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初三语文题和答案!

首页

求初三语文题和答案!

可以是阅读题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2-02 01:27:43
  •   九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一)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辍耕(chuò) 阳夏(jiǎ) 往往语(yǔ) 鱼腹(fù)
    B。怫然(fú) 抢地(qiǎng) 休祲(jìn) 缟素(gǎo)
    C。倾颓(tuí) 存恤(xù) 崩殂(cú) 驽钝(nǔ)
    D。
      卑鄙(bǐ) 陛下(bì) 夙夜(sù) 斟酌(zhēn)
    2。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恰巧遇到)/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齐)
    B。
      请广于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B。为天下唱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自董卓已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
      楚人怜之[来源:学科网ZXXK]
    C。长跪而谢之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5。综合性学习。(10分)
      纵观古今,多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自强不息,最后封侯拜将,决胜于千里之外;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以三千越甲吞吴,千古流芳……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
      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
    (1)班上要出一期“话说风流人物”的黑板报,你将如何出好这期黑板报?请谈谈你的简要思路。(3分)

    (2)在古代,你们当地有哪些风流人物呢?请列举两位,并说出其主要事迹。
      (3分)

    (3)近年来各地为古代名人故里所在地而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争夺战,如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争夺诸葛亮的躬耕地,四川江油、甘肃天水、湖北安陆争夺李白故里……旨在扩大当地的影响力,发展当地旅游,对于这些争夺战,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

    6。
      名著阅读。(7分)
      老师布置这学期阅读《水浒》,并于学期末开展“走进名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准备通过哪些形式展示你们班的阅读成果?(至少两种)(4分)[来源:学科网]
    活动一:
    活动二:
    (2)从宋江、林冲、鲁智深这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简述其结局。
      (3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的选文,回答问题。
      (13分)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下面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辍耕之垄上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D。固以怪之矣
    8。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天下苦秦久矣。
      

     (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陈胜为什么认为当时的情形有利于起义?他又是如何造势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8分)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颖悟,刻志为学,积数年①少寐,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以警困怠。父景之识为远器,临终语其妻曰:“是儿当大吾门②,善训迪之。”母攻苦守志,督深甫力学。中乾道二年进士第,调嵊县尉。岁饥,有死道旁者,一妪哭诉曰:“吾儿也。
      佣于某家,遭掠而毙。”深甫疑焉,徐廉③得妪子他所,召妪出示之,妪惊伏曰:“某 与某有隙,赂我使诬告耳。”越帅方滋、钱端礼皆荐深甫有廊庙才,调昆山丞,为浙曹考官,一时士望④皆在选中。司业郑伯熊曰:“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深甫曰:“文章有气骨,如泰山乔岳,可望而知,以是得之。
      ”
      【注】①积数年:连续几年。②大吾门:光大我们的门庭。③廉:查考,访查。④士望:有才能、有声望的人。
    10。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3分)
     (1)积数年少寐
     (2)善训迪之
     (3)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某与某有隙,赂我使诬告耳。
      
    12。
      为什么谢深甫做考官的时候,当时的那些有才能、有声望的才俊都被选中了呢?(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学学胡弗
      ①鲍伯·胡弗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他在空中表演的特技,令人叹为观止。一次,他从圣迭戈表演完毕,准备飞回洛杉矶,可是,在距地面90多米高的空中,有两个引擎失灵。幸亏他反应机敏,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
      
      ②胡弗紧急着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胡弗立即召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痛苦不堪,一见胡弗,便吓得直哭。因为他的过失险些送掉了三个人的性命。
      
      ③胡弗并没有像大家预料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更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F-51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弗的F-51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④胡弗的故事给我们诸多启示,其中最大的一点是:胡弗对待马马虎虎的维修工采取了真诚的宽容的态度。其实,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真诚的宽容?
      ⑤是的,真诚的宽容与安慰是使受伤的心灵霍然而愈、起死回生的良药,它能让人在磨难中拼搏,从失败中奋起。
      在学生出现过失时,心地高洁的教师往往会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说出宽慰学生的话语,使其在最短的时间恢复自信与自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不仅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还应容忍学生犯错误。因为只有教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
      
      ⑥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定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⑦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吧!因为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教学的百花园里多吹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选文有改动)
    13。
      第①~③段所写的事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来源:Z,xx,k。Com]

    16。
      第⑤段和第⑥段可否颠倒?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凝视心中的偶像,遥望那似在云天的名人时,心中往往升腾着对自我未来的憧憬,渴望着、追寻着那种能抚慰我们、提升我们的力量。这是年轻人成长的精神道场,是一个纯粹的、热切的心灵世界……为此,我们寻找我们心中的名人。
      我们寻找着名人在历史中渐行渐远的身影,探寻我们心目中的名人,探寻名人在时空里时隐时现的思绪……
       请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九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一)
    参考答案
    1。
      D(A。yǔ—yù。B。qiǎng—qiāng。C。nǔ—nú。)[来源:学。科。网Z。X。X。K]
    2。C(对:回答、应对。)
    3。A(B。“唱”通“倡”,首发;C。“信”通“伸”,伸张;D。“已”通“以”,表示时间。
      )
    4。D(A。“亡”,古义:逃走;今义:多指死亡。B。“怜”,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C。“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5。(1)以某一个主题或角度选好人物,选好人物的相关素材,画好黑板报的刊头图片、插画等,还要找一位粉笔字写得好的同学帮忙抄写。
      (2)不设具体答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按要求回答。(3)古代名人的确有利于扩大名人故里的影响,但作为各地也要实事求是,而不能故意地混淆视听,否则就有辱于名人,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名人的态度来发展名人故里旅游。
    6。(1)活动一:出一期优秀读后感展评。
      活动二:以评书的形式讲述某个精彩片段。
    (2)示例:林冲是坚决反对招安的英雄之一。梁山众将随宋江归顺朝廷后,林冲念其义气,随宋江南征北战,从未折损过梁山的威风,百战余生,终于平定方腊。然而,在回京途中,他染患风瘫不能痊愈,留在杭州六和寺中由武松看视,半年后不治而亡。
      (简述结局时一定要准确完整,不能张冠李戴。)
    7。A(A。之:去、往,动词。与题干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之:的,结构助词。C。之:代指扶苏,代词。D。之:代指这件事,代词。)
    8。(1)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这是一个感叹句,感叹语气要翻译出来。
      )
    (2)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苦”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苦于……(的统治)”,这里的意动用法应该翻译出来。]
    (3)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往往”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到处”。
      “指目”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这两个文言现象应该翻译出来。)
    9。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而当时的楚人又把希望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点,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有利条件。
      舆论造势: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要熟读选文,注意选文的叙事脉络。)
    10。(1)睡觉 (2)启迪 (3)很少(这三个词均为一词多义。
      “寐”和“鲜”我们分别在《狼》和《爱莲说》中已经学过,解释词义并不难。“迪”字的解释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
    11。某人和某人有仇,是贿赂了我让我诬告的。(翻译出多义词“隙”。)
    12。(1)谢深甫慧眼识珠,善识人才;(2)这些被选中的人文章写得很好。
      (回答这类问题,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具体问题在文中的定位是前提,然后能用原文词句作答就用原文,不能用就概括总结,意思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年时就聪颖灵悟,立志求学,连续几年很少睡觉,晚间就打一瓶水把脚放在上面,来警醒困倦劳乏。
      父亲谢景之知道他有远大的才识,临死时对妻子说:“这个孩子将要光大我们的门庭,好好教育启迪他。”母亲刻苦守节,督促谢深甫努力学习。乾道二年谢深甫进士及第,调为嵊县尉。有一年闹饥荒,有死在路旁的人,一个老太婆哭诉说:“这是我的儿子。在某人家做雇工,被打死了。
      ”谢深甫感到怀疑,慢慢查访到老太婆的儿子在别处,召老太婆来指给她看,老太婆惊恐地伏在地上说:“某人和某人有仇,是贿赂了我让我诬告的。”越地守帅方滋、钱端礼都推荐深甫有朝廷大官的才干,调昆山县丞,任浙江曹试考官,当时有才能、有声望的士人都被选入。
      司业郑伯熊说:“文士世间并不缺少,要寻求如同谢深甫这样有眼力的人实在很少。”谢深甫说:“文章有品格风骨,就如同泰山高峰,可以一望而知,因此得到了他们。”
    13。①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②议论中记叙,增强可读性。(本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很特别,不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也不是逐层深入,在结尾归纳要点,而是用三段叙事引出中心论点。
      )
    14。我们的教育需要真诚的宽容。(第④段中的反问句“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真诚的宽容”就是本文的论点,只是在做论点时要变成正常语序。)
    15。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教师的民主必将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喻巧而理至”,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16。
      不可以。第⑤段承接上文,围绕“真诚的宽容可以治愈受伤的心灵”展开论述,第⑥段深入一步,论述“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两段呈递进关系,颠倒后不合逻辑。(两段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我们应该把握这种逻辑关系,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解答。)
    17。
      写作指导:在写作之前必须认真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审题不仅要细心,更要全面。在“千古风流人物”中,“千古”是指长远的时间;“风流”在此处则是杰出不凡的意思,所以“千古风流人物”应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对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诸如孔子、孟子、庄子、孙武、诸葛亮、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动感人的故事,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虽然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我们还是不能写警魂不朽的任长霞,为消除百姓饥饿努力研究水稻的袁隆平;也不能写为我们费尽心血操劳一生的父母。
      因为这些人虽然让我们感动,但是却不符合“千古”的要求。所以当今的风流人物和自己身边的风流人物,都不在我们写作的范围之列。同学们一定要审好题,不要弄错了写作对象和写作范围。
      例文:
    仰望名人
      苏轼曾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题记
      我站在中国文坛史前,仰望一个又一个的仁人志士,在他们的身后,我看到了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灵魂。是他们组成了中国灿烂的文化。
                      永远的青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身影在飞舞。他“斗酒诗百篇”,在那浑浊不堪的世俗中,他毅然放弃“万钟”,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青莲。友人这样评价:“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我想,这是对你最好的诠释。
      
                       不朽的野老
      安史之乱造就了你热切的忧世情怀,你在晚唐的长河中一跃而出,你以生命展现了封建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在“三吏”“三别”中,你以泪水抚平战争的伤痕;“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在历史的画廊中,写下了“杜甫”的灵魂。
      我看到了,不朽是你迎风的旗帜。
                      无瑕的易安
      自从你嫁入赵家,便注定了你不寻常的生命历程。在经历了亡国丧夫之难后,你依然在词坛守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台湿绫绡”。
      你的生命充满了愁苦,不是吗?那为什么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名句。我明白了,你并不悲伤,因为婉约是你无瑕的映衬。
      仰望名人,我感受到了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仰望名人,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仰望名人,我发现中华的文化是如此魅力非凡,仰望名人,我决定自己也要做一位名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在中国的《名人传》里记上我的名字。
      [来源:学科网]
      我站在中国文坛史前,又一次仰望名人。不过,我的仰望不再只是敬仰,是增加了一份动力,向名人学习的动力。仰望变为了学习……
       【点评】本文最大的优点:首先是选材典型——作者选取了李白、杜甫、李清照这三位风流人物。
      其实,提起他们的名字,就有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其次是文采飞扬——主要体现在作者能够准确、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能够学以致用。 再次是布局精心——采用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使文章内容更显豁集中,便于阅读。最后是“总—分—总”结构的巧妙运用。

    林***

    2019-02-02 01:27:4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