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

首页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4-05-24 18:17:41

    (一)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

    1、被告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卷宗主义原则。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必须先取证,后裁决,奉行证据在先原则。

    3、被告怠于举证,视为没有举证,要承担不利后果。

    4、复议维持的案件中,复议机关和原机关共同承担原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二)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B***

    2024-05-24 18:17:41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