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么判断市场上一个国家的央行的干预是否有效

首页

怎么判断市场上一个国家的央行的干预是否有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0-31 08:58:55
      各国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本国货币,买入他国货币的方法来干预汇率,使汇率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者使汇率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连续口头上声明要干预汇市,因为日元持续走强,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停滞。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出口占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出口是该国经济的生命线,这是入场干预的最好理由。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
      2002年年初,日元持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
      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汇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贬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

    天***

    2005-10-31 08:58:55

其他答案

    2005-11-02 18:05:38
  •   1973年以后,国际外汇市场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不彻底,并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价格。各西方国家在汇价对他们不利的时候要进场干预。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干预汇率呢?使用什么手段来干预汇率呢?干预的效果如何呢?据我多年的观察,我认为各国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干预,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过多或者汇率过低,会引起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对。同样在国内如果处理不好汇率的问题,可能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影响政府的执政。从这两方面考虑,这个国家要调整或干预汇率。
         各国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本国货币,买入他国货币的方法来干预汇率,使汇率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者使汇率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连续口头上声明要干预汇市,因为日元持续走强,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停滞。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出口占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出口是该国经济的生命线,这是入场干预的最好理由。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
      2002年年初,日元持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
      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汇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贬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

    1***

    2005-11-02 18:05:38

  • 2005-11-01 11:44:20
  •   1973年以后,国际外汇市场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不彻底,并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价格。各西方国家在汇价对他们不利的时候要进场干预。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干预汇率呢?使用什么手段来干预汇率呢?干预的效果如何呢?据我多年的观察,我认为各国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干预,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过多或者汇率过低,会引起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对。同样在国内如果处理不好汇率的问题,可能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影响政府的执政。从这两方面考虑,这个国家要调整或干预汇率。
         各国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本国货币,买入他国货币的方法来干预汇率,使汇率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者使汇率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连续口头上声明要干预汇市,因为日元持续走强,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停滞。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出口占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出口是该国经济的生命线,这是入场干预的最好理由。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
      2002年年初,日元持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
      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汇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贬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

    撒***

    2005-11-01 11:44:20

  • 2005-10-31 09:54:42
  •   判断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
    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由于这些因素对外汇行市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由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
      这给中央银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

    1***

    2005-10-31 09:54:42

  • 2005-10-31 09:16:00
  •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2002年年初,日元持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
      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汇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贬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
      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

    红***

    2005-10-31 09:16:00

  • 2005-10-31 07:52:02
  •   1973年以后,国际外汇市场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不彻底,并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价格。各西方国家在汇价对他们不利的时候要进场干预。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干预汇率呢?使用什么手段来干预汇率呢?干预的效果如何呢?据我多年的观察,我认为各国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干预,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过多或者汇率过低,会引起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对。同样在国内如果处理不好汇率的问题,可能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影响政府的执政。从这两方面考虑,这个国家要调整或干预汇率。
         各国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本国货币,买入他国货币的方法来干预汇率,使汇率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者使汇率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连续口头上声明要干预汇市,因为日元持续走强,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停滞。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出口占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出口是该国经济的生命线,这是入场干预的最好理由。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
      2002年年初,日元持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
      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汇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贬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

    z***

    2005-10-31 07:52: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