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八国联军为什么不刮故宫里面的水缸?

首页

八国联军为什么不刮故宫里面的水缸?

一进故宫,就看见被刮的大水缸。可是里面被刮的水缸不多。以后八国联军的后代,参观故宫,一定要让其交出刀子再进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5-30 15:12:49
      怎么不刮?刮!只不过不是每个缸都有金,一般的铜缸、铁缸它们不刮。而且有些真迹并没摆在那,而是仿制品。
    许多去过北京故宫的同志都知道,故宫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摆放着一个个大金属缸。这些大缸腹宽口收、容量极大,而且装饰精美,两耳处还加挂着兽面铜环。
      那么,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这是当时故宫里的一种防火设施。很早以前,人们就想出了在门前放置大缸以及时救火的办法,只要时常将水注满,发生火情时就可以随时就近取水灭火。那时,人们称大缸为“门海”。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门海”即是门前之大海。
      他们认为,门前有了大海就不会再发生火灾了,因此,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 在清代,宫中的铜缸是由内务府统一管理的。每天一早,内务府官员便命令苏拉(杂役)从井内汲水,一担一担地把所有大缸灌满,以备防火之用。每年到了小雪季节,宫内的太监就要在铜缸外套上一层特制的棉套,上面再加上厚厚的缸盖;同时,铜缸下面的汉白玉石基座里还要放置一盆炭火,并保证使其昼夜不息地燃烧着。
      这样,通过双重保暖措施防止缸内的存水结冰。保暖工作一直要到第二年的惊蛰时节才能结束,那时大地回春,气候已经逐渐转暖,太监们就会解去棉套,撤去炭火。为了保证宫中有足够的水源用于灭火,当时在宫中设置了许多大缸。据《大清会典》记载,宫中共有大缸三百零八口。
      但世事沧桑,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如今只剩下了二百三十一口了。这些大缸共分为铁、铜和鎏金铜三种。一般来讲,铁缸是明代时铸造的;铜缸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鎏金铜缸则均是清代铸造的遗物。其中,以铜缸居多,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宫中的大缸为铜缸。 宫中设置大量铜缸的最初意图是用来防火的,但其实际存在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消防,同时它还是宫内大殿、庭院中不可或缺的陈列品。
      清代宫中各处陈设吉祥缸的质地、大小、多少都要随具体的环境而定。鎏金铜缸等级最高,因此要设列在皇帝上朝议政的太和殿、保和殿两侧以及用于“御门听政”的乾清门外红墙前边。而在后宫及东西长街,就只能陈设较小的铜缸或铁缸了。 明清政府为建造这些大缸耗费了相当大的物力、财力。
      拿鎏金铜缸来讲,整个工艺非常复杂,其方法是首先在金属器物表面涂上金和水银的合金,然后进行烘烤,使水银蒸发,将黄金滞留下来,目前故宫中尚存十八口鎏金铜缸,虽说已经遭到了部分的破坏,但个个仍然金光灿烂,光彩夺目,华美无比。至于鎏金铜缸的造价,乾隆年间《奏销档》曾有过记载。
      口径一点六六米的鎏金铜缸约重一千六百九十六公斤,仅铜缸制造约合白银五百多两,再加上铜缸上的一百两黄金,共计需铸造费至少白银一千五百两。 然而,不幸的是,一九○○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紫禁城中进行了大肆掠夺。掠夺中,许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铜缸上的鎏金,致使太和殿两侧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
      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掠夺和摧残我国古代文物的历史见证。 来自“消防网”。

    三***

    2008-05-30 15:12:49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