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打诓语吗?

首页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打诓语吗?

  佛家有八万四千旁门,道家有三百六十外道.正道未阐,杂法先开.且六祖传法于白马七祖孙敷仁后,止衣钵不传.以止争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六祖是文盲,更不可能写<<坛经>>
  何以有人称:马祖道一,白祖怀让
  少林寺释永信说:六祖后不称祖,称大师.难怪世间大师遍地.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0-10 11:43:42
          呵呵,别说六祖了,其实释迦牟尼也没写过一本佛经,甚至到释迦牟尼般涅??之后也没一本佛经被写出来。结集的时候就是阿难把自己记忆的佛所说过的话背诵下来,然后大阿罗汉们作证,此是佛所说。很长时间佛经都是以被记忆的语言的形式存在的,大约在佛去世四百年后的公元前后佛经才开始传写。
      在此之前完全靠背诵流传。即使在有了文字记录以后,佛经仍在很大程度上靠讲诵流传。例如东晋时北方姚秦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翻译佛经三百余卷。据《出三藏记集》记载,有外国沙门来华,说罗什谙诵甚多,所译不及什一。可知鸠摩罗什所译佛经的"底本"在他自己的大脑中。
      从1953年至2003年为至的五十年间,缅甸就有了九位能够背诵巴利三藏圣典的三藏持者。所以说,佛经不是书写在纸上的文字,如果这样,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之后,文字改变了,佛经难道改变了么?佛经是那些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只要这指导众生的道路是无误的,那么经典就存在。
       六祖虽然没有书写过《坛经》,但是弟子们记载了他历次说法的语言,把这些记载书诸于文字,就成为了《坛经》。 至于说马祖等说法,这只是因为他的修证被后人景仰,后人的尊称。六祖之后没有公认的七祖,实质是没有单线传承的祖了。这一方面因为禅宗的高足弟子足够多,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祖位继承中出现的争竞。
       至于说大师的说法,无非虚名而已,若具眼,称作大师也骗不了你,若不具眼,不称大师也一样。

    牵***

    2007-10-10 11:43:42

其他答案

    2007-10-21 03:14:59
  • 有万象,就有万法。
    万象万法,不离自性!
    “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法门、佛道——自自性中出,万象万法,不离自性!
    佛怎么会打诓语呢!

    l***

    2007-10-21 03:14:59

  • 2007-10-14 04:33:20
  •   宇宙生命之实相,三界万法之根源——真如佛性,空性如来藏也。
    世出世间一切万法莫不由此空性生,万法从此法界流出。空性宝海
    汪洋浩瀚,十方诸佛悉穷源底;十方诸佛、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为
    一大事因缘:乃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释迦世尊示现于世,为
    度此世刚强难伏罪苦众生,同入大乘空性宝海。
      用四种悉檀,方便 施设三乘、五时三教。故佛法有小乘、大乘之差别; 四种悉檀 世界悉檀 对治悉檀 各各人悉檀 第一义悉檀 悉檀者:谓宗义、即佛法之主旨;亦名遍施 、成就之意。施设四 种主要宗旨而度众生。 一、 世界悉檀者:佛世尊为众生宣说世界之成住坏空、五阴之生 住异灭。
      世界由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合名;欲界中五趣杂居、 兼含地狱;五阴亦名世界,五阴之生住异灭及各类有情之五阴差别,皆属世界悉檀。三界之成住坏空,皆有所由,非自然起灭 ;人间有情之所从来,语言名相之出现,社会制度之建立等,皆有所由。 二、 对冶悉檀者:佛世尊依学人之根器用不同之方法对治,令出 三界。
      如对于瞋心重的人教以慈心观;对于贪心重的人教以不?Q观; 对无明痴心重的人教令修学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观 ——谓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凡此皆名对治,针对过失之重者而治理。 三、 各各人悉檀者:佛世尊隨于不同根器之人施于不同之教。人 之根性八万四千之差别,?依人设教;主旨固然必同,施教可以互 异。
      依各人之根性修习相应之法门。如舍利弗尊者有二弟子,一为 金师之子,尊者教令修不?Q观;其二弟子为屠夫之子,舍利弗尊者 教令修数息观;此二弟子久修无功;佛知后令彼二人互换;金师子 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Q观;不久二人俱成阿罗汉。 以上三种悉檀是方便悉檀,最终归入第一义悉檀。
       四、 第一义悉檀者:佛世尊见众生因缘已熟,说诸法实相:宇宙 生命之实相——三界万法之根源——每一个众生各自独尊的自性佛, 即是每一个众生的持身识——阿赖耶识。大乘如来藏空性中之中观 类智 ,及地上菩萨道种智。佛地一切种智。 凡二乘相空及缘起性空之法,悉是佛之方便施设权法,不及实相之 义;乃从佛法中方便析 出,以度畏惧生死之人,令其现生实證无 馀涅磐不畏生死,?h心而修菩萨之道;虽共大乘菩萨法道,而非究 竟,不及第一义。
      “法华经”云:“十方唯一乘,无二亦无三,除 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是故第一义悉檀者唯大乘中有,二乘中无。 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佛乘。 五时者: 一、佛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上成佛后,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 庄严报身于天界说华严经,此第一时。
       二、七日后以应化身行人间,觅?x陈如五人,于鹿野苑说声 闻法,建立僧团,此第二时。 三、后说大乘般若空,以一切法空 、遣声闻教之执著“我空法 有”,此第三时。 四、由此能兴论主,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楞伽经、无 上依经、同性经、不增不减经、显识经、大般涅磐经、……”等 如来藏系经典。
      则声闻缘觉法与大乘般若空之?化为乌有,融合 圆满,此第四时。 五、 佛示涅磐前为示华严法界真实,故说法华经,三教圆满, ,此第五时。 三教者: 初转法 lun:声闻相空之教;说五阴十八界诸法空相,乃根本义。 二转法 lun:大乘般若空性教;说般若中观空性,乃深奥义。
       三转法 lun:如来藏唯识教;说唯识种智 ,乃微妙义。 正江 / 文 。

    1***

    2007-10-14 04:33: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