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科研怎么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科研怎么样?
刘*** | 2015-12-01 16:32:1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01 16:32:15
  •   崇尚学术 追求卓越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培育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成果,科研水平和实力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领域的先进行列。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医院投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经费上亿元,现有教育部高校...

    查看全部>>

      崇尚学术 追求卓越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培育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成果,科研水平和实力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领域的先进行列。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医院投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经费上亿元,现有教育部高校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211工程”建设项目3个,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9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5个。现有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有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其他开放实验室10个。还建设有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中心),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西药和中药)和GCP中心等。近五年来,医院先后获得了包括国家“973”、“863”、“十五”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在内的计划项目603项;2003年魏于全院士被聘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院五年获准的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近3亿元。近五年来,华西医院获得各级政府科技奖48项;申请并获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我院发表论文总数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医疗机构前茅,其中2000年和2003年SCI论文名列第二位;魏于全院士和丘小庆教授各有一篇科技论文在国际著名的《自然》系列杂志(《Nature Medicin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目前有10种学术期刊在院,均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学术期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和《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1996年以来,华西医院投入上亿元经费进行研究基地建设。现在,华西医院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技孵化园位于成都市高棚大道,占地面积80亩;已建成的实验楼群面积25000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的有“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科研大楼将于2005年5月起用,由此将完成华西医院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室的战略集结。科研大楼主楼面积共计18200平方米。内设20个中心开放实验室,其中有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下含肿瘤生物治疗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室,感染性疾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生物治疗研究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人类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室、信号传导与细胞凋亡研究室等5个方向;有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1个,下含消化外科研究室、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等4个方向。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其他开放实验室10个,含肺癌分子生物研究室、核医学实验室、精神病学研究室、中药药理学研究室,呼吸病学研究室,心血管疾病研究室,眼科分子生物研究室;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室,血液学研究室等。1993年3月建立在华西医院的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经国际COCHRANE协作网指导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第十五个中心。医院重视学科建设,现有教育部高校重点学科2个: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呼吸系病)。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3个:外科学,眼科学,病理生理学。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个:包括骨科2个(有生命的新型骨材料研制及临床应用、创伤修复与功能重建),核医学2个(肿瘤血管活性肠肽受体介导放射性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受体介导靶向治疗),眼科2个(眼底病临床治疗、眼底病的实验室研究),精神科(情感精神障碍的防治),普外科和中医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传染科(病毒性肝炎基础和临床研究)。省级重点学科15个:包括眼科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外科学(骨外)、肿瘤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胸心外科)、外科学(神经外科)、麻醉学、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近六年科技获奖情况: 年限 奖项 等级 项目 负责人 科室 2000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海洛因依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黄明生 精神科 2001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组织工程化人工肌腱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杨志明 骨外科 2001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提高肝脏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临床研究 严律南 普通外科 2001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霍奇金淋巴瘤 R-S 细胞起源的研究 李甘地 病理科 2002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循证医学的引进、推广与应用研究 李幼平 循证医学与临流教研室 200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吸入麻醉的研究 刘进 麻醉科 2004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急性胰腺炎炎反应链与胰腺微流变学影响因子的应用基础研究 周总光 普通外科3 2004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相关研究 张肇达 普通外科 2004 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蒋俊明 中西医结合科 2004 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肝癌的综合治疗 严律南 普通外科2 2004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厌氧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范昕建 感染性疾病中心 2004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肝癌的综合治疗 严律南 普通外科2 2005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直肠癌TME微创化保肛术式与肿瘤微转转移的临床应用研究 周总光 普通外科3 
    贾*** | 2015-12-01 16:32:15 101 3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