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首页

如何理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如何理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3-11 15:33:02
  •   
    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并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性质和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代表历史发展要求进行的社会关系的革命,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作为推动社会革命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社会力量,是为人类社会发展开辟前进道路的决定性力量。而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会 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作为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客体的主体,同时也是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价值主体,实现人民群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结构体系的进步,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他们看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内的全人类的解放,使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成为新的社会逐步实现的历史进程。
       历史是谁创造的?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切活动,就必须真心实意地相信群众,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
      这样做,党就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兴旺发达;如果脱离群众,党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要求的第一条,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在人民群 众中享有崇高威信的根本原因。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党与人民、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时,都要以这个根本宗旨为标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终身修养的课题。
      在执政和开放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尤其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根本考验和检验。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才能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才能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才能真正确立民主观念,集中群众的意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智慧的源泉。群众的智慧、经验、知识是最实际最丰富的,群众的创造力是最伟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勤奋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并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形成风气,形成制度。
      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善于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要求我们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诚心诚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要求我们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提髙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行使的过程成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过程。
      

    n***

    2018-03-11 15:33: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时事政治 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