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清朝末年,大炮制造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首页

清朝末年,大炮制造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在军博看了那些清朝时期的大炮,感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啊,那时大炮制造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那时我们已经掌握了铜、铁的冶炼技术了啊?那时主要用铸造的方法作的,不用什么加工设备吗。要知道,几千年前我们就可以作出司母方鼎那样的青铜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8-02 14:29:51
        主要是冶铁技术和制造工艺和整体的设计上有问题,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
    两国的火炮的原理相同,但是与英国相比中国的冶铁技术落后,炉温低,杂质多,造出的火炮粗糙,含有气孔气泡,容易炸膛。明代的援朝战争就出现过火炮炸膛导致一溃千里的事情。还有就是中国用泥模浇铸,英国用铁模。差别在泥模的要粗糙射击,精度低。
        再有比较一下炮弹,英军有各种炮弹,而清军只有效能低下的实心弹,由于不懂比例尺寸的设计,导致弹炮配合时出现较大的间隙,影响了射程和精度。
        最后是火药,中国的化学不发达导致火药的含硝量高,容易受潮,不能久储,爆炸效力低。也是影响火炮威力很重要的原因。
        

    夜***

    2005-08-02 14:29:51

其他答案

    2005-08-02 14:53:37
  • 没
    钱!!
    !!!!!!!!!!!!!!
    !!!!!!!!!!!!

    {***

    2005-08-02 14:53:37

  • 2005-08-02 14:14:26
  • 当时因为铸造技术落后
    清朝的各种火器使用的都是“泥模铸造法”
    即将烧融的铜汁或铁汁倒入泥制模具中,待冷却后再将泥模敲碎,便得到了成品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泥模表面处理不过关,很粗糙,结果导致铸造好的大炮内膛、炮管上都有“蜂眼”。这种劣质的火器在发射时,一旦装药量过大,或发射次数一多,就极易炸膛--中国古人为了解决炮身加固的问题,就在炮管上加套铁箍,一圈一圈的。但效果一般。
    另外,这种火炮的膛压很低,内部也没有刻膛线,射击的距离、精度都很差
    ---------------------------------
    中国落后的铁匠作坊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诞生“无缝钢管”的,而没有这种材料,现代兵器制造业就无从谈起。

    红***

    2005-08-02 14:14:26

  • 2005-08-02 14:12:10
  • 没有好的钢铁,那时还没有钢材,只是比生铁刚度好的钢铁锻造技术,我们没有掌握,生产的炮由于是用的生铁刚度不够,经常炸膛,在由于要炸膛,火药也就不敢多放也就影响了射程和威力.

    东***

    2005-08-02 14:12: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