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杀生的疑问

首页

关于杀生的疑问

    五戒中的“不杀生”,我自以为做到不难,最近正值闸蟹下来的季节,朋友送到家里,第一批除两只自然死,其它十四只全部被我放生了,现在不断地有朋友送来,真不知道该怎么好。在不修行的家人看来,我的行为过激,第一次谁都没说什么,只是在未来不知该如何处理,如果我仍然放生,我也不敢保证它们在我家后的小水塘就一定能活,不放生眼看着家人食而造恶业,我更于心不忍耐。幸好我家后有小水塘,如果别人家没有,放也没处放,第二天第三天它们离开淡水也会死,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好笑的是,我有一位虔诚的朋友,她是这样处理的:她对它们默说,如果我不蒸了你们,明天你们也会死,我会替你们超度,于是先替它们念经文,然后开着念佛机,边蒸边让它们听。真是无奈中的无奈啊,请善知识们指点!
    另外,一个决定修行的人就应该立即改正自己平时的恶习,持五戒,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家人朋友都能同修,所以会时不时地把自己知道的讲给他们听,可是由于断然的改变,和说一些让他们不能相信的东西,家人朋友会有很多不解,都说,你现在怎么了,是不是有点太过了,我是真心地希望他们都和我一样能醒悟,大家一起好才这样做的,但我绝没有乱说或顾弄玄虚,以后我该怎样做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9-14 02:36:47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以佛经为准,才是正见,万不可不看佛经,凭自己的想像去理解 戒杀放生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的,正如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所言:“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 圆瑛老法师也说,“放生就是还债,还多生累世以来无数的杀债。
      而人们今生遭受的疾病苦痛都是以前欠的杀债而来,还杀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生,你救人家的命,就等于救自己的命,就是还以前积欠的杀债。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杀生自有杀生的恶报,放生自有放生的善报,不用在意别人的批评阻毁,我们行自己的善业,别人造自己的恶业,将来果报现前,善恶因果绝对错不了。
      ” 当然了,一边放生,可能有人家一边捕杀,但是,放生有放生的功德,捕杀有捕杀的罪过。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的人造自己的罪过,人间世事皆相对存在,有善必有恶,有忠必有奸,总不能因为有恶人捕杀之罪行,我们便不作放生之善行吧! 就好像医生医治病人,总不能保证病人以后永远健康;饥荒赈灾救济,也不能保证灾民以后永远不受饥寒;工匠盖房子也不能保证房子以后永远不会损坏!世间万事皆是如此,为何独于放生一事却特别质疑呢 你的朋友是不如法的,那是自己骗自己,纵使放生之物命不幸而死,死也死得其所,死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犹千万倍幸于被人宰杀、被煎、被烤、被炸、被蒸、被煮于锅鼎之中吧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今天是受伤残废的物类,有人想救你,但却一旁有人阻挠说救也未必会活,你怨恨不怨恨?说这种话的人要小心,阻挠人们放生就等于杀生,因果一样很重的 对于低等生物,看看《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怎么说的,佛陀昔为流水长者子,不忍上万条鱼干涸死亡,急遣二十只大象负水济鱼,活鱼性命,并为上万条鱼说法念佛,上万条鱼得此功德,当日命终,众鱼尸体积聚池畔,神识往生忉利天,享无极之福!经上后来说:“尔时其地,卒大震动,时十千鱼,同日命终,既命终已,生忉利天。
      ” 其实,在佛陀时代,修行人喝水是要过滤的,是用一种特制的水袋叫滤水罗来过滤,才可以喝,这是戒律,而戒律是佛制定的 佛经有记载一个有关滤水罗的故事:有一老一少两位出家人从很远的地方?聿渭鹜樱赐舜怂蓿虼艘宦飞隙?]喝水。直到最后支持不住,再不喝水就要渴死了。
      年少的就说:"死了就见不到佛陀,我要喝水保命,才可以见到佛陀。"于是年少的就破戒喝了?]经过滤的水。年老的却坚持守戒,宁愿渴死也不肯喝水,结果真的渴死了。由于他持戒圆满,死后即投生为天人,享天人之福报。 年少的保住了生命,终于见到佛陀。佛陀见到他,只说了一句话:“你因信我而要追随我,却不守我的教导,如今你见到我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放生应该为所放之物三皈依,念佛号念往生咒等等,因为“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今朝有缘放其性命,更当发菩提心,愿物类众生永不再堕三恶道中,并得于今生报尽,来世为人,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最究竟的意义! 对于你的家人,你自己分析的很好了,只是还需要善巧方便,不可急于求成,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在佛法上的修学很好了,就比较容易改变别人了,同时求佛菩萨加持,也把放生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如果实在很难改变,也只好随缘了 阿弥陀佛 补充一下 《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n……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 《楞伽经》言:"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经是佛说,信佛的人不依佛经,而坚持吃肉的邪见,与外道有什么不同呢。 唐王梵志,卫州黎阳人 我肉众生肉,形殊性不殊。元同一性命,只是别开躯。 苦痛教他死,将来作已须。
      莫教阎老断,自想意何如? ----黄山谷非常欣赏这首戒肉诗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
      " 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亲眷。 愿云禅师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陆由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会将刀割自身。 清吴梅村 莫谓畜生微,与人同气血。
       但恣我肥甘,不顾他死活。 痛口说向君,畜生非是别。 过去之六亲,未来之诸佛。 弘一大师 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 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 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 乃谓爱物 。

    常***

    2008-09-14 02:36:47

其他答案

    2008-09-15 21:24:13
  • 克己复礼者常常安详现前,岂有杀心?那有那么多的叽叽歪歪!

    风***

    2008-09-15 21:24:13

  • 2008-09-14 11:49:47
  •   关于杀生的疑问
    你中间的我没怎么看,不过,你试想一下这些问题就会好很多,比方说,穆斯林。现在是世界战争的一个高度爆发的地区,在这,你如何解答?
    还有,佛教和道教不排除其直接展开过械斗。这你怎么解答?
    对了,影响力。通过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就是目地。
      不论用什么办法。反回来,你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去发现其它的含意,做大错事的人可以归佛教后不被现实社会处罚。而且这样的电影电视题材到处都是。说明什么?说明,佛教更重视名利,更重视其影响力的存在和这个量的大小。他有一个包容性,借此来宣扬它的包容来向世人说明一个信息,那就是,佛教可以保护人可以保佑人,也可以因为你的归依而包容人。
      这就相当于一个社会广告一样。 而做为高度复杂的人类社会,错误是不可能不发生的。包括失手伤人,间接伤人,这些不光对谁都是有影响的,怎么办?佛学能帮你处理这一心理问题,那就是,你天天去想一件事,比如哄小孩子,比如,工作,就不会想这些让人烦心的事啦,这就是一种心理作用而以。
      
      这点,在心理学上讲叫什么?叫意志转移。实际上,也是心理暗示。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加上意志转移可以让你很快的调整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这是近代的科学研究成果,而在古代,宗教早以研究出了这个方法。所以,给当时的人们的感觉是,好像这些人有法术一般,其实不是,其实这只不过就是一种心理控制术,通过心理控制术可以让自已的大脑处于一种高速的计算于主要问题结果的一种能力而以。

    1***

    2008-09-14 11:49:47

  • 2008-09-14 00:54:47
  •   这件事很好处理。该吃则吃,能放则放。
    所谓“不杀生”在印度佛教中本来不是指这些低等生物,而是指不要杀害奴隶和女人。因为古印度在创立佛教时,当时社会中的奴隶和女人的生命根本没有保证。所以,释迦牟尼佛提出信仰佛教的人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杀生。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由于中国不存在古印度的那种社会现象,于是在解释不杀生的这一条戒律时,中国的一些信徒主动把“不杀生”的对象扩展到一切生物,包括蚂蚁也在内。
       由于不杀生的范围扩展到蚂蚁。后来随着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有人就问,那人还能不能喝水啦?因为水中有无数的微生物,你喝水到自己的胃里,那些微生物由此而死,这不是杀生了吗? 有的信徒还自诩,“扫地不伤蝼蚁命”,说是扫地时小心,不要把蚂蚁踩死了。
      其实,只要人一走路,就会杀生。因为地上除了蚂蚁外,还有各种虫卵,蚯蚓和植物嫩芽,这人一走路,岂不会踩死多少生命?所以,这些解释导致了自我矛盾尴尬境地。 总之,我觉得不要把事情理解到极端,任何事情一旦被提高到极端的地步,就会变得极其荒唐。因为“真理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
      我觉得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随其自然最好,也省了许多烦恼。 。

    朝***

    2008-09-14 00:54:47

  • 2008-09-14 00:33:42
  • 阿弥陀佛,
    你有颗菩提善心啊!向你的这种情况不能够放生的,就为这些众生念三皈依吧再念大悲咒和心经最后念往生咒。
    把功德回向给这些生灵!
    南无阿弥陀佛

    菩***

    2008-09-14 00:33: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