋的铝合金板。整个车体共用77块装甲板焊接而成。此外,该车还配有可靠的毒剂和r射线警报器、自动关闭机和滤毒通风装置等三防系统 同时车上设有热烟幕装置、灭火系统等,这些装置的采用提高了该车的生存力。
       86式步兵战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动系统和操纵系统,发动机采用前置方式。该车采用V型120度夹角、功率293马力的6V150高速柴油机。该发动机特点 是体积小、重量轻,高度仅770毫米,为整车实现外形低矮创造了条件,单位功率约22马力/吨。
      主离合器为单片式摩擦离合器。变速箱为固定轴式、同步器换档的机械式变速箱。 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转向机构采用二级行星转向式,侧减速器为一级行星式。 与世界先进步兵战车相比,该车还有火炮直射距离近、俯仰角较小、防空火力弱和装甲防护力较低等不足,需在今后的改进型车研制中改进和提高。
       步兵战车被人们称作“坦克伴侣”,是因为它既能搭载步兵,伴随坦克进行机动作战;又能以自身较强的火力支援步兵冲击,甚至能独立完成一些攻击任务。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 如美、俄、英、法、德等国都很重视步兵战车的发展,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秀的步兵战车。
      如美国的M2A2、M2A3,英国的武士、俄罗斯BMP-1/2/3等都是步兵战车家族里的“知名品 牌”。这些国家为自己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步兵战车,使其陆军的装甲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我军研制和装备步兵战车的时间比较晚,第一代步兵战车一一86式(也称WZ501)直到1986年才定型,1992年开始批量生产。
      该车的研制成功,有效地提高了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 的作战效能,也为我国步兵战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它主要是仿俄BMP-1步兵战车技术,所以性能与世界上先进步兵战车比起来有较大差距。近几年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如 果没有步兵战车的保护,坦克将遇到敌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强有力挑战,所以为我军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步兵战车已经是越来越迫切的任务。
      欣喜的是,据外刊报道,中 国第二代步兵战车已经初露端倪,一旦研制成功,无疑将大大加强我军装甲兵的作战能力。 三。中国/英国NVH1步兵战车 情报可信度: 该车由中英联合研制,中国研制底盘,英国维克斯(Vickers)公司研制炮塔。已有样车。
      战斗全重16t,人员3+8人。双人炮塔,装有美国M242式25mm外能源机关炮1门,俯仰范围-9°~35°,360°旋转,弹药基数500发,装有1挺7。62mm并列机枪。 四。中国/美国NFV1步兵战车 情报可信度: 重量: 13。6t 乘员: 3+8 最大速度: 65Km/h 单位功率: 21。
      5hp/t 武器防护: 1x25mm机关炮, 1x7。62mm机枪 驱动方式: 前驱方式,水陆两用。 80年代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与美国的FMC(美国食品机械公司)合作开发NFV-1步兵战车,其采用FMC提供的装备25毫米火炮的单人炮塔替代73炮,车体依然是WZ-501。
      NFV-1的样车曾在埃及作过演试,后来无疾而终。 五。中国下一代新型步兵战车 情报可信度: 米尔军情网:中国新型步兵战车的防护能力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其肯定将吸收各国步兵战车的实战经验教训,从而强化其防护能力。关于新型步兵战车的动力系统,还不清楚其型号和功率,但从已知的动力舱布置方式情况看,发动机的功率将有很大提高,车辆最大速度和越野能力都将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据外媒称,中国新型步兵战车的火控系统是引进俄罗斯BMF—3的同类火控系统,包括炮长单眼观瞄仪(位于炮塔左侧后部,型号 为PPB—2)、车长双眼昼夜观瞄仪、弹道计算机、主被动目标显示系统、车长单眼观瞄仪和激光测距仪等。这套火控系统除了能控制 全车的武器外,还可以为车载反坦克导弹提供制导。
      虽然现在还没有关于新型步兵战车是否装有反坦克导弹的报道,但是考虑到现代 陆战场上装甲目标的急剧增多,估计将来肯定会像86式步兵战车那样加装中程反坦克导弹以提高步兵战车的反坦克能力(先进的步兵 战车如美国的M2A2、俄罗斯BMP—2、日本的89式等都装有反坦克导弹,布置在炮塔外面),装备数量和布置方式肯定也会有所变化。
       新型步兵战车的外形与以前的步兵战车截然不同,显得非常威武。由于中国的设计师认为俄制BMP-3的底盘的设计不便搭载步兵 迅速上下车,所以新型步兵战车的底盘是新设计的。但BMP-3底盘有个好处是它来自于BMD系列伞兵战车,很适合空降。而中国对新型 步兵战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能进行空运,因此新底盘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战略空运的需要,具有很强的伞兵战车的特征。
      此外 ,该战车的液压悬挂装置(估计与BMP-3相同)可以调整车身高度,也有利于空运。由此可见,中国新型步兵战车很有可能会装备给拥 有很强快速反应能力的空降兵部队,使其逐渐向机械化伞兵发展,这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中国空降兵的作战实力。 新型步兵战车的负重轮为6个小直径轮,轮距相等,因此车体的重心较好,行驶估计比较平稳,可以减少步兵搭乘的疲劳。
      这有 利于步兵乘车作战。在车体前部装有比BMP-3面积略大的防浪板,车体后部装有两个水上推进器,表明该车拥有良好的浮渡能力,两 栖作战能力较强。与中国其他装甲车辆一样,新步兵战车也会出现其他改型。比如利用新底盘开发自行火炮、装甲指挥车、救护车、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等。
      新型步兵战车的火力非常强大。炮塔为类似干BMP-3那样的装有100毫米主炮和30毫米副炮的双人炮塔。主炮备弹22发,副炮备弹500发;另有3挺7。62毫米机枪,备弹2000发;这种火力配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强悍的。100毫米主炮在步兵战车上使用除了BMP-3外还绝无仅有,它可以发射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和9M117炮射导弹(射程约4公里),可以对付战场上多种装甲目标和软目标。
      虽然100毫米口径穿甲弹不能击穿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的前装甲,但对付大多数第二代坦克和部分第三代坦克,穿甲威力还是足够的。对付轻型装甲 车辆更是不在话下。炮射导弹的加入为新型步兵战车提供了远距打击的优势,这点在现代战场上至关重要。中国新型步兵战车装100毫米炮说明其任务已不仅仅是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因为30毫米机关炮的威力已经足以击穿轻型装甲车辆那薄薄的主装甲了。
      它可能更多地用于提供步兵突击所需的支援火力和为快速反应部队 提供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六。中国ZLC2000空降步兵战车 情报可信度: 新的空降战斗车辆在2005年中国-俄国联合军事演习中被首次被公众看到。车辆被PLAAFIL-76MD运输机使用基于俄国技术的一个本国自行生产的货物降落伞系统空投。
       中国解放军最近已经部署了一种新的空降步兵战车(IFV),能够使用复式降落伞从空中伞降。最近的互联网照片显示了那种新型车辆,根据传闻指定为ZLC2000,已经在空降部队中服役达数年之久。车辆的部署重要地增加解放军空降部队火力和战斗能力。 在演习中空降战斗车辆。
      新的空降战斗车辆在解放军空降部队中已经实质上增加它的火力和能力。在1990年后期香港媒体报道,从1995年解放军已经寻求一种空降战车,‘过去一直独家地被俄国伞兵部队拥有’。根据传闻中国已经接近俄罗斯可能尝试获得许可生产它的BMD系列空降IFV的一种型号,但是交易由于成本太贵而稍后取消。
      解放军不得不发展它自己的空降IFV。据传闻空降型IFV的发展至少持续五年。 在2005年早期,新的空降IFV在解放军演习中被看到。车辆的第一张清楚的图片在2005年2月被一本中国的军事杂志显示了。据未经证实的报道车辆指定为ZLC2000。稍后在8月/9月“和平任务2005中国-俄罗斯”联合演习期间,车辆的更多图片被中国媒体公布了。
         尽管推测车辆可能是俄国BMD-3的一个仿造型,最近细查车辆显示它事实上是有不同的车体设计和武器系统的一个新的设计。与BMD-3比较,中国的空降战斗车辆稍微更高些,并且它是30毫米机枪不同于俄国设计。它是可能的,然而,车辆有某些俄国技术,特别地复式降落伞空投系统。
         据传闻车辆在至少三种型号中被制造:指挥和控制、IFV和反坦克导弹运载车。指挥和控制型以一个较高的后部车体为特色去容纳人员。IFV型配备一个旋转炮塔装有一门30毫米火炮和一具HJ-73C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专用的反坦克导弹运载车型装备使用HJ-8反坦克导弹。
       一辆空降战斗辆从一架IL-76MD运输机空投。它能够被看到车辆空投经过后面的装载斜坡/门,同时它的组员经过前面的乘员舱口空降。车辆有一个常规设计发动机隔舱在前部,作战舱/转塔在中部和人员隔舱在后部。车辆在每侧有五个道路轮。伞兵/步兵乘员经过后面出囗门下车。
      车辆完全水陆两栖。IFV型以一个双人转塔为特色,使用一门30毫米火炮和转塔安装的HJ-73C反坦克导弹轨道发射装置。次武器可能包括一挺7。62毫米共轴机枪。车辆也在转塔的两侧有两套三管烟榴弹发射器,在人员舱每侧有三个射击孔。 为了要使车辆能够从运输机空投,车辆的战斗重量被严格地限制。
      车辆全部战斗重量据说大概12吨,意谓着组员和乘员只有对抗小口径武器非常有限的装甲保护。   组员:3   乘客:?   重量:~12吨   武器:一门30毫米火炮;一挺同轴7。62毫米机枪;一具HJ-73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

    绝***

    2006-08-29 17:19: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