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人说的“三军”“三教九流”“三思”都是指什么?

首页

古人说的“三军”“三教九流”“三思”都是指什么?

古人说的“三军”“三教九流”“三思”都是指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0-10 11:41:52
      三军:
    三军:步、车、骑三种兵种
    周代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
      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
      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三教,中国三大传统宗教:儒(即儒教) 佛(即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上九流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庄田 佛祖、仙、皇帝、官、烧锅、当、商、客、庄田 中九流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画、僧、道、琴棋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下九流 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街、卖糖 ----------------------------------------------------------- 三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思而后行不是说哪三思意思,而是说你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想过三次之后再做出这个动作以免你日后后悔所以叫做三思而后行。。 有人经常说:“三思而后行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所以,从古至今,有不少志士名人教育后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可以说,“三思而后行”这是人类几千年来一条成功的做人的经验之谈。 那么,如何理解古人所说的“三思而后行”呢?“三思”又指的是哪三思呢? 我以为,古人所讲的“三思” ,从字面上看是“三”,但并非仅指是一定要三个思,这“三”是泛指多思考、善于思考的意思。
      若如果要说“三思”就是要“思考”三个方面的话,那也不无道理,也能说得过去。我理解这“三思”,至少应当是要思考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有没有利?有利益的事,就行;没有利益的事,就不要行。当然,这有利益,指的不光是自己,也包括别人的和大家的利益。
      只要看准了的有利益的事,特别是对别人和大家有利益的事,就要干,而且一定还要干好。 其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有没有弊?有弊的事,就不干;没有弊的事,才可以干。同样,这个弊也不光是指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的和大家的。只要看准了,有弊的事,尤其是对别人和大家有弊的事,就不干,而且一定要坚决不干。
       另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利与弊进行分析和比较,权衡利弊。要看做一件事情,是利大还是弊大?是利多还是弊多?凡利大的事、利多的事、弊小的事、弊少的事,就干;反之,凡弊大的事、弊多的事、利小的事、利少的事,就不干。特别是那些对别人和大家弊大的、利小的、弊多的、利少的事情,一是要坚决不干,二是非要干不可的,也要慎重地干,尽可能地去弊为利、变弊为利、化弊为利,把坏事变成好事。
      同时,还要分清,那些是从眼前看是有利的,而从长远看是有弊的,那些是从眼前看是有弊的,而从长远看是有利的,要全面地进行思考,从整体上看有利的就干,从长远看是有弊而没利的就不干。 总之,“三思而后行”,决不是一句空话,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三思而后行”,这话好说,但真正做起来,尤其是能做好了还是比较难的。
      但正因为难,古人才告诫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齐***

    2007-10-10 11:41:52

其他答案

    2007-10-09 20:36:19
  •   三军,古代有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重要。三军是军队的统称,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说的,后来成为通用的名句。现在三军指海、陆、空三个兵种,武装部队领导机关三总部 (参谋、政治、后勤,近来又加上兵备),部队编制实行三三制,三个班一排,三个排一连,三个连一营,三个营一团,三个团一师,三个师一军。
      军衔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过去的大将取消了,外国有准将,中国未设。古代打仗进攻时"三声号炮","擂鼓三通。(鸣鼓示迸玫,鸣金示撤退)。"退避三台"是从军队打仗而来的典故,出于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的故事。重耳流亡在楚时,要求楚王帮助他复国。
      楚王问他将何以报答,重耳说,如两国交兵,可以让九十里 (九十里为三台)。重耳复国后,为报答晋文公,在城猴之战楚晋交兵中,晋国实践了这个诺言。今天使用这个成语,有退让或回避之意。但退让是有限度的,以三为限,今天常说"事不过三",可能从此演化而来。
      今天在军事行动中,"三"用途亦广。飞机到敌后下降伞兵,或到灾区运送物资,地面上接应常以三堆火为标志。部队冲锋时,信号弹也是连发三颗。 典故】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但也是备受摧残的时代。北魏文成帝、孝文帝和梁武帝都极力支持和护持佛教。
      但是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却曾大举排佛、毁佛。北周武帝在建德二年(西元五七三年)的「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升高座,辩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从这次辩释大典后,儒、道、佛三教并立成为定局。 我国常以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佛、儒、道并称三教,日本则是佛教、神道教、儒教并称三教。
      此三教在中日历史上曾有混同之现象,然同时亦有彼此排斥之事例。「九流」是指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意义】「三教九流」指各宗派、学术流派的总称,或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用来泛指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所传,无所不览。」这里,「三教九流」指的是学术中的各种流派。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思”是多想的意思。
      季文子是当年的鲁国大夫,他办事办得很谨慎,什么事情都先想来想去,经过仔细思考以后再决定怎么做。这虽然是他的优点,但有的时候变成缺点,当他面临着惨烈的政治斗争时,犹豫不决,束手束脚,不能采取果断的处理(据《四书集注》)。 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想两次就可以,就是充分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要犹豫不决”。
       总之,三思而后行”的原来的意思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l***

    2007-10-09 20:36: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