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预防什么
1、心脑血管病
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性季节,冷暖多变,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
在晚秋时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
贴心提示:秋季气候凉爽干燥,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对健康人来说,这也许不意味着什么,但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方面也粗心大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因此,预防秋季感冒受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2、痛风
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
贴心提示:宜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每天需饮水2000-3000毫升,使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3、老年皮肤瘙痒
老年皮肤瘙痒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
痒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
贴心提示: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可用香皂或硫磺皂。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4、急性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贴心提示:“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秋天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