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2011年陕西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资料??

首页

2011年陕西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资料??

2011年陕西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资料??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1-09-03 19:58:08
  •   2011年政法干警复习指导:行测之引申类主旨观点型题目
      根据题目材料特点和解题方法,主旨观点型题目又可分为概括类和引申类。本文将结合真题对引申类主旨观点型题目进行解答方法讲解,帮助考生备考。 
      引申类主旨观点型题目指作者的主旨观点不能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正确答案需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推断、引申。
         1。解题原则:要有高度,要合常理   作者写文用意不会仅仅局限于描述现象、问题本身,而多数倾向于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故正确选项多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常体现为方法论之类的描述,表现在用词上,则多含有“应”、“应当”、“要”、“亟需”、“不宜”、“不必”、“必要性”等主观倾向比较强的词语。
         例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力量较小,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扩展,很多事情依靠每个企业单打独斗既不可能,也不经济。因此,发展中小企业的协会和服务组织,对中小企业发展十分重要。这类组织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这类服务组织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
      积极参与和支持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运作是中小企业的分内之事,虽然会花费一定的精力、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付出和代价是值得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发展中小企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将成为大势所趋   B。中小企业应意识到参与协会和服务组织的意义   C。
      现实状况下中小企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大有可为   D。中小企业参与协会和服务组织才能提高竞争力   解析:此题答案为B。文段首先指出发展中小企业的协会和服务组织对中小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然后说明积极参与和支持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运作是中小企业的分内之事。
      由此可知,文段是站在中小企业的立场谈发展中小企业协会和组织的重要性的。A、C两项脱离了中小企业这一主体,排除。D项“才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   2。解题方法   (1)描述现状力图改变   通过描述一个不好的现象或存在的问题来提醒人们应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是主旨观点型题目材料的常见写作思路。
      遇到此类材料时,倡导改变现状或针对材料中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植物的最后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
      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
      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答案为A。文段由热带森林的重要性引出温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冒号后的内容都是对这种现状的描述。作者指出问题,即温带森林濒危的现状,意图在于呼吁大家解决问题,即保护温带森林,故正确答案为A。
      B、C、D都不是针对文段中提出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排除。   (2)文末假设多为否定   有些题目会在文段末尾通过假设来点明主旨,即先提出一个假设,进而指出这个假设情况下将出现的不利结果,意在否定这个假设。解此类题时,与假设的条件意思相反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此类假设常见的句式为:如果……那么。   例题: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解析:此题答案为D。
      文段首句指明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接下来用“除非……否则……如果……那么……”两句话来强调个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文段中心论点是在强调公民个人意识与环保的关系,只有D项符合这一论点。A项的主体是“政府”,与文意不符,排除;B、C两项强调的都是“环保法规”,与文意不符,排除。
         名师点评 文段最后一句用假设句“如果…那么”指出了这种假设情况下将产生的不良后果,主旨应是对假设条件“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的否定,即每个公民都主动遵守,与此对应的选项只有D。 。

    考***

    2011-09-03 19:58: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