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棚栽夏茭为何易出现怪茭现象?

首页

棚栽夏茭为何易出现怪茭现象?

棚栽夏茭为何易出现怪茭现象?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9 23:32:25
      双季茭采用大棚栽培,因孕茭株叶龄小的只有4叶1心,比正常 孕茭提早近3个叶龄,叶片同化面积小,其形成的茭又细又短,商品 性差,成为“怪茭”,严重影响茭白的产量和产值。产生“怪茭”的 原因如下:(1)暖冬天气温度是影响植株孕茭迟早的主要因素。低温 型品种孕茭适温在20°C左右,如遇暖冬天气,特别是2月份气温偏 高,已达一定叶龄(4叶1心)的植株在棚内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易 孕茭。
      大棚内达到孕茭适温的天数和时数越多,形成的“怪茭”就 越多。(2)冬春季长时间闷棚茭白是水生蔬菜,人们往往认为冬春 季多闭棚保温,有利于茭白生长。特别是冬春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因气温低,农膜揭盖管理不便,容易忽视通风,结果造成茭白苗因通 风炼苗不足,植株生长细弱,叶色变淡,成为徒长嫩弱苗。
      这样的苗 一遇到适宜温度就易孕茭,形成“怪茭”。(3)茭白苗受冻、受灼、肥害或脱肥后均易形成“怪茭” 棚栽茭白盖膜时间早(一般在12月下旬),生长前期处于全年最冷季 节,冷空气频繁,茭白苗易受冻,受冻后叶尖褪绿,叶色变淡,茎色 转黄,生长明显受挫,易形成“怪茭”。
      另外,苗期因高温闷棚受灼 后的植株及施肥不当造成脱肥或肥害的植株,因生长受挫,或根系不 展,或叶面变狭,株势转弱,均易形成“怪茭”。(4)越冬茭墩地上部留茬过高地上部高节位萌芽抽发的苗, 因其根系细弱,入土浅,肥水吸收能力弱,多属弱势苗,同低节位萌 发的强势苗相比,易形成“怪茭”。
      (5)茭墩已遭螟虫侵姓老茭墩萌芽抽发的植株前期不具有独 立的根系,一般具有4叶龄以上的植株才能发根形成独立根系,植株 前期养分主要来源于越冬茭墩,如茭墩粗大,其萌发的茭苗就粗壮。 而遭螟虫侵蛀过的茭墩,其抽发的茭苗一般稀稀拉拉,不齐整,而且 茭株细弱,多形成“怪茭”。
      
      (6)多年连作多年连作不仅对茭肉品质及产量有一定影响, 而且“怪茭”也增多。(7)留种过早同一茭墩中的茭株孕茭时间有早有迟,相差较 大。选用孕茭早的茭株留种,翌年夏茭孕茭也早,但选留种过早,翌 年“怪茭”形成比例也高。(8)割株盖膜过早如在冬季植株地上部未完全枯黄的情况下 就割株盖膜,因地上部养分尚未完全输送到地下茎储存,易使翌年茭 苗生长前期养分供应不足,再加上盖膜早,前期气温还较高,植株生 长较快,易成嫩弱苗,翌年“怪茭”多。

    m***

    2018-02-09 23:32: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