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算是“善男子,善女人”?

首页

怎样算是“善男子,善女人”?

佛经中在说及诸法的殊胜功德时,常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则如何如何....。而另一些时候会说,“若有男子女人..."则如何如何。

可见佛对“善男子、善女人”是有区别子普通男子女人。

请问诸善知识,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是否能够受到法益呢?

合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7-08-04 14:20:43
  • 简单说,发菩提心者即为“善男子、善女人”。从初发心凡夫直至等觉菩萨,都是善男子、善女人。
    相反,即使人做得再“好”,不发菩提心,也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华严经》云:“不发菩提心而修善法,是名魔业”。
    阿弥陀佛

    1***

    2007-08-04 14:20:43

  • 2007-08-01 17:29:29
  •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 (摘)
      问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何以不说善天,而但人中说善男子、善女人?答曰:诸天皆有天眼、天耳、他心智,知供养菩萨,故不别说其善。人以肉眼,无知善者,能知供养,以少故别说善者。善者,从佛闻法,或从弟子、菩萨闻,或闻受记当作佛;又闻佛赞叹其名者,故知修善。
         问曰:何以但说男子、女人善,不说二根、无根者善?答曰:无根,所谓无得道根,是故不说。如毗尼中不得出家,以其失男女相故。其心不定,以小因缘故便嗔;结使多故,著于世事;多怀疑网,不乐道法;虽能少修福事,智慧浅薄,不能深入;本性转易,是故不说。
      声闻法如是说。摩诃衍中,譬如大海,无所不容;是无根人或时修善,但以少故不说。所谓少者,于男女中,是人最少,是人修善者少。譬如白人,虽鬓发黡子黑,不名黑人。二根人结使多杂,亦行男事,亦行女事,其心邪曲,难可勉济。譬如稠林曳木,曲者难出。又如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
      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二根人亦如是,心多邪曲故,不任得道。以是故,但说男子、女人中善者。善相者,有慈悲心,能忍恶骂。如法句骂品中说:能忍恶骂人,是为人中上!譬如好良马,可中为王乘。   复次,以五种邪语,及鞭杖、打害、缚系等,不能毁坏其心,是名为善相。
         复次,三业无失,乐于善人,不毁他善,不显己德;随顺众人,不说他过;不著世乐,不求名誉,信乐道德之乐;自业清净,不恼众生;心贵实法,轻贱世事;唯好直言,不随他诳;为一切众生得乐故,自舍己乐;令一切众生得离苦故,以身代之。如是等无量,名为善人相;是相多在男、女,故说善男子、善女人。
       。

    海***

    2007-08-01 17:29:29

  • 2007-08-01 14:54:16
  •   看看这篇文章吧 
    汉传佛教称谓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隔膜,这种情况在教内也时有发生。
      因此很有必要对佛教称谓作一简要的介绍,以增进教内外人士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另外,佛教称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时时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佛教的认识,并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使之规范化、通俗化。这对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促进佛教界的自身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佛教称谓大致分为身分性称谓、礼节性称谓;其中又可分为书面称谓和通俗称谓,前者用于文书、信函之中,后者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之中。 (一)身分性称谓 身分性称谓又可分为戒律性身分称谓、职务性身分称谓。
       1、戒律性身分称谓 佛教徒有四众和七众之分。四众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七众则是在四众之外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这7种名称均为梵语译音,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最常用的书面称谓。 比丘:又称絆刍、乞士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戒,约250条)的男性出家人。
      俗称僧、大僧等。 比丘尼:又称絆刍尼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尼戒,348条)的女性出家人。俗称尼、二僧等。 据戒律规定,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伽,可穿三衣(袈裟),具有收徒、授戒、传法、接受俗人供养的资格。受具足戒年龄一般在20岁至60岁之间。
       沙弥:特指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年龄多在7岁至20岁之间。但20岁以上、一直未受具足戒的沙弥也不少。 沙弥尼:特指已剃度、仅受过沙弥十戒,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式叉摩尼:又名式叉摩那,义为学戒女。
      特指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以上为佛教出家五众。一般来说,男称为僧,女称为尼,相对于在家信众都可称为师傅。 优婆塞:译义近事男、清信士,特指皈依三宝(佛法僧)、信奉佛法的在家男信众,俗称居士。 优婆夷:译义近事女、清信女,特指皈依三宝、信奉佛法的在家女信众,俗称女居士。
       以上为佛教的在家二众。他们可受三皈、五戒、八关戒斋、菩萨戒等,具有供养三宝,修学、护持、弘扬佛法的义务。此外,以上七众还有以下一些称谓: 沙门:亦称桑门,意为息心修道。为古印度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我国则专指佛教僧侣。 和尚:亦称和上、力生等,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
      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后来俗化,泛指男性出家人。 尼姑:为汉地对女性出家人之俗称。 僧伽:简称僧,意为和合众,本指三人以上的僧团。后与道士相对,泛指佛教出家人。 头陀:译义抖擞,特指一类修12种头陀苦行的苦行僧。
       行者:本指在佛寺中服杂役、没有正式剃度的出家修行者。后泛指云游僧、禅僧或修行者。 居士:为佛教在家男女信众的统称。中国古代把有学问的隐士称为居士,转而为佛教所用,意为居家修道之士。 白衣:印度属热带地区,俗人多喜穿白色衣服,故佛教常以白衣指代俗人和居士。
       在家人:与出家人相对应,指在家信徒或一般俗人。 缁素:为僧人与俗人之合称。因过去僧服多为缁(黑)色,而古印度俗人多穿白色(素色)衣服,故以缁代指僧人,以素代指俗人。 2、职务性身分称谓 佛教职务性身分称谓在我国特别多,也很重要。
      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来,各个朝代按行政区划设立了许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门统、昭玄统、僧录、僧统等等,现已不适用了。近代社团组织兴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级佛教协会和居士林等组织,于是佛教徒中有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林长、干事、主任等头衔,这与各界没什么差别,故不需赘述。
      人们遇到比较多、易于混淆的是负责寺院管理的和从事佛教法务的职务性称谓,下面就略作介绍。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负责。自唐代禅宗大兴,百丈禅师创立丛林清规以来,天下风行,丛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执事也越来越多,按东西两序排列,大丛林的执事可多达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僧腊较高者的尊称。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
      唐代以后也称寺监或监院。 维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众僧杂务,调和僧众纠纷,辨别度牒真伪等。又负责僧众纪律事务。唐代以后维那成为丛林八大执事之一,主要负责宗教仪轨、佛事唱念等。 住持: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
      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 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 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 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
      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数名监院。 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 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 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
       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 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一、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二、意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丛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
      大丛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为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帮助接待客人)、衣钵侍者(帮助掌管住持钱物)、汤药侍者(负责住持的饮食、医疗杂务)、衣物侍者(帮助浆洗衣物)等。 此外,大丛林中通常还设有副寺(管财会)、直岁(管农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经楼)、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卫生)、庄主(管庄田、领地)、园主(管菜地,或称菜头)、塔主(管理塔院)、门头(负责门卫)、磨头(管理磨坊)、净头(管环卫)、毛头(管理发)、司库(又名库头,掌管仓库)、参头(司掌法事礼仪)等等。
       (二)礼节性称谓 礼节性称谓包括:1、具备一定资格的荣誉性称谓;2、出于礼貌的尊称、敬称;3、出于礼貌的自谦之称,等等。它们在佛教称谓中占有相当比重,比较复杂,用得也比较滥,应特别重视。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可称为法师。
      而现在汉地用起来比较滥,往往将它与居士称谓相对应,作为僧人的通称。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为人讲说的僧人。如唐代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法师。 经师:指善于诵读经文或精通经藏的僧人。 律师:对善于记诵或讲解律藏的僧人的敬称。 论师:指精通论藏、善于讲解经义的僧人。
       禅师:指通达禅理、善修禅定的僧人。 阿阇黎:又作大阿阇梨、阿只利,略称黎。译作教授、轨范师、正行者。指能矫正弟子们行为并给予教授之僧,故又称导师。密宗指灌顶师等。(BOCTOK按:中大理段氏所信仰的佛教宗派别中对有道高僧都是这个称呼) 上师:为藏语“仁波切”的汉译,一般指具有一定学位、能为人传法灌顶的阿黎。
      又称金刚上师。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师承,要求学法者除皈依三宝外,还须皈依学法之师,并将其尊之为上师。 活佛: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意思是“转世者”或“化身”。而汉族人习惯将他们称为“活佛”,其实是不确切的,不如仍称他们为“朱古”或“呼毕勒罕”,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提议称他们为“转世尊者”。
       长老:指年龄长而法腊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旧等。禅寺常用以指“住持”。 上人:指内有智德、外有胜行的僧人,以喻其出类拔萃,在人之上,故有此称。后泛用作对德行兼备之僧的尊称,亦用于对一般僧人的敬称。
       大德:梵语婆坛陀,指有大德行的僧人,后泛指高僧。近代以来,使用范围扩大,凡对有德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都以“大德”一词来尊称。 大师:佛经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众生之师范者,称为大师。汉地通常将人师中之通晓佛教教义且有盛德者尊为大师。
      原有较严格的规定,不可妄称,往往由朝廷封赠。后泛指有德行之僧,甚至用于对一般僧人的尊称。称谓过滥,反倒是对佛教的亵渎。 师父:对僧人的敬称,犹言以师、父般的礼敬。此词现通用于对出家男女二众,用得也比较滥。其实一般称为师傅即可。 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导人于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胜友等。
       善男信女:泛指一切归信佛法、一心向善的佛教徒。佛经中常称作“善男子、善女人”。 贫道:为僧人的自谦语。僧人以道德为尚,而自谓道贫德乏,以示惭愧、自谦。 禅和子:亦称“禅和者”,指一般禅僧或参禅的伙伴。 戒子:指戒场中求授三坛大戒之僧人。
       释子:即僧徒。僧人出家,从释迦之教,皆舍本姓而从佛姓,故名释子。 衲子:僧人自谦语,又称做衲僧,因禅僧多穿一身带补丁的衲衣游方各处而得名。 佛子:众生受佛戒者之称;又为菩萨之通名,因其能绍继佛种;又总称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
       弟子:随师受教者之称。一、佛弟子,佛教徒均皈依三宝,故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根本教师),而自称为弟子。因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而生解,故称子。二、对亲教师而言。三、亦可作自谦之词。 施主:原为佛门中人对施舍者的称呼。后来成为僧人对来寺院进香礼佛者的敬称。
       龙象:喻指修行勇猛、具大力量的人。多用来称赞住持正法的出家人,称之为“法门龙象”。 檀那:意译为布施,即给予、施舍之意。《翻译名义集》卷一:檀那又称檀越,檀即施;此人行施,越贫穷海,故称檀越。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后引生为施主之称。
       菩萨:义为觉有情、大心众生。本指大乘佛教修到一定果位的圣贤,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大势至等菩萨。现实中往往借用于对那些肯发心、修行精进、广做善事的居士的称誉。 护法:护持佛法。上自梵天、帝释、八部鬼神,下至人世保护佛法之人,皆称之为护法。
      常用于僧人对居士的敬称。 二、汉传佛教称谓的特点 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称谓也是十分关注的。许多称谓不仅表明一个人的身分、地位,还可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行为价值取向。因此,研究佛教徒称谓的涵意及其演变、运用情况,对于了解佛教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加深对佛教与佛教徒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意义。
      经初步研究,我认为汉传佛教称谓具有如下几大特点: 1、汉传佛教称谓众多,或译音,或译义,或同名异义,或同义异称,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有缘自古印度的,又有缘自我国西域及蒙藏地区的,它们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弘扬和各国各民族佛教徒的交往而大量传入汉地,与华夏文明相结合而蔚为大观,并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因此汉传佛教称谓实为多种文化作用下的产物。 2、佛教称谓中国化、民俗化倾向十分突出。一是文化性的梵汉并行的称谓不少,如乞士、檀越、檀徒、释子、禅师等;二是从事佛教管理与弘扬佛法的职务性称谓多,如我国僧官称谓、丛林执事称谓大量涌现;三是颇具伦理色彩的民俗化称谓众多,如师父、师爷、师兄、师太、尼姑、佛子、戒子、弟子等称谓不胜枚举。
       3、中国佛教基本属于僧伽佛教,因此绝大多数佛教称谓都是关于僧人的,用于在家信众的极少,从以上介绍即不难看出。这种情况在近代稍有改变,如大德、大师等就不限于僧人了。 4、佛教礼节性称谓特多。如宗师、国师、导师、大师、师父、上师、法师、大德、弟子、贫道、拙缁、衲子等等。
      与南传、藏传佛教不同,汉传佛教没有严格的僧阶、教阶及学位制度及其标准,因而礼节性称谓往往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虚伪浮滥之风,造成对佛教的亵渎、轻视。 。

    j***

    2007-08-01 14:54:16

  • 2007-08-01 13:53:19
  •   善是一个方向,指向善、向佛所指引的善……
      湿生、卵生都是众生,众生没有差别,湿生、卵生有差别……
      法即是非法,落因果入轮回也可以算是受益,不过苦海无边,对于修行者与善男子女人要求不同……

    Z***

    2007-08-01 13:53: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