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需要《黄氏延绿轩》更为详细的鉴赏

首页

需要《黄氏延绿轩》更为详细的鉴赏

需要《黄氏延绿轩》(2007天津卷)
更为详细的鉴赏
我找了很多,但都是一两句花的赏析,太短了。
帮个忙,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2-29 21:47:54
      【解析】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故又号青丘子。明初,朝廷召他修撰《元史》,授翰林院编修。后来要提拔他做户部侍郎。他力辞不受,因而为朱元璋所忌恨,找借口将其腰斩,死时年仅39岁。
    高启的诗,雄健奔放,很有特色。
      如写于洪武二年(1369)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极具代表性。本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一开篇用两个叠音词写景抒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一个“暗”字,写出了“溪树”的色调质感。由于受溪水的滋润,树木显得格外枝繁叶茂,与前面的“葱葱”相呼应。
      第二句的“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陆机《拟青青河畔草》:“靡靡江离草,熠熠生河侧。”句中的“靡靡”可证。而“湿”字为下句写“雨过”时的情景,做了铺垫。诗的最后两句,想象新奇: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是我们都感受过却不易写出的情景。
      “入”字把春光的浓郁蓬勃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j***

    2008-02-29 21:47:54

其他答案

    2008-02-24 19:31:41
  •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燕***

    2008-02-24 19:31: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