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CT及磁共振检查对中风的诊断有何价值?

CT及磁共振检查对中风的诊断有何价值?
都*** | 2017-05-20 19:16:19

好评回答

2017-05-20 20:52:19
x*** |2017-05-20 20:52:19 59 8 评论
CT是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 X线诊断技术突破性发展的一项新进展。CT检査在中风的诊断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利用多个X线球管排列成圆圈状,在 同一时间内,用X线拍摄不同部位的头颅图像,然后经电子计算 机处理,成为一幅幅头颅断层图像,由医生来观察和确定颅内的病 变。CT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图像清晰,灵敏度比 普通X线摄片高100倍,且诊断迅速,定位准确,对...

查看全部>>

CT是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 X线诊断技术突破性发展的一项新进展。CT检査在中风的诊断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利用多个X线球管排列成圆圈状,在 同一时间内,用X线拍摄不同部位的头颅图像,然后经电子计算 机处理,成为一幅幅头颅断层图像,由医生来观察和确定颅内的病 变。CT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图像清晰,灵敏度比 普通X线摄片高100倍,且诊断迅速,定位准确,对中风的诊断、 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均可提供较为准确的客观依 据,现已成为中风患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手段。脑出血在CT片子上可见一团髙密度的病灶,位置很明确。 在脑梗死或脑栓塞时,CT片子上看到的与出血恰恰相反,其特征 是梗死血管供血区出现低密度病灶。对于蛛网膜下隙出血,CT可显示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脑实质及脑室的情况,还可发现梗阻 性脑积水、血管痉挛引起脑梗死等并发症,蛛网膜下隙出血在CT 片子上往往显示颅底部分或脑沟部分有高密度病灶。对于脑缺血 范围小而又没有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通过CT检查也可发 现其病变灶,为早期有针对性地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磁共振简称MRI,是继CT之后最先进的影像技术。磁共振 主要靠质子成像,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磁共振不用X线, 无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也能检测脑部的病损,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磁共振对脑梗死水肿的改 变较CT敏感,在起病1小时就可显示皮质表面和后颅凹的梗死, 起病6小时后的梗死几乎都能被磁共振显示。对脑干内小的血肿 或血块已变为和脑组织等密度时,磁共振的诊断比CT可靠。同 时磁共振的分辨率高于CT,能显示直径在2毫米以下的病灶。 另外,因骨性结构的影响CT难以显示后颅凹的病变,尤其是脑 干,而磁共振能清楚显示脑干的结构,弥补了 CT的不足。对于脑 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磁共振的诊断准确性也髙于CT。CT、磁共振 在中风的诊断中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应用。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