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密码
达芬奇的密码到底是哪些方面吸引了我们?谢谢!
对基督教的好奇。 这部由丹·布朗(Dan Brown)的虚构小说「达文西密码」改编的电影引起了许多人对基督宗教历史和神学的兴趣或好奇。但,「达文西密码」只是个虚构的作品,对这些题材的信息来源是靠不住的。 若我们稍加研究,会不难发现「达文西密码」中对于耶稣基督、玛利亚·玛达肋纳和教会历史所下的断言,是站不住脚的。
例如,此书散播「基督神性」的教理是因一些政治的因素,由第四世纪的罗马君王君士坦丁演发出来的。然而,根据历史考证,很明显的在新约及初期基督徒的写作里,就早已表明了基督徒对基督的神性深信不疑。 为了使读者了解「达文西密码」一书中所充斥的错谬与谎言,特此摘录Zenit访问艾米·威尔勃(Amy Welborn)的内容。
她是「解读达文西密码」新书的作者,她写此书的目的是揭露「达文西密码」的真相。威尔勃是美国天主教周刊Our Sunday Visitor的专栏作家。 问:「达文西密码」不只是一本虚构的小说吗?为什么你认为值得写本书来答辩呢? 答:「达文西密码」确实是个虚构的故事。
可是在这本小说的结构里面,作者丹·布朗表达了其对历史、宗教和艺术的主见,他有如真理似的去表达它们,而不是像他虚构世界的片段。 譬如说,布朗的故事焦点之一是:早期基督徒不相信基督的天主性,而且基督和玛利亚·玛达肋纳结了婚。 他以学者的口气下断语,并且用这类的字眼:「历史学家说的」,或是「学者认为」来掩饰。
可是,书里提供的资料来源及载于他的网页中的书目都不可靠。 更进一步,作者布朗在多次访问中重复地说他出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介绍给读者一段迄今已「失落的历史」,并乐于此道。 因此,「达文西密码」的确是本小说,可是作者在小说里对一些历史下断言,并当作事实般呈现出来,而且被大众所接受。
这个因素造成读者的困扰,需要加以澄清。 问:对于基督宗教的来源,布朗在这本小说里,最重要的断言是什么?最令读者困扰的是什么? 答:布朗下了好几次断言,其中没有一个被真正的学者所承认。 书的基本论点是在于耶稣是一位平常人和智慧大师,企图重新将「神圣的女性」观念放进人的自觉与经验里。
他吸收了跟随他的人,同时娶了玛利亚·玛达肋纳,并命她为新运动的领导者。可是这运动遭到 「伯铎党」- 也就是后来的天主教- 的反对。该党压制真理,最后藉着君士坦丁大帝的行动,于公元325年召开尼西亚大公会议时「神化了」耶稣。 他这武断的认定:初期基督教会曾千方百计要隐瞒真理。
以及,他的另一个被「历史学家相信」的断言:耶稣早期的门徒感受不到他的天主性。这些看法都困扰读者。 问:你怎么处理这些断言? 答: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出他断论里面互相矛盾的地方,它们在不同层面里 都不合情理。譬如,布朗的「伯铎党」指的是正统的基督宗教,与玛达肋纳是敌对的,且视她如恶魔。
在他的故事里面,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基督教最早的三个世纪,然而,我们有很多例子证明,那时教会的教父们对玛达肋纳赞不绝口,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尊她为圣女 - 到今天仍然如此 -,怎么说「视她如魔鬼」呢? 这些说法所根据的来源,令人置疑,我在书中花了相当多的篇幅说明。
读者需要了解布朗依赖的来源大多数来自第一世纪末期或更晚一些的唯识论着作。他完全不理睬那即使对它持怀疑态度的学者都认为是第一世纪的着作的新约,也不理睬希腊和拉丁教父们一致的见证,和头三世纪有关礼仪的证明。 因此,没有理由要把布朗对基督宗教的起源的看法信以为真。
问:主业会(Opus Dei)在「达文西密码」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你是如何反应的? 答:在「达文西密码」中,主业会,就如同耶稣会(Jesuiten)过去在老旧的反天主教虚构小说和争议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个世界性的秘密组织,与教宗有独特的联系,而且作恶多端。
布朗在他这本小说中,以讽刺的手法描写主业会,即使尽其所能,说他们很愚蠢,但绝非坏蛋。不用多说,关于主业会,「达文西密码」中充满了不实的陈述和虚假的特徵,以及出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主业会「僧侣」,这一点使人对布朗对这组织的所说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因为主业会根本是一个平信友的组织,里面没有僧侣。
问:「达文西密码」是否是反天主教的? 答:如果从布朗认为天主教对他假设的罪行是有罪过的这个角度来看,是的。假如他是前后一致的话,他应该认为整个基督宗教是有罪过的。终究,不仅只有天主教相信耶稣是神,诵念尼西亚信经,和接受新约,不仅只有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末期,和近现代早期判女巫死刑中,扮演一角,(而且远不及布朗宣称的那么夸大)。
所以,是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达文西密码」是反天主教的。 问:你认为,为什么布朗对基督宗教的起因所下的断言如此热烈的为人接受,甚至包括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们? 答:因为,不幸的,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与基督宗教的历史有关的知识及教育,我的书的重点即在这方面作些修正弥补。
我鼓励读者,不要依赖这本小说的愚昧去增长他们对基督宗教起因的认识。如果读者有兴趣知道真正的耶稣是谁,他真正传了些什么道理,有一个轻而易举的途径,既不秘密也不隐蔽,那就是新约,那就是教会的圣事生活。假如你想遇到耶稣,我劝你打那儿开始吧。你也许有惊喜的发现! -------------------------------------------------------- 谈达文西名画「最后的晚餐」与丹·布朗小说「达文西密码」 作者:鲍晓鸥 (台大外文系教授) 「达文西密码」一书对于达文西「最后的晚餐」画中的涵意,有以下三个论点:第一,餐桌上没有摆设杯子,意味着达文西暗示他关于圣杯真实本质的信息;第二,画中我们所认为的宗徒若望,其实应该是玛利德莲,根据推测她和耶稣结了婚;最后,伯多禄对玛利德莲表现出一种威胁的姿态,因为伯多禄将她视为竞争对手。
本文将尝试举出上述推论缺乏一致性的地方。 丹·布朗的小说,是基于达文西「最后的晚餐」画作本身就是密码的假设,如果加以破解,就会显现出被保护数个世纪的秘密,一个足以摧毁基督宗教信仰和梵蒂岗的秘密。达文西身为少数的秘密保护者之一,在为位于米兰的圣宠之后修道院(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餐厅绘制壁画时,故意留下了线索。
当小说的主角开始质疑,为何餐桌上没有杯子或是用来盛装耶稣圣血的圣杯,这个秘密就开始由丹·布朗揭开来。如果我们看过其他以最后晚餐为题的画作,像是西班牙画家璜·胡安内斯(Juan de Juanes)的作品,就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别的画中,杯子在整个构图中被突显了出来。
为什么在达文西的作品里,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杯子?是不是他对于最后晚餐的解读异于传统? 丹·布朗会回答:「是的,没错。」他认为,宗徒若望被画成相当女性化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与耶稣结婚的玛利德莲,在那一时刻,她怀了耶稣的小孩,也就是耶稣的血脉,而玛利德莲便成了盛放耶稣血脉的杯爵。
此一观点被达文西刻意放在他的画中。这也是为什么在耶稣和玛利亚之间呈一V字型,而V字型的底部就指向玛利亚的子宫,另外V字型更是代表子宫的形状。因此圣杯并非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人:就是指玛利德莲。另一方面,玛利亚和耶稣似乎是在镜子里互相对看一样,例如他们的姿势和衣服的颜色都互相对称,这象徵他们之间的合一,而且这样的构图也让我们看到,在这两个人当中构成了M这个字母,代表玛利德莲(Mary Magdalene)。
如果这样的理论可以被接受,不但是意味着对基督宗教形象的解构,我们也回归到异教神话的世界,众女神们在希腊罗马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这样的理论坚固吗?事实上,「最后的晚餐」多年来已经被广泛地研究,而这些研究也都有了颇能令人信服的理论,就是那幅画仅仅是描述圣体圣事的建立,该画同时也显示出在耶稣说出有人要出卖 的时候门徒的反应。
这也解释了为何杯子并不是画里的主轴。而且,揣测耶稣用一个特别的容器去祝圣葡萄酒,也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在画中,耶稣和门徒们的左手边都有一杯子。我们要记住,这幅蛋彩画(tempera painting)是在十五世纪末完成,而璜·胡安内斯那一幅画则是在脱利腾大公会议(Council of Trent,1545至1563年)召开的那几年完成,当时的大公会议刚好在提倡捍卫圣事与提高圣事(例如圣体圣事)的艺术。
在「达文西大骗局」(The Da Vinci Hoax;2004年出版)一书中,卡尔·欧森(Carl Orson)及珊卓·米瑟(Sandra Miesel)两人做出新的分析,瓦解了「达文西密码」一书的理论。他们引用着名艺术评论家史坦伯格(Steinberg)对于画中人物的描述:从左到右分别是安德烈、伯多禄、犹达斯和若望,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
根据史坦伯格的解释,画中人物的分组是基于门徒在耶稣受难时,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伯多禄否认耶稣,犹达斯出卖耶稣,若望则是在十字架旁陪伴着耶稣。史坦伯格甚至指出画中两两成双的画面,一般人很容易从人物头部的紧靠而得知。例如伯多禄和若望,他们经常一起出现,分别象徵激烈的性格与内省的生命。
因此伯多禄努力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地位,若望则是静静地陪伴耶稣受苦。那又如何解释若望女性化的一面?这是因为十五世纪流行的佛洛伦特斯学派画风所致,大家不妨看看罗浮宫典藏的两幅达文西画作「施洗者若望」,那是在「最后的晚餐」之后二十年所完成的。 参考文献: 。
对宗教未知的部分
电影也许更值得期待。
故事情节吸引人~~~~
他在中国的读者已经有1000多万了,故事情节紧凑。悬疑性。还有许多边缘性科学知识
故事的曲折性, 我想是如此, 初看时只恨不得一下子看完。
答:不懂相机,呵呵 不过看起来应该不会少于10000吧详情>>
答:我推荐福田的 快乐宝贝摄影 应该是最好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