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真的有释迦牟尼吗?

首页

真的有释迦牟尼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08 11:22:52
         释迦牟尼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者”。释迦牟尼这一名字是在他成佛以后,世人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降世花园 凭才娶妃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 565 年,圆寂于公元前 486 年,共活了 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据我国佛经记载,在古印度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富庶的小国,这就是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 年轻的净饭王是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之人,后与毗邻的拘利族天譬城主善觉大王的女儿摩耶结为夫妻。王后 40 岁那年,才有了怀孕征兆。
      怀胎 10 月后的一天,王后生下一个男孩。只见他相貌端丽、神态安祥,并无一般婴孩的哭闹表现。这就是后来成为佛祖释迦牟尼的乔达摩·悉达多。他的诞生地兰毗尼园后来成为佛教徒世代朝拜的圣地。在皇宫优越的物质条件下,释迦牟尼一天天成长起来。释迦牟尼天姿聪慧、悟性极佳,长到少年时代,但养成了爱思考、爱提问的良好习惯。
      其父净饭王期望他长大以后成为“转轮圣王”,有意加以培养。他命儿子同释迦族姓儿童约万人一起到教书法师跋陀罗尼(意为“普友”)的学堂学习。释迦牟尼很快就脱颖而出。对太子的博学多才,法师常常惊叹不已。除此之外,太子还学习哲学、韵文、占学、数学、历法、祭法、祈祷学、妖怪学、技艺、蛇学等多种知识与技能。
       当释迦牟尼长到 17 岁时,释迦族姓的长辈们都来拜见国王,请求国王为太子选择贤妃!净饭王纳言下召,整集释加种姓年轻美貌的女子五百人,让太子挑选。释迦牟尼后钟情于一位名叫俱夷的女子,她父亲是一名持杖者。持杖者说:我姓之宗法,须通晓技艺之人,才可把女儿嫁给他。
      使臣回禀国王,国王颇为不快。释迦牟尼得到后倒是极力赞同,应允七天后举行技艺。比赛那天,五百多名释迦族青年男子聚集到王宫竞技场上,约定比赛数学、文字、音律、剑术、角力、射箭、骑马、游泳、跑步等项目。释迦牟尼在全部项目中都占优势,最终获胜。持杖者心悦诚服地把女儿嫁给了他。
       出游遇惑 立志出家 在当时社会里,婆罗门教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教义规定青年人要经历四种生活,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游行期。释迦牟尼就是顺从这个社会习惯,进行了四方出游。释迦牟尼成婚后,并未改其沉思的习惯,他对见到的任何一种现象都能作长时间的思考。
       一日,释迦牟尼及随从数十人乘车马从东门出游。在郊外野径旁,一个老人拄杖而过。驾车者告之:此人为老所迫,“ 老”非国法,众人至壮被老残。太子想像着父母妻氏乃至自己,不论此时多么年轻富有,终将老去,实在让人痛苦!于是游兴顿无,命起驾回宫。
      几日后,释迦牟尼又从南方出宫郊游,行至不远,见一病人,驾车者告之:此人已被病缠身,病危常在将近死。太子心想,患病之人周身无力,即使头脑聪锐手足健全也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多么令人痛苦!有什么办法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呢?”回宫后,他整日为寻思这个问题愁眉不展,国王见了甚是担忧。
       过了几日,释迦牟尼又启请出游西门。出城不久,遇见四人抬着一具棺材迎面走来,死者家属跟在后面,捶胸顿足呼号哭泣。驾车者告之:瞻州次是已死人。释迦牟尼想,怎样才能使人返老还童、青春永驻,怎样才能使疾病远离,生命长存呢?回宫以后,闷坐苦思,忧形于色。
       过了十几日,释迦牟尼始终未找到答案,于是启奏净饭王,要出游北门。刚出北门,遇见一比丘( 和尚),驾车者告之:此人名丘僧。此时丘僧走近说:解脱之道,不在王宫在山林。释迦牟尼大受震动,心想:这就是我苦苦追寻的事业啊!于是下定决心舍弃王位,离家寻找解脱之道。
      这时释迦牟尼已经 29 岁,妻子俱夷即将分娩。北门出游回来第二天,释迦牟尼前去拜见净饭王,说道:恩爱聚会,必有离别。愿父王许我出家,为众生寻求一条解除痛苦的途径。净饭王听后非常难过,他想尽一切办法挽留太子。但释迦牟尼一心谋划着如何逃出城去。第七天晚上,释迦牟尼趁众人困乏歇息的机会,偷偷溜出寝宫,来到马厩,叫醒车夫,让他驾车送他出城。
       艰辛求道 彻悟成佛 释迦牟尼逃出王宫,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离开迦毗罗卫国,来到“毗舍离城”(古印度一国名,第二次经典结集处)外跋伽婆仙人苦行林。当时失志的跋伽正在这里苦修。释迦牟尼看见许多修苦行的婆罗门,释迦牟尼待了几日,认为修苦行不能获解脱之道,便告辞跋迦,继续寻找真谛。
       却说净饭王发现太子出走后,立即派出王师大臣及许多随从,由车夫领路,急追而来。释迦牟尼正想前往摩揭陀国的灰白山中寻道,在半途就被追上。王师及大臣百般规劝,仍不见太子回心转意,于是留下桥陈如等五人跟随太子,率余下众人回宫复命去了。释迦牟尼继续南行,他们渡过凶险的恒河,来到摩揭陀国( 古印度国名,王舍城之所在国),受到国王频毗婆罗的热情款待。
       释迦牟尼带领五人渡过尼连禅河,来到河边的迦暗山修行地。此后,他先后寻访了新学派领袖、年逾百岁的阿罗逻迦罗摩和数论先师优陀迦罗摩子,并且吸收了二位大师的禅定观想方法。释迦牟尼离开两位数论大师后,又到了伽耶,当时在尼连禅岸边的苦行村,住着许多苦行者,面对苦修盛行的当时社会,释迦牟尼一时找不到更佳的修行方法。
      他想:五浊使世道险恶、人心叵测,我为自身清净,破除邪谬,普渡众生,应当修禁行和苦行。于是他就这样修行了六年。《佛本行集经》中对他的修行结果有如下记载:身体羸疲,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力气。 六年苦修,使释迦牟尼的体质大大受到了损害。
      六年后的一天早晨,太子来到尼连禅河边饮水,他看见了自己投在水中的身影心中不禁悲叹:六年苦修,残身伤智,徒劳无益。若丢掉苦行,仍像先前居家沉思,或许能获得解脱之道。于是决定净身进食。太子走进尼连禅河,在清澈的河水中洗掉了六年积沉下来的污垢。由于身体十分虚弱,洗浴后感到头昏眼花,攀着一根树枝才上了岸。
      这时,一个叫善生的村姑沿河而来,她献上鲜牛乳救了释迦牟尼。随从桥陈如等三人见太子喝了牛乳,以为他意志已灭,前功尽弃,大为气恼,纷纷离他而去。 释迦牟尼不久来到佛陀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释迦牟尼端正身体,并发誓不获誓不起此坐,便默坐进入禅定境界。
      他在毕钵树下连坐了七天七夜,未进一粒米粟。到第七天黎明,释迦牟尼忽然感到长期萦绕在头脑里千丝万缕的疑难全部释然,混沌已久的大脑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了。原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万物变化的惟一归宿就是因果报应。有因必有果,因果必循环。
      人生如舟,苦海无涯,只有断绝一切欲望,多积累施舍的善行,才能消除烦恼,才能宁静地忍受各种痛苦,得到真正的解脱。这就是释迦牟尼所证得的“正觉”。从此,释迦牟尼成为佛陀( BUddha)( 简称佛,意思是觉者,智者)。释迦牟尼成佛这一天是公元前五三$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那年他 35 岁。 传播佛教 受人敬仰 释迦牟尼成佛后,来到鹿野苑( 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寻找跟随他多年的桥陈如等五人,向他们说法。释迦牟尼寻到他们后,开始传授自己的法道。释迦牟尼的初次说法,完全征服了桥陈如五人的心。他们一齐跪拜,乞求佛陀受他们为徒,这就是释迦牟尼最初的五个弟子,野鹿苑是他得道后第一次传授经法的所在地。
      在鹿野苑最初说法后,释迦牟尼暂时行化在缚罗迦河的沿岸。 为众人排忧解难、指点迷津,传播佛教,不久就收了弟子六十多人,师徒众人在缚迦河岸传道。后来释迦牟尼让六十佛徒分散而去,云游四海,佛教广泛地传播起来。释迦牟尼在 35 至 80 岁的 44 年间,云游印度各地,向人们传布教法,普度众生。
      尽管他拥有上千名弟子、上万人信徒,仍身遭诸多不幸。 当时,小姐婆罗门教是佛教兴起前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严格划分人的等级优劣,以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而佛教主张一切教徒皆情同手足,不论贵贱,它的教义对婆教产生了巨大冲击。于是释迦牟尼成为被诽谤和抵毁的对象。
      在他晚年时候,教团还发生过分裂现象。此外,释迦牟尼为协调僧团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使之和睦统一,为了制约比丘和比丘尼的行为,有利于他们的修行和扩大佛教影响,制定了这样那样的戒规。为此释迦牟尼也遭到非议。但他善恶兼容,不计前隙,最终令万人倾服,受万人朝拜。
       释迦牟尼为传播佛教奔波劳碌了一生,于公元前 486 年圆寂(涅木般)在拘尸那伽城(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的跋提河边。释迦牟尼死后,古印度各国为争夺他的遗骨(“舍利”,火化后呈珠状物)而大动干戈。后经调解,决定将遗骨骨灰分成八份,各自带回“舍利塔”供养。
      此外,当地人还搜集释迦牟尼的毛发、衣物,建塔封存供养。这些“舍利塔”至今古风犹存,供八方游人瞻仰、祭拜。 。

    勇***

    2005-07-08 11:22:52

其他答案

    2005-07-11 12:33:15
  • t***

    2005-07-11 12:33:15

  • 2005-07-10 19:37:12
  • 有。

    l***

    2005-07-10 19:37:12

  • 2005-07-10 13:16:58
  • 真***

    2005-07-10 13:16:58

  • 2005-07-09 15:50:40
  • 有。

    a***

    2005-07-09 15:50:40

  • 2005-07-09 12:28:08
  • 历史书这么严肃的史书都承认了,还用怀疑吗?

    花***

    2005-07-09 12:28:08

  • 2005-07-09 10:26:05
  • 肯定有

    y***

    2005-07-09 10:26:05

  • 2005-07-09 09:32:35
  • 无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身,身前又有身,前身又有前身,谁是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无法相,人身相,
    无即是释迦牟尼

    k***

    2005-07-09 09:32:35

  • 2005-07-09 03:26:51
  •   有啊。
    ---- 佛 的 境 界 ---
    佛教的创建,渊源于两千多年前,出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印
    度太子。太子的名字叫悉答多,后来他感受到生命中的生、老、病、
    死、苦等无常的痛苦,于是出家学道,最后证悟成 佛。他的弟子们
    在他辞世后,把他四十九年来所宣说的宇宙人生的真实情况道理,
    整理记录了下来,并且成立了组织,然后以最诚恳最恭敬的心情称
    呼他们的老师悉答多太子为 释迦牟尼佛,并且认为 释迦牟尼佛是他
    们这个团体最伟大的老师与创建者。
      这就是世间 佛陀、佛法、佛教 僧人,佛门三宝的由来。 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有云: 「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普令其心生信解,广大意乐 无穷尽。」「佛不思议离分别,了相十方无所有;为世广开清净道 ,如是净眼能观见;如来智慧无边际,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 痴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如来功德不思议,众生见者烦恼灭;普 使世间获安乐,不动自在天能见。
      」 又如《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 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具 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
      悉知一切 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有大伶愍救 拔苦恼,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佛门里有「不可思议」这样的一句话语,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 其实,不只是佛家,我们一般人也常常会说如是的言语,举凡只要 是遇到我们的智力所不能够了解的事情,我们总是会不自其然地说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
      」然而,世间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 这些事到底有没有答案呢?换句话说,我们的疑问就是:人生的意 义到底是什么?生命的实相是什么?宇宙的真理又是什么呢? 佛陀,又名世尊,他是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这个时空里,他是真正 能够完全了知宇宙的真律、世间的真理,以及人生的真义与生命的 实相、宇宙的由来,并且他一直在一个叫做「色究竟天」的地方不 断地在宣说教导为数很多的菩萨们这一些无上的真理。
       什么样的人是跟大乘佛教有缘的人呢?当我们有一天,对于生命的 意义、为何要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以及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事等 等的问题产生了疑虑,想要了解这一些迷团的时候,就表示我们跟 大乘佛教有缘了。一般人,通常是要等待,一直到进入老年时,因 为感觉到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对于死后感到恐惧;因为要寻找一 个庇护,以获得永久的安乐,因此才会有想要学佛的念头兴起,想 要借着宗教的不可知的力量,来得到安慰、得到安心。
      然而,大部 分的我们并不了解:佛教乃是唯一真正能够真实的解答一切生活生 命世间与寂静涅盘出世间的所有疑问的一种教化。 「不可思议」这一句话,在佛门里,是指宇宙生命真相的最真实真 相意义的存在境界。大部份的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所碰上的无法 解释的现象,或是不能够理解的东西,很少有人会起心想要去把它 给弄清楚、给想明白。
      因此,其实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佛教是不 了解的。更进一步的说,对于宇宙与人生的切身问题,是漠不关心 的。古人曾经说过:「不知天、不知地、不知生、不知死,那么我 们活着的目的,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佛说,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只占所有一切生命所居住的环境里极微 细极微细的一小点而已。
      一切生命又称为一切有情,因为一切生命 各自有种种不同的情感与遭遇,所以又称为众生。一切众生所居住 的环境不出三个地方: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欲界最低下,无色 界最高,色界则处在中间。欲界又有十个不同的居住环境,色界有 十八个不同的环境,无色界则有四个不同的居处。
       我们一般人所响往的神仙天人们,他们大多分布居住在欲界里的上 面六层里,称为欲界六天;我们人类,则是居住在由下面数上来的 欲界十个层次中的第四阶层,居住的环境比起下面三层的地狱、饿 鬼与畜生来说,好得太多了。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阎罗王,虽然 统管地狱的大小事务,俨然是首领一般,然而, 佛于《阿含经》中 曾说阎王依然是罪报之身,还是要忍受地狱刑罚加身的痛苦。
       佛陀 告诉我们:阎王每个月都要遭受灌饮热焰滚烫铜汁的破喉之苦,因 此阎罗王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他在地狱里具有无上的权威, 具有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形象。实际上是:阎罗王是带罪之身, 仍然要遭受到果报。帝释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又称为玉皇大 帝,则是居住在此欲界第五层里的天宫内,统管天上人间的文武百 官,在天上享受着五欲诸乐,身心欢愉。
       然而,玉皇大帝他对于自己的生老病死与自己生活上所必须面对的 烦恼却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他对于死与生这两个境界,是无 法加以操控、不能随心所欲自己作主的。当死亡来到时,他们与大 多数的众生一样,也是要再次去投胎受生的。一神教的上帝虽有福 报住在他化自在天宫,对生命、实相的了知,却是远远不如玉皇大 帝,几乎是完全无知的;从他们的《圣经》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另外一个众生居住的环境,是为色界的十八个天界,那里是只有已 经断除欲界爱乐的修行人,特别是指已断男女二性淫欲之念的人, 才能够往生居住的环境。这一类的众生,他们的「饮食」完全是靠 修习禅定来维持色身身体的存在,以禅定悦乐为食,以禅定力资养 色界身;在物质环境上,他们能够享受禅定的身乐与心乐;然而, 对于死亡与久住这两个境界,他们也无法加以操控、不能随心所欲 由自己作主的,当死亡来临时,绝大多数的他们也是要再次去投胎 受生的。
      于死亡及于常住,皆不自在。 最后无色界的四天,则是那些不了解佛法,却又极为精进修行禅定 功夫的众生们所出生居住的地方。住在这一个环境里的众生,他们 没有形象、身形俱灭,以类似科学上的说法来说,就是只剩下「精 神体」的存在;实际上,六识中就是只有剩下意识的存在,其它的 眼、耳、鼻、舌与身识统统都消失了。
      他们居住在那样的境界里, 纯粹是意识的寂静状态;然而,对于死亡与住于此种寂静状态时日 的长短,跟欲界天与色界天的众生们一样,都无法自主,不能随心 所欲,无法自己作主,因此当死亡来临时,他们也是要再次去投胎 受生的。于死于住,也是皆不自在。
       这三个环境,统称为三界,我们众生就居住在这三界里,依照着我 们生前活在欲界里的人间时,所做善业与恶业的多寡,来遭受报应 ,个个有不同的境遇。以欲界而言,造善事多的人,则上升到天界 享受福报,造善事越多的人,上升的天界层次就越高,所能够享受 的欲乐层次也就越高;相反的,造恶业的众生,就会投胎下堕到不 好的三恶道中去,或做畜生、或成恶鬼;如果做了毁谤三宝、杀人 放火等等的极大恶业的人,就会下堕到地狱道去,去遭受无量无数 的极痛苦、极长时间的恶业果报。
      在这样的三界内,众生若是做了 善事,就投胎出生在天界,在天堂内享福;若是造了恶业,就要去 投胎到三恶道里受苦。多数的众生,此世出生为人而造善业,下一 世出生于天界,然后在善业福报享用完后,只剩下恶业果报,因此 再下一世就出生为饿鬼,然后在饿鬼道报尽后,再下一世上升出生 为畜生;畜生报尽后,然后才有机会上升投胎当人;当人时,如果 造了恶业,又下地狱去,如此反复地循环不已,形成了所谓的:「 众生六道轮回、反复不停,无有出期的现象。
      」 佛,则是永远出离 三界的存在,永远不受苦恼,永远「常、乐、我、净」。 佛的境界 ,极为殊胜、极为胜妙,不可思议,只有 佛与 佛彼此之间才能够了 知这种无上的究竟境界。 凡夫众生因为具足了凡夫性,没有生命实相的智慧,所以不能够了 解生命的真实意义,不能断除我见与我执,误以为生而为人就是生 命的意义,认为人生如果能够不做恶事,就很了不起了,如果能够 再做一些善事,那就真正对得起天地良心了。
      绝大多数的人是这样 的想法。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追问:「生而为人,为什么会生 而不平等呢?」小儿时期的个性,有的小朋友顽劣、有的小朋友温 驯,长成后,资质发展,不肖与贤良,个个的发展却又有着明显的 不同;更常有的现象是:有人是含着银汤匙出世,享乐一生;有人 是贫穷出生,艰苦一生;又有人是豪富出世,中年破败;更多人是 贫困出生,晚年有成;做奸犯科者,竟然也有得果善终的;循规守 法者,往往颠沛流离;如此的众多人间现象,我们又从哪里可以看 见生而为人的生命意义呢?凡夫众生对于这一些自己不能解答的问 题,不敢面对,更进一步地认为:其它人也跟自己一样,不知道也 不敢面对这些疑问。
      所以他们才敢提出:「世间只有自己的存在最 真实,其它都是骗人的,都是假的」、「佛教是骗人的,没有佛、 菩萨、圣人那种东西啦!不要被骗了」等等不知轻重的话,发出误 导别人的言论,不了解自己正在欺骗自己、也在欺骗他人,因为会 说这种话的人,往往又很迷信,他们会迷信于天地风水鬼神等等宇 宙内的现象,对于风水师或是鬼神给予他们的指示,往往是遵循指 示、言听计从;对于神通境界的追求,是非常的向往。
      然而,追求 这一些世间上现象的行为,对于疑问的真正解答,生命实相意义的 理解,是没有帮助的。而且,追逐这一些感应神秘的事情,到了最 后,通常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别人。 我们真正应该要追求的是: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对于了解了生命 真实意义的人,我们通常会称呼他们为圣人。
      在佛教里,能够了解 生命真实意义的人有三种,他们是二乘人、菩萨与 佛。二乘人是指 声闻人与缘觉人,他们以修学小乘中乘佛法为主;菩萨以修学大乘 佛法为主,菩萨所证知的境界与智慧,两方面都高过于二乘修行人 ; 佛则是究竟圆满者,完全了知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具有无上的 智慧与能力,能够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自在天魔,并且永无 止尽地兴起大慈悲力救护无量无数的受苦众生。
       二乘人努力的修行小乘佛法,如果他们始终没有机会或是不肯修学 大乘佛法,他们最后的修行成果,就是「灭身泯智」,也就是把自 己的身形与意识通通灭失掉。二乘人死后,修行的成果就是不再让 自己的下一世身体与意识出生,把自己从三界里消失,如此一来, 任谁也无法在三界里外找到他,因此说,永远离开一切烦恼与苦受 ,真正达到无我的境界,证实了二乘佛法:人无我、涅盘寂静的法 义。
       菩萨则是更进一步,不必把自己的身体与意识消灭,不必把自己消 失在三界里,就在这个具有烦恼与苦受的身体与意识境界里实证寂 静涅盘,了知与掌握到宇宙与生命的本来真相。因此,菩萨的修行 境界对于二乘修行人来说,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超越二乘圣 人的智慧所能够理解的能力范围之外。
      二乘的修行人想破了头,也 弄不明白为什么菩萨能够不入涅盘而证涅盘、不证涅盘却能够常住 涅盘的道理。所以说,菩萨的境界是超过二乘修行人的境界的。 佛地境界,相对于菩萨境界来说,属于「殊胜、极妙、无上、不可 思议的境界」,远远超越最后身菩萨所能够了解的能力,一切大小 菩萨与二乘圣人、凡夫众生,都不能够了知佛地所证得的无上胜妙 境界。
      诸佛所证得的「无住处涅盘」,只有诸佛能够互相了知;因 此,有《赞佛偈》如是云: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摘自正安法师的[真假邪说]) 。

    1***

    2005-07-09 03:26:51

  • 2005-07-08 22:03:18
  • 肯定有

    冷***

    2005-07-08 22:03:18

  • 2005-07-08 14:40:15
  • 有的。如果你在上学时认真上过世界历史,就不会问这些问题。

    h***

    2005-07-08 14:40:15

  • 2005-07-08 11:36:27
  • 真的有,不骗你!

    助***

    2005-07-08 11:36:27

  • 2005-07-08 11:29:04
  • 世间需要释迦牟尼复活!

    储***

    2005-07-08 11:29:04

  • 2005-07-08 11:24:30
  • 释迦牟尼如孔子, 耶稣, 都是真实地在世上活过的.

    j***

    2005-07-08 11:24:30

  • 2005-07-08 11:20:54
  • 当然有了,释迦摩尼生于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卒于公元前486年.

    p***

    2005-07-08 11:20: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