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有“成也萧何?

首页

为什么有“成也萧何?

为什么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说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05 16:40:59
  •   
    萧何(前257—前193),秦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人,西汉初期政治家,
    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少年时勤奋好学,腹有机谋,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他很善于识人,喜欢
    结交朋友,与秦泗水亭长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等人志趣相 投,彼此成了莫逆之交。
      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所 以对他格外佩服敬重。 秦始皇统治后期,实施严酷的政策,社会矛盾加剧,到处怨声载道。他死后, 秦二世继续推行暴政,激起了天下百姓的反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 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
      在小沛 当功曹的萧何,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一起,协助刘邦杀掉了小沛的县 令,领导城中百姓起义反秦。在萧何的倡议下,大家公推刘邦为新县令,称他为 “沛公”。 公元前208年,楚国人项梁项羽叔侄二人杀了会稽郡守殷通,召集了20余万兵 马,举兵反秦,拥立楚王第12皇孙13岁的熊心为王,与刘邦率领的军队会于薛城。
       双方约定:项羽北向救赵,解巨鹿之围后,从北路向西攻秦,刘邦从南路西进向关 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先入秦都咸阳者为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往直前,凭靠张良等人的谋划,一路夺关斩将,直抵关中。萧何身 为丞督,坐镇地方,负责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兵临咸 阳城,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咸阳城。萧何 进入咸阳后,派士兵包围丞相御史府,将秦 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 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 藏起来。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 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 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 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 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 巨大的作用。
       刘邦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 关。他仪仗自己兵强马壮,背弃原来的约 定,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有梁楚东部9郡之 地,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封刘邦为汉 王,辖治荒远偏僻的巴、蜀、汉中之地。刘邦势单力薄,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 的建议,隐忍入蜀,休兵养士,广招人才,待机再与项羽争个高低。
       这时,曾经忍受“胯下之辱”、有统帅千军万马之才的韩信从项羽营中逃出, 投奔刘邦帐下。起初刘邦让韩信当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大失所望。一次偶 然的机会,萧何结识了韩信,在接触过程中,萧丞相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 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韩信自思在刘邦这 里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能,一气之下,不辞而别,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后,马上放 下尚未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才追上 韩信。在萧何的劝说下,韩信终于回心转意,跟着萧何重新回到了汉营。这就是现 在妇孺皆知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回到营中后,极力向刘邦推荐韩 信,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果然没有令刘邦失望,没有 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 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 立下了赫赫战功。
      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乃至 汉王刘邦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说,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荐贤是密 不可分的。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悄悄离开南郑,采纳了张良、韩信所献的“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之计,挥师东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便占据了三秦之地。
      萧何 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同时负责兵员和粮饷的筹措与补给。萧何安抚百姓,恢复生 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 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和统治 机构,修建宫廷、县城等。
      另外又开放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 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等等。他还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50岁以上、有德行、能 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 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酒肉。
      这样,由 于萧何办事精明,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建立了稳固 的后方,保障了則线的需要。 公元前203年,项羽也由于连年战争,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刘邦的部队, 却由于萧何坐镇关中,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
       后来,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史称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 席间他对群臣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 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 我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用他们,所以能得天下,不难看出, 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亦被称为“汉初三杰。”其 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鄹侯,食邑最多,位列众卿之首,被称 为“开国第一侯”。后来萧何按照刘邦的意见,负责都城咸阳的建造工程,于公元 前119年竣工,刘邦入驻后将咸阳改名为长安。
      从此,西汉定都长安,统治天下, 历时200余年,萧何成为长安的最早规划和设计者。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为了巩固新兴的西汉政权,便开始了逐一翦灭异姓王的计 划。他见韩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权,便首先从他身上下手。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 下了赫赫战功,帮助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刘邦对韩信是一半任用一半控制,平定 天下后,便借故削夺了韩信的兵权。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举兵谋反,刘邦亲 率大军前去征讨。韩信推说自己有病,没有随同前往,却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络,家 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 萧何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豨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
      萧何 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韩信一踏 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斩首。韩信因为萧何 的帮助,得到刘邦的重用,封侯食邑,权重一时,又因为萧何的设计谋划,一朝被 诛,身败名裂,所以后来人们常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除掉韩信后,刘邦又将萧何列为消灭的重点对象。同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 亲自率兵征讨。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 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 抚、体恤百姓的事。
      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一日,萧何的一位门客对他说他不 久要满门抄斩了。萧何大骇,忙问其故。那门客接着说:“公位到百官之首,还有 什么职位可以再封给你呢?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 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再想尽方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
      现在皇上所以几次 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如今您何不贱价 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也不得 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为了消除刘邦的疑忌,保全自己,萧何不得已违心地做 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 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 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 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 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于长乐宫,同年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萧何继任 丞相。不过这时,萧何年事已高。这期间,萧何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 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 开端。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公元前 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病危之际,汉惠 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接着惠帝又问: “曹参如何?”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能得到曹参为 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悉照旧章,照例而行。
      就这样,曹参位相 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 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q***

    2016-08-05 16:40: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