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的郎中是什么官?

首页

古代的郎中是什么官?

司马迁初仕郎中,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09 15:46:18
    我来说说吧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那***

    2019-02-09 15:46:18

其他答案

    2019-02-09 16:07:18
  • 看一下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陈***

    2019-02-09 16:07:18

  • 2019-02-09 15:58:25
  • 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所属的部委下属的各司的司长

    田***

    2019-02-09 15:58:25

  • 2019-02-09 15:31:03
  • 朝廷有户,吏,刑,兵,礼五部。每部设尚书。尚书下既为郎中

    我***

    2019-02-09 15:31:03

  • 2019-02-09 15:15:51
  •   “郎中”的由来
     
      任何一个民族的蒙昧时代,医学终归是不发达的,医生与巫术纠缠在一起,分不清什么是医,什么是巫。能够治病救人的巫医在原始部落里往往就是酋长或领袖人物,地位是很高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官职、财富成为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于是依靠装神弄鬼糊口的巫医的地位日益下降。
      古代中国尤其如此。   汉代官制中有“郎中令”,职掌宫廷的警卫,就是后来讲的御林军。郎中令大部分由建树功勋的将门之后担任,所以官品较高,最高可为正或属五品,另外,在朝中议事的文官称“大夫”,一般也是五品官。据记载,唐代时,巫医的地位依然低下,但部分长期为皇室治病的御医却得到皇帝额外的封赏,但凡郎中和大夫,最高不得超过正五品,人们为示尊重就称有医道的巫医为郎中或大夫。
      到了宋代,郎中或大夫就替代了巫医而成了职业名称,在北宋大学问家洪迈的《夷坚志》中就有把赵氏医人叫作“赵三郎中”,医人张二叫作“张二大夫”的记载。不过有一个奇怪的语言现象,就是黄河以北大多称医人为“大夫”,而以南又多称“郎中”,至于这是何原因造成的,就谁也讲不清了。
       。

    张***

    2019-02-09 15:15: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