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宝宝秋季腹泻怎么办?

 宝宝秋季腹泻怎么办?已经一个星期了,便常规没有白细胞,吃思密达个双岐杆菌一个星期了。
汨*** | 2016-12-19 02:10:41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16-12-19 02:10:41
  • 秋季腹泻吃思密达和益生菌是没有效果的,建议你买百贝宁吃。
    恒*** | 2016-12-19 02:10:41 116 70 评论
    0/300
  • 2016-12-19 02:10:41
  • 宝宝秋季腹泻全攻略 入秋后,是宝宝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至2岁)腹泻发病率开始升高的时期,而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宝宝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因此,年轻的父母别忘了帮宝宝做好腹泻的预防工作。 part1原因 宝宝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以病毒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发生腹泻的常见原因有: 1.消化系统不成熟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

    查看全部>>

    宝宝秋季腹泻全攻略 入秋后,是宝宝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至2岁)腹泻发病率开始升高的时期,而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宝宝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因此,年轻的父母别忘了帮宝宝做好腹泻的预防工作。 part1原因 宝宝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以病毒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发生腹泻的常见原因有: 1.消化系统不成熟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 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 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part2 症状 1.发热 宝宝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 一般为38~40℃。有的爸妈会误以为宝宝感冒了,给宝宝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 2.腹泻 过一阵儿,宝宝便开始腹泻。一天拉稀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多是“哗 啦”一下,几乎是从肛门中窜出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甚至爸妈有时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宝宝拉出的是大便还是小便。 3.呕吐 有些宝宝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的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4.脱水 如果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前囟门下陷、皮肤松弛无弹性、无泪、尿少等现象,说明患儿病情十分严重,需急救补水。 Part3 治疗 宝宝倘若发生了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让消化道多休息。在医生治疗开始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盐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宝宝腹泻治疗必须应用的药物),可以之代替静脉输液。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母乳喂养儿应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可以保证婴幼儿热量和营养的补充。秋季腹泻用抗生素治疗多是无效的,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果宝宝还是不好或病情加重,要随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出现意外。以下是治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禁食疗法 对于单纯腹泻,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过6~8个小时。禁食的结果,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没有医生嘱咐,爸妈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 2.饮食疗法 食疗在治疗腹泻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方法包括: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都不要停止母乳喂养,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并在喂奶前30分钟到1个小时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如果宝宝有脂肪泻,就尽量给宝宝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较多的蛋白质,后一部分的母乳含较高的脂肪,不利于腹泻儿的消化。牛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如果腹泻前喂纯乳,腹泻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3:1、2:1,还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的奶皮,降低脂肪含量,成为脱脂奶。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疗法(但不适合4个月以前的宝宝),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变焦黄,每次取适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藕粉也可作为腹泻时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开,加适量糖煮沸后食用。 3.饮食策略 适当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对于吃得少的宝宝,只要宝宝想吃,就不要限制),减少食物种类,改变烹饪方法(如把鲜奶多煮沸几次,弃去上面的奶皮)等。 4.补水方法 宝宝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肠腔内的水分不但不能吸收,还会有大量的水析出,如果只喝白开水,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还会出现喝水拉水现象。这时如果能口服补液盐(电解质),不但能吸收水分,还能吸收补充的电解质,起到止泻作用。 Part4 注意事项 1.及时取宝宝的大便去医院化验,查明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不能凭感觉断定宝宝就是患秋季腹泻,应依靠医生的帮助加以辨别。 2.婴幼儿在拉肚子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随时向医生反映。如果宝宝腹泻一天超过8次,或虽次数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时多出两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喷射状,那么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3.秋季腹泻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所以不要动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关键是补液。 4.如果宝宝腹泻加呕吐不能补充口服补液盐,或尽管不呕吐,但宝宝就是不喝补液盐,也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5.宝宝腹泻时,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6.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可购买口服补液盐,再配合其他治疗,不但解除了宝宝的痛苦,还避免住院,节约开支。 7.如果宝宝呕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强迫宝宝喝水,更不能认为喂进了补液盐就不会出问题。因为这时宝宝丢失的液体要比补充的液体明显增多,必须及时看医生。 Part5 预防 秋季是腹泻的流行季节,由于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同时,婴儿的消化道不易适应高温气候而减少消化酶的分泌,进一步降低了消化功能。因此,预防秋季腹泻最主要的是把好饮食卫生这关,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卫生 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母乳喂养的婴儿,妈妈在喂奶前,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 2.添加辅食有讲究 秋季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 加一种,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过早地加固体食物,易导致腹泻。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的食物,现吃现做,不要给婴儿吃剩食。成人、孩子在接触食物之前都要洗净双手。 3.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给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4.讲究食物放置 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容器再使用时,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 5.保持空气新鲜 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6.不要嚼饭给宝宝吃 千万不要给宝宝嚼饭,这可能导致婴儿腹泻。有的妈妈怕烫着孩子,喜欢用舌尖舔一舔,试试温度,这是不好的习惯。还有的妈妈喜欢啄一下奶嘴,尝一尝奶的温度,这更不好。成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7.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 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
    焌*** | 2016-12-19 02:10:41 145 64 评论
    0/300
  • 2016-12-19 02:10:41
  •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

    查看全部>>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而造成腹泻。婴儿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喂养,或过早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换食物种类,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这种腹泻有明显的气候因素,所以天凉时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到户外活动要更加注意。天热时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同时要有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这种腹泻,只要在饮食上稍加调理即可痊愈。 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因为发病很急,肠道的病变还未形成,病儿不但没有腹泻,有时还可便秘。此时的发热症状和脑膜炎、败血症很难区别。1岁以内的婴儿患菌痢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无热或低热,每天排3~5次水样大便,易误诊为消化不良。 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6~18个月龄的婴儿。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之间,同时有感冒症状,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样冲出来,因此患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患儿有严重口渴感和哭闹不安等现象。 小儿腹泻的治疗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重点就是给孩子补充液体,即水和电解质。补充液体的方法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它服用起来很方便,价格也不贵,在普通药房都能买到。2岁以下孩子每腹泻一次,服口服补液盐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也可用米汤加盐溶液代替。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切不可乱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所以孩子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等。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可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另外可适当补充锌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中医推拿按摩及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也有良好的疗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尽可能不要用抗生素,因抗生素可使孩子肠道菌群失调,造成腹泻迁延不愈。如果孩子腹泻3天仍不见好转,或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的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护理: 1.注意卫生清洁食品应新鲜、清洁,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及其看护人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 3.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4.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受凉。孩子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 5.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只要孩子不出现频繁呕吐,应鼓励孩子多进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奶类、米汤、粥。 6.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可适当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淡盐水、米汤、稀藕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12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恢复饮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黄*** | 2016-12-19 02:10:41 146 64 评论
    0/300
  • 2016-12-19 02:10:41
  • 秋季腹泻是比较恼火哈,战线拉得比较长,你可以试试看煮点苹果水给宝宝喝哦,我家女儿前几天也是拉肚子,吃思密达效果不太理想,吃了一次煮苹果就缓解了呢
    B*** | 2016-12-19 02:10:41 129 6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