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很简单请来帮忙!关于古文

首页

很简单请来帮忙!关于古文

《师说》《鱼我所欲也》《六国论》的难点,考点。等等关于的类容!快!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1-15 11:41:38
      师说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
      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初三语文复习 第六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 -------------------------------------------------------------------------------- 撰稿 锦铁四中 李春梅  审稿 王友竹  录入 张双双  校对 郭枫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
      背景介绍:《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相当有名的章节,是孟子对他主张的“人性本善”的进一步辩论。孟子主张性善,是因袭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他认为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
      也就是说,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有的时候也会迫于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失之。
      ”这是在讲“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是天生的,是人人皆有的。贤者和愚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贤者“求之”所以“得之”;愚者“舍之”,于是“失之”。   2。有关孟子的知识: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前372年,死于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告子上》的第十章,是孟子关于培养舍生取义美德的一番议论。   (二)生字注音   1。箪(dān)  蹴(cù)  苟(gǒu)  屑(xiè)  羹(gēng)  兼(jiān)  丧(sàng)    弗(fú)   焉(yān)  妾(qiè)  甚(shèn)  而(ér)   辟(bì)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语    句 通假字 本字 含义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避 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辨 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德 感激 与 欤 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向 以前   (三)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因为这些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践踏,接受   二、典型例题   (一)分析课文   第一段:第一句话用鱼和熊掌作比喻,引出第二句中的“生”和“义”,进而提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从第三句“生亦我所欲”到“所欲有甚于生者”,作者采用假设的形式层层深入地论证“舍生取义”的重要性: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是我所厌恶的,但我厌恶的有比死更厉害的,所以有能够导致我死亡的祸患,我却不躲避。
      这里所说的比生命更重要的就是“义”,而比死亡更厉害的则是“舍义取生”即“不义”。在战争年代,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的革命志士属于前者,而那些卖国求荣的人则属于后者。结尾一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承接上文告诉我们“义”的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者”能不丢失。
      本段逐层深入地证明了论点。   第二段作者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义”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穷人不受嗟来之食和万钟俸禄的故事。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再一次证明了论点。   (二)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段: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者也。
             对中心论点进行说理性分析。   第二段:穷人不受嗟来之食与万钟俸禄不能接受的两个事例形成对比。       告诉人们不能失去本性。   (三)如何理解“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     孟子主张性善,即“人之初,性本善”。
      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善”就是人的本性。而“本心”就是人性中原本善良的东西。   三、检测试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的语段分析: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本文选自《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  )    ②贤者能勿丧耳(  )   3。将此段文字划分为三层(在文中标出)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5。此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有(    )(    )。   6。“贤者能勿丧耳”,在《谈骨气》中孟子有几句话是论证“贤者”不失其“本心”的,这几句话是(        )。   7。请列举出历史上“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至少两位)   8。
      根据文中的内容,回答出“所恶有甚于生者”指的是(    )。   (二)一单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中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  )改(  )    (  )改(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呼尔而与之(  )    ②蹴尔而与之(  )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   3。《谈骨气》中有一个故事来源于“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句话,这个故事是(  )(用四个字概括)。
         4。本段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  )   5。“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    )。   6。概括本段的内容(      )。   7。说说文中反问句的作用(      )。   8。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怎样做才能“不失其本心”。
         参考答案   一、1。鱼我所欲也       2。①担心  “辟”通“避”,躲避    ②丢失     3。略     4。舍生而取义者也     5。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
      岳飞、文天祥     8。舍义而取生,即不义   二、1。中改钟    单改箪         2。①给    ②用脚践踏    ③通“向”,以前     3。嗟来之食     4。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5。人性中本来的善良     6。
      通过举例论证,阐述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7。增强语势,加强论辩力     8。结合本文观点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苏辙、李桢的两篇《六国论》与课文比较 1。
      与课文比较,同时对六国破灭的原因,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看法,那么苏洵、苏辙、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呢? 明确: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李桢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自弱而取夷灭"。 提问:对六国灭亡的原因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因而就有不同的论点,二苏的论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苏洵的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辙的论点:"六国不免于死亡,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quot; 苏洵把韩、魏、楚对秦割地,以地事秦,称之为"赂",是就六国对秦的态度而言。
      所以他首先撇开战争胜负的一般军事因素,专就割地事秦进行议论。 苏辙则着眼于六国内部。他从分析韩、魏的现状、地理位置、有关史实入手,指出秦之所忌。然后抓住"秦之所忌",通过多次对比,进行议论。 两人的观点各有所偏。我们不妨把苏辙的文章看成对苏洵文章的补充,把两人的观点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
      

    [***

    2005-01-15 11:41:38

其他答案

    2005-01-15 11:39:43
  • 看 古文翻译的教参!  老师用的那种!

    2005-01-15 11:39:43

  • 2005-01-15 11:23:47
  • 我只知道《鱼我所欲也》
    重点背默是第一段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是重点翻译
    中心掌握:太久了 我忘了

    k***

    2005-01-15 11:23:47

  • 2005-01-15 10:52:44
  •  不给点分`
    就慢慢等吧

    1***

    2005-01-15 10:52: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