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国历史

首页

三国历史

1.赤壁之战后  曹操曾写给孙权一封信  并有这样一句话“内取子布 外击刘备” 按照易中天的理解内取子布为铲除张昭的意思 但是当初赤壁之战前张昭也是投降派 为什么曹操却建议孙权铲除张昭这个对自己有利的人呢? 而另一种意见是对内采纳张昭  要么就应该说内取张昭 外击刘备 如果曹操把张昭和刘备一样列入黑名单的话就不会称呼他的字了

2.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先不说孙刘曾经联盟  即使后面两家有矛盾的也不应该怎么做  而且近乎于偷袭  他就不怕刘备报复而曹操趁机合攻吗  即使抓到了关羽不一定非得要他投降  把他做为人质交换荆州不是很好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7-30 22:20:39
      1。关于这句话陈寿并没有做解释,所以也很难明晰曹操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易中天所说的只是他个人观点,并不能代表实际历史,所以现在这两种说法都站得住脚。。。
      但是我的观点,我也是比较赞成易中天的说法,因为如果是采纳张昭的意思,曹操大可不必在信里面提出来,因为在信里提出来张昭的名字就是暗示张昭和我曹某人有幕下交易,这样反而会害了张昭。
      。。至于为什么叫张昭的字,其实古人在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称呼的时候也习惯叫字,张昭比曹操小不了一岁,叫他的字很正常,而且抛开政治立场,曹操确实比较欣赏张昭;而张昭虽然在赤壁前支持投降,仅仅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出发点也是希望孙权不要冒险,张昭其实是很坚定站在孙权一边的~~~ 2。
      孙权杀关羽有多方面,一是关羽没有正确实施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大计,每每让自己的盟友孙权难堪;二是东吴方面也知道荆州的战略重要性,再加上鲁肃病亡,接班的都是激进派的吕蒙和陆逊,好言相劝你不听那就只能来明抢;三是东吴当时攻取荆州是最佳时机,兵贵神速,不可失去良机。
      。。
       孙权怕刘备报复,所以他先向曹操称臣,称臣后孙权起码知道以后曹丕不会和刘备一起来打他 从决定攻打荆州的时候孙权就已经和刘备撕破脸了,而且抓到关羽是在拿下荆州后,关羽不降,只能杀了他,然后再嫁祸曹操,不过曹操和刘备都不是傻子,不会中孙权的计。

    雾***

    2008-07-30 22:20: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